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宋代苏轼用“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来形容月饼的美味。句中“饴”指麦芽糖浆,“酥”是酥油(从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下列有关麦芽糖和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可出现在动物的消化道中
B. 麦芽糖和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二者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
C.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同时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
D. 麦芽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均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2、大熊猫通常会将排泄物涂在树干上,它们通过排泄物散发的“气味”进行交流,以此来吸引异性、建立领地、稳定社群等。上述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3、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玉米和大豆间行种植,既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又有利于CO2的供应
B.移栽花卉或树苗时保留部分幼叶,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又可以提高树苗成活率
C.多雨季节农田及时排涝,可以减少或避免无氧呼吸产物对植物根的伤害
D.收获的小麦及时晒干,使小麦无法进行呼吸作用,以延长其储藏时间
4、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家族在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其中G1主要负责协助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脑细胞,G2主要在肝、肾脏、小肠、胰岛B细胞等内脏细胞中发挥作用,其运输葡萄糖的速率和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G1蛋白在结合葡萄糖和未结合葡萄糖两种状态下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转运蛋白中G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更高
B.G1和G2的空间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C.图中G1出现两种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存在差异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改变G1跨膜运输葡萄糖的速率
5、大麦等农作物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YDV)后会患黄矮病,该病会造成农作物发育迟缓,植株矮化,产量降低甚至绝收。科学家研究发现了该病毒的关键致病因子——17K蛋白,该蛋白通过促进细胞中CDK1(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的磷酸化而使农作物患黄矮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磷酸化的CDK1活性被抑制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B.17K蛋白与CDK1都是在大麦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C.感染BYDV的细胞,由于CDK1的磷酸化而更易进入分裂期
D.17K蛋白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设计出靶向性的病毒防治手段
6、在晴朗夏季,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利用CO2传感器监测玻璃罩内CO2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株叶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最可能在何时相等( )
A.e时 B.f时 C.g时 D.h时
7、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核DNA(c)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细胞所处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EF段
B.图甲所示细胞有8个核DNA分子,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C.细胞分裂前的DNA的复制发生在图乙中的BC段
D.图丙对应图乙整个CD段,处于此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8、黑色素瘤是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转移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为探究凋亡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作用,将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细胞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各组凋亡率,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凋亡率/% DNA复制准备期/% DNA复制期/% 分裂期/%
对照组 6.38 66.73 24.68 8.59
实验组 52.09 32.66 48.45 18.89
注:DNA复制准备期和DNA复制期都属于分裂间期
A.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
B.黑色素瘤细胞能够在生理盐水中无限增殖
C.凋亡素将黑色素瘤细胞的分裂阻滞在DNA复制期
D.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细胞后,具有促进凋亡作用
9、某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植株的绿色与金黄色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绿色对金黄色为完全显性;已知含金黄色基因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让杂合绿色雌株与金黄色雄株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雄株与金黄色雄株产生的能成活的花粉粒比例为10:7
B.金黄色雄株产生的能存活的花粉中X:Y=2:5
C.F1中,雄株比雌株数量多,且绿色植株比金黄色植株数量多
D.F2中,金黄色植株所占比例为9/17
10、某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母亲是该病患者,女方的弟弟是该病患者,但女方的父母表型正常。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受常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女方父亲与男方的基因型不同但表型相同
C.男方父亲与女方父亲的基因型不同但表型相同
D.这对夫妇生育表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5/6
11、T、t和B、b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已知基因tt纯合时雌果蝇会性逆转成雄果蝇。为了区分某雄果蝇是否由性逆转形成,研究小组用黄色荧光标记基因T、t,用绿色荧光标记基因B、b,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列所选观察时期及其对应的荧光数量正确且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A.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B.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C.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2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D.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某细胞中出现1个黄色荧光点,1个绿色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为性逆转形成
12、运用DNA指纹技术可以进行亲子鉴定,其科学依据不包括( )
A.人的遗传信息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每个人的DNA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C.来自同一受精卵的体细胞中核DNA相同
D.子代的染色体中来自父方、母方的各占一半
13、下图是某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DNA的双链分别作模板,并与子链结合成子DNA
B.DNA聚合酶紧跟着解旋酶,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
C.复制原点的两侧都在进行复制,体现了双向复制的特点
D.同一DNA分子上有多个复制泡,说明复制是多起点同时进行的
14、已知某高等植物体细胞中有足够种类的tRNA,将该植物用人工射线处理后,发现其翻译出的肽链M中第7个氨基酸由甘氨酸替换为另一种氨基酸,且其他氨基酸序列无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属于人工定向诱导基因突变
B.该变异通常具有不可逆性,不能恢复
C.该变异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属于可遗传变异
D.该变异是相应遗传密码的第3个碱基被替换造成的
