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疫情期间,一定浓度NaClO溶液用于杀菌消毒
B.制作馒头时,加入作膨松剂
C.将旧电池、废塑料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D.皮革生产中回收的废油脂,用于生产肥皂
2、下列按“氧化物、盐类”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为+3的是( )
A. B. C. D.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质子数为14 B.乙醛的结构简式:
C.羟基电子式: D.碳酸钠的化学式:
5、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B.的摩尔质量是
C.
D.个(为阿优加德罗常数)
6、贮存下列物质的容器应贴如图标识的是( )
A.高锰酸钾 B.氯化钠 C.醋酸 D.淀粉
7、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8、全球气候变暖,其中温室气体是“罪魁祸首”,减少排放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排放与吸收平衡),这有利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将煤粉碎后再燃烧,可以减少碳排放
B.开发太阳能、氢能等形式能源利用,降低石油、煤炭使用量
C.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减少燃油汽车数量
D.进一步开发水力发电、推广光伏发电
9、下列变化过程中,未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碘水加入,震荡,下层显紫红色 B.加热小苏打()
C.用粮食酿酒 D.潮湿空气中铁制品生锈
10、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B.
C.
D.
11、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的NaOH溶液,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 B. C. D.
12、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
A.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B.将新制氯水滴入淀粉KI溶液中
C.往氯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D.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13、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
A.甲烷和乙烷 B.和
C.和 D.和
14、某溶液中存在大黑,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
A. B.
C. D.
15、光束通过下列液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溶于酒精(碘酒)
C.氢氧化铁胶体 D.浓溴水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食醋除水垢(碳酸钙):
B.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C.铁和稀硫酸反应:
D.钠投入水中:
17、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B.
C.
D.
18、原电池是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D.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19、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聚乙烯塑料 B.蚕丝纺成丝绸 C.陶瓷 D.晶体硅
20、在下列四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反应的实验:,开始反应产生的速率最大的是( )
试管 温度/℃ 等质量锌的形状 稀硫酸浓度
A 20 块状 1.0
B 20 小颗粒 1.0
C 30 块状 2.0
D 35 小颗粒 2.0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给出的10种元素,按要求作答。
族 周期 IA ⅡA ⅢA IVA VA VIA ⅦA 0
2 C N O F Ne
3 Na Mg A1 S Cl
(1)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N相比,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相比,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MgO与中,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Na、Mg、A1分别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漂白作用,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O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HCl和,写出其在光照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硫、氯各项性质的比较,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单质熔、沸点: B.单质氧化性:
C.水中溶解度: D.酸性:
22、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甲烷 B.乙烯 C.乙酸 D.油脂
E.淀粉 F.蛋白质
(1)我国实行“西气东输”,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果实生长后期,会释放出一种物质,催熟果实,这种物质是________;
(3)遇碘水能变蓝色的是________;
(4)酒越陈越香,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
(5)制造皮革、餐饮后厨会产生________,可回收用于制肥皂。
(6)羊毛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含HClO)能用于杀菌消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各国提倡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过氧化钠()易变质,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印刷电路的废腐蚀液含有大量、和,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可从该废液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测得某废腐蚀液中含1.5mol/L,3.0mol/L,1.0mol/L,HCl3.0mol/L。取废腐蚀液200mL按如下流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废腐蚀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KSCN溶液,若溶液显______________(填“红色”或“蓝色”、“紫色”),证明废液含有FeCl3。
(2)上述方法获得的铜粉中含有杂质,除杂所需试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操作Ⅰ是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普通漏斗和________________。
(4)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氧化性:;往上述200mL废腐蚀液中加入20g铁粉,边加边搅拌,
是否有氢气产生________________(填“是”、“否”)。
25、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或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人对应的空格中。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或实验方法:
A.饱和溶液 B.用乙醚萃取 C.溶液 D.NaOH溶液
序号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1) 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
(2) 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索
(3) 鉴别白色沉淀和
(4)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26、某校化学探究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探究】
(1)装置(Ⅰ)中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装置(Ⅱ)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____(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在装置(Ⅲ)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收集
氨气(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氨气应从
