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特训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 B.张角 C.李自成 D.洪秀全
2.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一直存在。下列哪一文献体现农民“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渴望(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
4.1853年,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指出:“天下为一家,既无差别之分,焉有主从之分。”1861年,太平天国官员蒙时雍驳斥并拒绝了“凡挂有英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的要求。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
A.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B.具有成熟的近代外交理念
C.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 D.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5.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林则徐虎门销烟场景图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 太平军大破洋枪队绘画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自然经济的解体
6.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士绅权力扩大,督抚专权出现,上层汉族官僚势力迅速增长,中央权力下移。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B.加速了清政府的垮台
C.影响晚清政治权力结构 D.结束了中央集权统治
7.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8.如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其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
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二、综合题
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
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材料二 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材料三 为了对付太平军,清朝江苏地方当局雇佣美国人华尔,招募一批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洋枪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华尔也身受重伤。后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华尔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1)材料一是太平天国哪一纲领性文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重振朝纲,洪秀全提拔谁来总理朝政?
(3)材料三中“洋枪队”的出现,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精析】据题干“建号‘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可知,鸦片战争后,人民反抗清朝的统治风起云涌,1851年,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故选D项;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发动起义来反对秦的暴政,在太平道首领张角领导下,公元184年发动了黄巾起义来反抗东汉王朝的腐败统治,明末李自成于1629年发动起义反抗腐朽的明王朝,以上均与题干中的“1851年”不符,排除ABC项。
2.【答案】A
【精析】据题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单元主题可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都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3.【答案】A
【精析】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平均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故选A项;洪仁玕写成的《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与“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无关,排除B项;《劝世良言》是基督教新教派最早的中文布道书。由中国传教士梁发著于1832年,与“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无关,排除C项;《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与“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无关,排除D项。
4.【答案】C
【精析】据题干《谕英使文翰》的内容分析,“天下为一家,既无差别之处,焉有主从之分”和拒绝了“凡挂有英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的要求可知,太平天国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拒绝英国船只自由在江上航行,表明太平天国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故选C项; 太平天国运动时,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的阶级,排除A项;1853年时,太平天国还不具备成熟的近代外交理念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太平天国排外的盲目性,排除D项。
5.【答案】A
【精析】据所学并结合图片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大破洋枪队等都是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进行的不屈抗争,由此可知,这些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的不断地进行抗争,故选A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主要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中华民族危机的加剧,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外国的侵略,排除C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排除D项。
6.【答案】C
【精析】据“地方士绅权力扩大”“中央权力下移”可知,其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汉族官吏权力增长,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对清王朝政府的影响,未提及其他的社会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未提及清政府就此衰落等情况,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央集权统治仍然在加强,还没有结束中央集权统治,排除D项。
7.【答案】A
【精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治国,故选A项;《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所以,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资政新篇》的主张,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排除D项。
8.【答案】C
【精析】据所学可知,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②处指天京事变,故选C项;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排除A项;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排除B项;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排除D项。
9.【答案】D
【精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有: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得到实施,故①正确;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腐化享乐,故②正确;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典型的事件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1856年在天京太平天国领导层为了争权夺利而发生的内乱,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故③正确;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在中(湘军和淮军)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而失败,故④正确,即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项,未全选的选项均错误,排除ABC项。
10.【答案】A
【精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排斥汉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满洲贵族及其军队不堪一击。为了维护自己统治,清政府被迫重用汉族地主。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故选A项;地主武装没有取代八旗军队,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改变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富国强兵,因此,BCD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
二、综合题
11.【答案】
(1)文件、作用:《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发动和鼓舞了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2)事件、人物:天京事变;洪仁玕。
(3)性质:反侵略战争。
【精析】
(1)文件:根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个纲领性文件指的是《天朝田亩制度》。积极作用:根据材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及所学知识可得,《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产生深刻的影响,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发动和鼓舞了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2)事件:根据材料“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及所学知识可得,“天父杀天兄”指的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也就是天京事变。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为了重振朝纲,洪秀全提拔洪仁玕来总理朝政,并且提出了《资政新篇》来发展太平天国。
(3)性质:根据材料“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