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期末复习巩固
期末复习(第1单元)
1.生物圈
(1)生物圈包括哪些圈层
生物圈包括 的下层、整个 和 圈的上层。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 、 、 等基本的生活条件。
大气圈
水圈
岩石
阳光
空气
水
2.生物的特征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图示分别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A.人体出汗 B.点水蜻蜓款款飞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图A体现了生物的 现象。图B体现了生物能够 。图 体现了生物有 。图D体现了生物能 。
新陈代谢
繁殖
C
应激性
生长
3.生物多样性
遗传
(1)以上图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方面
以上四幅图体现了 多样性。
(2)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多样性还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
物种
生态系统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下列诗句或成语分别体现了生物和环境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④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⑤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①体现了 ,主要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②体现了非生物因素 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中同种生物之间既有 关系,又有 关系;③体现了不同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④体现了不同种生物之间的 关系。
(2)⑤中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 。
(3)⑥体现了 。
环境影响生物
温度
互助
相互斗争
捕食
互惠互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能影响环境
5.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上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重要步骤
实验法研究的重要步骤一般包括:①发现并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③ ;④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 ;⑦ 。
(2)根据生活经验和平时的观察,你会作出怎样的假设
。
(3)除了实验法以外,进行生物学研究还会用到什么方法
。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1. 生活中可以通过刷指纹给手机解锁、向商家付款、代替人的签名等,原因在于世界上没有指纹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性状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物圈及生物多样性
2. 材料一:东北的长白山地区有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昆虫类、鸟类、鱼类和哺乳类等约1 00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豹、黑灌、金雕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黑熊、水獭等37种。
材料二:长白山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等4个亚类型生态系统,还有长白山天地、漫江、锦江等淡水生态系统。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它是由 多样性决定的。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的范围包括 的下层、整个 和
的上层。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的基本特征
1. 超仿真机器人是外观和功能与人一样的智能机器人,但其并不属于生物。判断超仿真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是( )
A.能否生长和生殖
B.能否与人对话
C.能否进行数学计算
D.能否表演节目
2. 紫薇花俗名“痒痒树”,手轻轻挠一下紫薇的树干,它的树叶会颤抖。下列生理现象中与此现象体现了同一生物特征的是( )
A.人手被刺后缩回
B.鲸的呼吸
C.小鸡破壳而出
D.幼苗长成大树
A
A
3.(2022西峰区期末)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此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同的是( )
A.鲸鱼浮出水面时会喷出雾状水柱
B.黄鼠狼在遇到危险时放出臭气
C.月桂是常绿阔叶植物,时常有落叶
D.鲨鱼体内产生的尿素主要从皮肤排出
4.(2022田家庵区期末)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叙述中,不是描述生物新陈代谢这一基本特征的是( )
A.变形虫逃避高浓度盐溶液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进行呼吸
B
A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杨柳青青,麦浪滚滚,桃花含笑,杏花飘香,是你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 之梦。
(1)材料中提到的生物有: _
。
(2)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接近时,雄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
(3)小牛、小羊长大说明 。
(4)请写出文中所有生物的两项共同特征: 。
公鸡、牛、羊、犬、杨树、柳树、小麦、桃树、杏树、鱼、燕、
蛙、萤火虫
反应
生物能生长
都能生长和繁殖,都能进行新陈代谢等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1. 攀登珠峰过程中,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当海拔超过8 000米时,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进入“死亡地带”。“死亡地带”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氧气 D.水分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海洋中的植物分层分布”这两种现象分别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温度 B.空气 水分
C.温度 阳光 D.水分 阳光
C
C
3.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
4. 小丑鱼喜欢和海葵待在一起,又称为“海葵鱼”。小丑鱼不仅利用海葵的触角筑巢产卵,还借助其分泌毒液的触手保护自己。同时海葵也靠小丑鱼鲜艳的颜色吸引其他鱼类前来获得食物。这说明了小丑鱼和海葵间的( )
A.寄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共生关系
D
D
5. 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清明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6.(2022泌阳月考)在自然环境中,适者生存。下列实例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B.干旱的天气造成夏季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C.树木能分泌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
D.干旱或入冬时树叶落叶
C
D
7. 仙人掌原产于墨西哥、美国、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南美洲北部,明末时引入中国。仙人掌主要以“耐旱”而闻名,下列与其适应干旱环境无关的是( )
A.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散失
B.茎肥厚,有利于贮存水分
C.根发达,能从沙漠深处吸收水分
D.防沙固土,减少空气污染
D
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1.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下叙述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探究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B.探究不能被原有的知识束缚
C.当探究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矛盾时,应该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D.当探究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矛盾时,应修改原有知识
D
2. (2022开封模拟)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学习生物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物学的能力。回想学过的生物学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伟大的科学家法布尔写成的《昆虫记》,主要是利用 法,终其一生研究大自然中鸣唱的各种昆虫。
(2)想要了解我市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你需要采取的方法是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当范围太大,不能逐个进行时,可以选取部分作为样本进行 。
(3)资料分析也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方法,要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你可以利用什么资料 请你举例说明: _
。
(4)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时采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
;在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环节中最关键的是要控制 和设置 。
观察
调查法
抽样调查
莲的根状茎(藕)和叶柄中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山上的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
实验法
提出问题
变量
对照实验
3. 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图1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甲、乙、丙、丁四组中,起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它能与其他组形成 个对照组。
(2)甲组与丁组作为对照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丙组和丁组预期得出的最可能结论是 。
丁
3
温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光照影响鼠妇的分布(或丁组鼠妇多于丙组)
(3)图2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从第 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4)兴趣小组的同学重复进行5次上述的操作后,分析得出了结论,你认为他们重复操作5次的目的是 。
(5)从生态因素类型方面考虑,上述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鼠妇分布的 因素。
8
减小误差,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非生物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