15、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颁发给瑞典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通过他的开创性研究,对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包括线粒体DNA,Y染色体DNA和核DNA)进行了测序,证实了亚非欧人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欧亚人含有非洲原住民不含的1%~4%尼安德特人特有基因组信息)。他的另一成果是通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直接杂交产生的后代的骨头,确认了丹尼索瓦古人的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现代DNA测序溯源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应用是斯万特·帕博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
B.欧亚人含有非洲原住民不含的1%~4%尼安德特人特有的基因组信息,表明欧亚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亲缘关系比非洲人更近
C.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线粒体DNA,Y染色体DNA和核DNA分别反映了母系、父系以及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
1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在神经元之间,突触小体可以和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近,形成突触
C.在寒冷的冬天,由于产热增多,机体会通过调节增加散热,以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构成了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17、长跑运动员有时会在高原地区的户外进行高强度训练,以增强耐受力。训练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会大量消耗能量,血浆中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B.肌肉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内环境pH显著下降
C.成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增加保证氧气的运输和供应
D.过度运动会出现脱水现象,需及时补充纯净水
18、右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协调配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A~G代表免疫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B淋巴细胞,初始B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信号的刺激才进行增殖分化
B.图中B为T细胞,其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促进图中A的增殖和分化
C.图中G为效应T细胞,它只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而不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细胞
D.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调控作用,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同配合
19、助壮素是一种能抑制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在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助壮素和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麦播种前可使用细胞分裂素浸种催芽
B.在小麦抽穗开花前期,喷施适量助壮素可控制小麦徒长
C.棉花适时打顶解除顶端优势,可促进侧芽发育
D.采收前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去除棉花叶片有利于机械采收
20、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湿地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判断,该湿地群落形成过程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B.分布在湿地核心区的芦苇等生物不会出现垂直分层现象
C.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湿地核心区群落的早期状况
D.若人为的建设活动加强,则该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加快
21、螃蟹为杂食性动物,其在自然条件下以水草、腐殖质为食,嗜食动物尸体,也喜欢吃螺、蚌子,蠕虫、昆虫等,偶尔吃小鱼、小虾等。稻田套养蟹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螃蟹作为消费者时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
B.养蟹稻田的群落物种组成与普通稻田的有差异
C.该种生态农业模式调整了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稻田套养蟹模式有利于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22、近日,科研工作者在广西南宁一处沼泽地,发现了与水草生长在一起的野生稻。野生稻在抵御病虫害,适应干旱、寒冻、淹浸、盐碱等不良环境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对于水稻种质资源的改良和保护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但随着现代农业耕地面积的逐渐扩大,普通野生稻的野生栖息地被不断破坏,抢救珍贵植物资源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沼泽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B.流经该沼泽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野生稻固定的太阳能
C.保护野生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点)
D.野生稻在科研方面的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3、茉莉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脂质激素。研究表明,当植物处于正常生长状态时,植物体内的茉莉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降低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当植物受到昆虫取食等损伤后,植物体内的茉莉素含量会迅速升高,从而激活茉莉素响应基因的表达,以抵御昆虫的取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茉莉素通过主动运输从产生部位运输出来后才能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B.植物体内的茉莉素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
C.昆虫取食后,植物体内的茉莉素含量升高可能是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
D.植物体内的茉莉素和生长素在植物正常生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拮抗关系
24、在研究单基因遗传病时会使用凝胶电泳技术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一家四口人进行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2为父母,3、4为子女。不考虑其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父母均表现正常,则该病不可能为显性遗传病
B. 若父母均为该病患者,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C. 若子女均表现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若子女均为该病患者,则3号为患病女孩,4号为患病男孩
25、除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这两项主要功能外,生态系统还具有信息传递功能。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只能在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种群内部形成
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的去向相同
C.碳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D.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渠道
二、实验题
26、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细胞内相关膜结构上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及电子传递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______阶段的部分化学反应,植物细胞中产生O2的场所是_______。
(2)图示膜成分中,P680和_______的组分中含有光合色素;ATP合酶的功能有_______。
(3)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叶片进行相关实验:
