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②语言运用: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 ③思维能力:学习独立识字,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④审美创造: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思政元素: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牙、马、几”等字,对中华文字的喜爱。
3.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谈话,用图片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 学生活动: 分享下雪时的心情。 齐读课题
活动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共同导入,既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环节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教师活动: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出示课件 老师过渡: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那我们先来认识图中这些可爱的小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他们,你又发现了什么? 老师补充: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名读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老师相机板书:(“横折弯钩”。) 2.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教师指名读字卡。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5、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 (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生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开火车读字卡。 男女生赛读字卡。 “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 “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同桌互听互读。 齐读课文。 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活动意图:正确写字更是低年级的重点,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写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环节: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1.拼一拼,写一写。 2.选字组词。 ①树 ②加 ③走 ④群 参( ) 羊( )( )洞 ( )步 3.朗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教师相机指正。 1.预设:1.竹子 不用 几个 2. ② ④ ① ③
活动意图: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字词,增加学习趣味,提高学习效益。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朗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巩固作业:选字组词并试着说一句话。 提升作业: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学到的知识。
6.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小马 小狗 小鸡 小鸭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②语言运用: 观察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④审美创造: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思政元素:通过拼音学习,体会书写汉语拼音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3.教学准备: PPT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教师活动: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学生活动: 出示歌曲,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复习旧知,进入了新课的学习中。 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
活动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出示歌曲,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复习旧知,进入了新课的学习中。。
环节二:理解课文,突破重点
教师活动: 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很高兴 (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他们很高兴。) 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 (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 来了谁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一群”是多少 (好多个) (3)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 (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他们都画了什么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学生活动: 小组内竞交流,全班展示评价。教师及时点评。 (一)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第2-6句。 (三)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 4.想一想:(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
活动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逐句阅读。
环节三:熟读补白,背诵课文
1.师:小朋友们,咱们再读一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背下来。 2.引导熟读成诵。课件出示:(老师可以读文字部分,学生读出未显示的部分。) 学生活动: 出示填空,提示学生背诵, 降低了背诵的难,学生跟着一起填空
活动意图:出示填空,提示学生背诵,降低了背诵的难度。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实地的参观体验活动中,熟悉学习的环境,喜欢学习的环境。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也知道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去生活中留下观察吧! 学生活动: 跟老师回顾所学知识
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写一写所学生字。 巩固作业:把课文再读一读,讲给同学听。 提升作业:青蛙冬眠了,所以没来画画。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6、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