冀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加法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加法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9 10: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课题名称:《有理数的加法》
教材版本:冀教版
说课教师:XXX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五节的第一课时—《有理数加法》,是小学算数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学习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等众多知识的基础。因此,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至关重要。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及加法运算律,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了负数,知道数已经扩大到有理数,并且学习了数轴和绝对值,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了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和flash动画,丰富课堂教学。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做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同时我特别设计了三个题组,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及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难点:在问题情境中,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尤其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重难点突破方法: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为主,通过独学、对学、群学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和flash动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降低难度。
四、教学策略分析
鉴于教材及学生特点、设想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我校实行的319高效课堂改革,采用预习展示教学法,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让他们在课下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数轴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算式,写出算式的结果,直接地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学生透过教师的问题认真思考后,经过小组交流讨论法,总结规律。
五、教学环节
1 .温故我知新
2 .学习目标
3 .合作探究
4.班级展示
5.运用新知 拓展训练
6. 当堂检测
7. 反思质疑
温故我知新
设置3个小题,目的是复习前面的知识的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设计意图: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做到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
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和动画形式用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我设计了6个探究环节,分别演示: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0相加,通过分类讨论,总结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通过本环节学习,意在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的能力。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一、同号两数相加:
二、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
四、一个数同零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得零.
仍得这个数.
我来答
1.确定加法类型
2.确定和的符号
3.确定和的绝对值
设计意图:
依据上面的有理数加法法则,选取典型的例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展示思路,方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锻炼学生的胆识。
运用新知 拓展训练
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我做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同时我特别设计了三个题组,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当堂检测
1、计算
(+7)+(-7) = (+2)+(-5) =
(-3)+(-17) = (-3.5)+ 0 =
2、-7的相反数加上8,结果是( )
3、已知│a│= 8,│b│= 2;求a+b的值。
反思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反思总结的好习惯。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通过借助多媒体和flash动画辅助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做”数学,“议”数学,提高他们获取新知的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学习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融为一体,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验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明白,自己动手,才能丰“议”足“识”。
不足之处,在多媒体运用方面以及flash制作方面知识浅薄,今后在这方面要多加学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