①在某实验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此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
②对叶片依次进行暗处理和光照处理,并适时用打孔器分别取叶圆片于干燥后称重,结果如下表:
实验前 暗处理2h 适宜强度光照处理2h
叶圆片质量/(g·cm-2) x y z
假设实验过程中叶圆片呼吸作用速率保持不变,则叶圆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g·cm-2·h-1。
27、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形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类型,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控制。当G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G基因不存在而H基因存在时,表现为残翅,其他情况则表现为小翅。回答下列相关问题(不考虑突变及染色体互换):
(1)欲研究控制果蝇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提供长翅、小翅和残翅三种纯合雌雄果蝇若干且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请利用这些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之。
实验方案: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利用X射线对纯合野生型刚毛果蝇品系进行照射后,得到一只截刚毛雄果蝇。进一步研究发现,截刚毛性状是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该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发生突变引起的。请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
实验方案:______,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突变基因为显性突变;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8、调查研究是生态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于种群和群落的调查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取样方法常采用______。
(2)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不同样方面积内草本植物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样方边长/m 0.1 0.2 0.4 0.8 0.9 1.0 1.1 1.2
物种数 3 5 6 9 11 13 13 13
据表分析,调查某草原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m2。
(3)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所占用的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地草原因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通过当地人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沙棘等,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下图表示恢复过程中,该地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演替过程中,______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改造过程中,该盐碱地上的演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具有更复杂的______结构。
29、某研究团队用外源脱落酸(ABA)处理某品种苹果后,将苹果置于20°C条件下储藏,并研究了ABA处理对苹果成熟及乙烯合成等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脱落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答出2点)。
(2)根据图1和图2分析,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组的苹果硬度显著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
(3)根据图3实验结果,有人推测外源ABA可能诱导了_______,从而促进了果实成熟。
(4)有人认为种植西瓜时,通过涂抹动物雌激素可以获得无籽西瓜。就此农业专家给予了否定,其理由是_______。
四、填空题
30、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内,总面积达80000hm2。该保护区是以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水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湿地类型以芦苇沼泽,河流水域和滩涂为主。该保护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多种水禽的繁殖地、越冬地和众多迁徙鸟类的驿站。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中阳光、清风、雨露等无机环境以及芦苇、游鱼,黑嘴鸥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其中植物种类多样,如水中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等,堤岸边有杨、柳、榆树及柽柳灌木丛等,这反映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2)当地政府利用该保护区独特的物种组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度开发了某条生态休闲旅游路线,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在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黑嘴鸥”中,与黑嘴鸥相比,食草鱼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调查发现该黑嘴鸥种群摄入的能量为6.0×108J·hm-2·a-1,同化量为5.0×108J·hm-2·a-1,若该黑嘴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约3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则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约为__________J·hm-2·a-1。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麦芽糖属于二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可出现在动物的消化道中,A错误; B、生物大分子物质是指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麦芽糖和脂肪都是小分子物质,二者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C、H、O,B错误; C、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C正确; D、麦芽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大熊猫利用排泄物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交流,属于化学信息的传递,B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A、玉米和大豆间行种植,既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又有利于CO2的供应(相同面积上植物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同时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有利于产量的提高,A正确; B、移栽花卉或树苗时保留部分幼叶(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去除成熟叶片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又可以提高树苗成活率,B正确;C、多雨季节农田及时排涝,可以减少或避免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对植物根的伤害,C正确;D、收获的小麦及时晒干,使自由水减少,细胞呼吸减弱,以延长其储藏时间,而不是无法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图1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相同时,G1转运葡萄糖的速率大,由此可以判定两种转运蛋白中G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更高,A项正确;G1和G2的功能存在差异,空间结构有差异,B项正确;图2中G1出现两种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是不同信号的刺激,控制G1合成的基因未发生变化,C项错误;G1运输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改变G1跨膜运输葡萄糖的速率,D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CDK1发生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CDK1能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CDK1磷酸化使农作物患黄矮病,说明发生磷酸化会抑制CDK1的活性,感染BYDV的细胞更不易进入分裂期,A项、D项正确,C项错误;17K蛋白是病毒蛋白,是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的,CDK1是椎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