导管____________(填“b”或“c”)通入集气瓶中。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Ⅳ)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瓶内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填“白烟”或“白雾”);写出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装置(Ⅴ)中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取装置(Ⅴ)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显____________(填“无色”或“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知识应用】
(6)液氨用作制冷剂是由于液氨汽化时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7)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原料,其第一步反应为,在该反应中氨气表现出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若NO接触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D
解析:A.属于单质、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B.分别属于氧化物、酸、B不符合题意;C.分别属于氧化物、碱,C不符合题意;D.分别属于氧化物、盐,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A.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14-6=8,A项错误;B.乙醛的分子式为,官能团为醛基,结构简式为,B项正确;C.羟基的结构简式为—OH,电子式为,C项错误;D.碳酸钠的化学式为,D项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的物质的量为:;B.的摩尔质量是的物质的量为:;C.的物质的量为;D.个的物质的量为:;所以上述四种物质中含有分子数最多的是B,答案选B。
6、答案:A
解析:A.高锰酸钾中的元素是的最高价,是强氧化剂,故A符合;B.氯化钠中的氯是最低价,具有还原性,钠是最高价,但氧化性极弱,故B不符合;C.醋酸是有机物,通常作还原剂,故C不符合;D.淀粉是有机物,通常作还原剂,故D不符合;答案选A。
7、答案:D
解析:A.为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为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C.为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简单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为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组成的简单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答案:A
解析:将煤粉碎后再燃烧,只能减少CO的排放,不能减少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选;开发太阳能、氢能等形式能源利用,降低石油、煤炭使用量,可以减少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不选;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减少燃油汽车数量,可以减少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不选;进一步开发水力发电、推广光伏发电,可以减少燃煤发电,减少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不选。
9、答案:A
解析:A.碘单质更易溶于有机溶剂,用取碘水中的碘,没有新物质生成,未涉及化学反应,故A符合题意;B.小苏打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用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潮湿空气中铁制品生锈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酚酞遇碱变红,碳酸钠溶液是碱性的,滴入酚酞后变红,故A不选;氯水中的能将KI中的氧化为,遇淀粉变蓝,故B不选;氨水中含有,氯水有颜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后,生成HCl和硫酸,溶液颜色褪去,故C不选;NaOH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都是无色的,没有颜色变化,故D选。
13、答案:C
解析:A项,甲烷和乙烷是化合物,两者互为同系物,故A不选;B项,和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不选;C项,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选;D项,和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D不选。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A.饱和碳酸钠溶液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不选;B.碘酒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不选;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选;D.浓水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选;答案选C。
16、答案:D
解析: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在水中难电离,不能写成离子,水垢中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里也不能写成离子,故A错误;B.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选项中的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钠和水反应生成和氢气,选项中的离子方程式正确;故选D。
17、答案:C
解析:A.与光昭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即属于取代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属于酯化反应,也是一种取代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C.与在催化剂存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即属于加成反应,C项符合题意;D.为葡糖的分解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18、答案:B
解析:A.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作正极,则为正极,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A正确;B.原电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B错误;C.比Cu活泼,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正确;D.由于正极铜表面得到电子生成,使溶液中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19、答案:B
解析:陶瓷和晶体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聚乙烯塑料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丝绸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B。
20、答案:D
解析: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反应温度越高、锌固体的表面积越大、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越快,由表格数据可知,D试管中反应温度最高,等质量锌的表面积高于A、C试管,稀硫酸浓度大于A、B试管,所以D试管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大,故选D。
21、答案:(1)F
(2)Ne
(3)C
(4)
(5)O
(6)
(7)
(8)Na;
(9)+1;
(10)BD
解析:
22、答案:(1)A
(2)B
(3)E
(4)C
(5)D
(6)F
解析:
23、答案:(1)(氮氧化物)在空气中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污染空气
(2)HClO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3)煤燃烧产生大量,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4)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而变质
解析:
24、答案:(1)红色
(2)HCl
(3)过滤;玻璃棒
(4)
(5)否
解析:
25、答案:(1)C
(2)B
(3)D
(4)A
解析:
26、答案:(1)CaO;分液漏斗
(2)碱石灰
(3)c
(4)白烟;
(5)防止溶液倒吸;红色;氨水显碱性
(6)吸收
(7)还原性;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