检测的是某一植株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引起的密闭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据题图可知,f时与h时,植株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g时,植株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大于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这三个时刻,该植株叶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都大于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e时,植株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小于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但植株叶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可能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故A项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丙对应图乙整个CD段,此时期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癌细胞的特点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A项错误;生理盐水不能提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所需的有机物质和能量,因此黑色素瘤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不能无限增殖,B项错误;据题表可知,凋亡素将黑色素瘤细胞的分裂阻滞在DNA复制期或分裂期,凋亡素基因导入黑色素瘤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因此具有促进凋亡作用,C项错误、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绿色雄株产生的能成活的花粉中X:Y=1:1,金黄色雄株产生的能成活的花粉中X:Y=2:5,A项、B项正确;据题意可知,杂合绿色雌株(XBXb)与金黄色雄株(XbY)杂交,F1中XBXb:XbXb:XBY:XbY=4:4:10:10,卵细胞XB:Xb=1:3,花粉XB:Xb:Y=10:4:20,F1随机传粉,F2中金黄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含金黄色基因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因此F1中,XbXb占(4/34)×(3/4)=3/34,XbY占(20/34)×(3/4)=15/34,C项错误、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该病受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女方的父母均为杂合子,男方也为杂合子,它们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B错误; C、男方父亲的基因型并不明确,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女方父亲为杂合子,他们的基因型可能相同,表现型相同,C错误; D、这对夫妇中男方为杂合子,女方为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率分别为2/3、1/3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念为2/3×1/4=1/6生育表现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5=5/6。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若为性反转的个体,其基因组成为ttX-X-,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已经复制完成,细胞中会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4个绿色荧光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论是性反转个体ttX-X-还是正常雄性个体_ _X-Y,细胞中都可能会出现2个黄色荧光点和2个绿色荧光点,无法判断该雄果蝇是否为性逆转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D项描述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
1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分布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DNA指纹技术可以进行亲子鉴定。B项所述的是DNA指纹的特异性,C、D项所述的都是亲子代遗传物质的相似性,因此都可以作为该技术的科学依据;人的遗传信息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不能揭示出亲子代遗传物质的相似性,因此不能作为该技术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一DNA分子上有多个复制泡,说明复制是多起点进行的,但复制泡大小不一,说明各起,点不是同时复制,因此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变异与基因表达,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题干信息翻译出的肽链M中第7个氨基酸由甘氨酸替换为另一种氨基酸,且其他氨基酸序列无异常可知,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不定向性,故A、B项错误;该变异导致植物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C项正确;该变异不可能是相应遗传密码的第3个碱基被替换造成的,因为第3个碱基无论替换成其他任何碱基,都编码甘氨酸,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现代DNA测序溯源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应用是斯万特·帕博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A项正确;欧亚人含有非洲原住民不含的1%~4%尼安德特人特有的基因组信息,仅表明欧亚人和尼安德特人在这一基因组控制的性状上可能关系更紧密,亲缘关系的判定要看全套基因组信息的相似度,B项错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可以直接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二者没有生殖隔离,C项正确;线粒体DNA、Y染色体DNA和核DNA分别反映了母系、父系以及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D项正确。
1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A项错误;在神经元之间,突触小体可以和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近,形成突触,这是教材中突触的概念,B项正确;在寒冷的冬天,由于散热增多,机体会通过调节增加产热,以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C项错误;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运动时会大量消耗能量,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增加,A项错误;血浆中存在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因此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使内环境pH显著下降,B项错误;过度运动会出现脱水现象,需及时补充淡盐水,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图中A和C的增殖和分化,B项正确;当免疫功能过强时,效应T细胞也可能会攻击机体自身正常细胞,C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所以小麦播种前可使用赤霉素浸种催芽,A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题干信息某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有草种子、宿根等生物)逐渐形成的可以判断,该湿地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分布在核心区的芦苇等生物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B项错误;近水缓冲区处于河流的泥沙环境和湿地核心环境之间,可以代表湿地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能加快该湿地群落向陆地群落演替的进程,D项正确。
21、答案:A
解析:A、螃蟹为杂食性动物,其在自然条件下以水草、腐殖质为食,螃蟹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螃蟹可作为消费者时,以水草为食处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以小鱼或者昆虫为食可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A错误; B、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所以物种组成是养蟹稻田群落与普通稻田群落最重要区别,二者的物种组成有差异,B正确; C、该种生态农业模式调整了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正确; D、稻田套养蟹生态农业模式在收获水稻的同时又收获了螃蟹,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故稻田套养蟹模式有利于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D正确。
故选:A。
2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与环境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沼泽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A项正确;流经该沼泽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包括野生稻在内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项错误;保护野生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点),野生稻在科研方面的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项、D项正确。
2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茉莉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脂质激素,其运输方式最可能是被动运输,运输到作用部位的方式不是体液运输,A项错误;脂质的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而是内质网,B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A、由于1号是杂合子,若1、2均正常,则该病不可能是显性遗传病,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1、2均患病,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为杂合子,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3、4均患病,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为患病女孩,4号为患病男孩,D正确。
故选:C。
2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还能在生物种群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形成,A项错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一定相同,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B项错误;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C项正确;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D项错误。
26、答案:(1)光反应;类囊体薄膜
(2)P700;催化ATP合成、转运H+出类囊体腔
(3)同细胞的线粒体、细胞外;(z+x-2y)/2
解析:(1)图示过程表示水的光解,是光反应过程。植物细胞中产生O2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2)图中P680和P700都能吸收光能,说二者都含有光合色素。ATP合酶除了可以催化ATP合成,还具有转运H+出类囊体腔的功能。
(3)①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时,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大于0,此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一部分被同一细胞的线粒体吸收用于有氧呼吸;另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叶圆片细胞呼吸速率=(x-y)÷2,(z-x)表示2h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与4h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之差,则2h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为:(Z-x)+[(X-y)÷2]×4=z+x-2y,故叶圆片实际光合速率=(z+x-2y)/2·g·cm-2·h-1。
27、答案:(1)让纯合残翅和基因型为GGhh的小翅(或让纯合长翅和基因型为gghh的小翅)雌雄果蝇品系杂交,让F1中长翅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也可以让F1测交,2分)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残翅:长翅:小翅=1:2: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小翅=9:3:4,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让该只截刚毛雄果蝇与野生型刚毛雌果蝇杂交;后代无论雌雄,野生型刚毛果蝇和截刚毛果蝇的比例均为1:1;后代截刚毛雌果蝇:野生型刚毛雄果蝇=1:1,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突变基因为显性突变;后代无论雌雄均为刚毛果蝇,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突变基因为隐性突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应用,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结合分析可知,纯合残翅和纯合小翅果蝇的基因型为ggHH和GGhh,二者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GgHh,F1自由交配得F2,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基因型(表现型)为1ggHH(残翅)、2GgHh(长翅)、1GGhh(小翅),即表现型比例为残翅:长翅:小翅=1:2:1;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9长翅(G_H):3残翅(ggH_):4小翅(3G_hh和3gghh)。
28、答案:(1)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1.0
(3)物种组成;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4)草本和灌木;人为因素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垂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群落物种丰富度等的调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时,对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
(2)据表分析,调查某草原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物种数不再增多的最小面积,即1m2。
(3)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的生态位即所处的空间位置,所占用资源的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4)据题意可知,演替过程中存在人为因素,加之草本和灌木植物的丰富度不断增加;该盐碱地上保留有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因此演替速度快。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因此对光的利用更充分。
29、答案:(1)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2)降低;ABA处理组的苹果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组的高,促进了苹果细胞细胞壁的降解,使苹果硬度降低
(3)乙烯的合成
(4)植物细胞无动物雌激素的受体,导致动物雌激素无法发挥作用
解析:(1)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菱酱的叶片、根冠处合成,能抑制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2)根据图1,在同一储藏天数时,ABA处理组的苹果硬度比对照组低,根据图2,在0-30天的范围内,ABA处理组的苹果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组高,推测是ABA提高了纤维素酶活性,促进细胞壁降解,使苹果硬度降低。
(3)根据图3,在同一储藏天数时,ABA处理组的苹果中乙烯含量比对照组高,最可能是ABA诱导了乙烯的合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4)动物雌激素是动物激素,其靶细胞有特异性受体,植物细胞没有该特异性受体,动物雌激素对植物不发生作用。
30、答案:(1)生态系统;垂直结构和水平(或空间)
(2)直接
(3)食草鱼摄入的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能量随粪便排出的比例大;3.5×108
解析:(1)湿地中阳光、清风,雨露、芦苇、游鱼,黑嘴鸥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植物种类多样如水中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等,堤岸边有杨、柳、榆树及柽柳灌木丛等,这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或空间)结构。
(2)当地政府利用该保护区独特的物种组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度开发了某条生态休闲旅游路线,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食草鱼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食草鱼摄入的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若该黑嘴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约3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则黑嘴鸥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同化量的70%,即约为3.5×108J·hm-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