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看云识天气
看
云
识
天气
体裁:
说明文
科普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棉絮( ) 预兆( )
粼波( ) 绫纱( )
点缀( ) 绸幕( )
xù
lín
zhuì
zhào
líng
chóu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第二部分(2-6):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 分 总
速读课文并思考:
1、本文是介绍云的什么方面变化关系的说明文?
2、“看”是指什么,“识”又是什么意思?从题目内容看,“看”是“识”的什么?
3、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4、这是一篇科普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主要
介绍了 和 的关系。
5.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观察
分析
前提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云
天气
明确:形态和光彩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整体感知
6、文章采用什么结构顺序来写?
7、文章介绍了云的那些种类?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8、此外,文中谈到还可以根据什么来推测天气情况?有哪些类型?
总——分——总
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
—轻、高、薄、美丽,象征晴朗的天气
—低、厚密,预兆着阴雨风雪的到来
——晕、华、虹、霞
默读第一部分,说说这一部分的结构形式。
归纳 :
“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
1.第一句。点明题目。“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3.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引出全文的中心。
2.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万千”。
一、分析第一部分
研读第二部分
1第二自然段与上下文有何关系?
2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承上启下)
第一层(3----5)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二层(6)说明云上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云的种类 云的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晴天云简表
晴 天 云 彩 简 表
云名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像白色羽毛,
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像水面的鳞波
卷云成群排列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
傍晚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像羊群,由扁球状云块排列而成。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 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换简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 转 阴
卷层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云迅速
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朝霞西阴雨袭晚霞
东几天晴
云层
变红
早、晚,太阳照
着对面的云彩
霞
东虹轰隆西虹雨
彩色
圆弧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虹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
里紫
外红
产生在高积云边
缘部分
华
日晕三更雨,月晕
午时风
里红
外紫
产生在卷层云上,
分布在日月周围
晕
天气征兆
光彩
产生和分布情况
光名
阅读第二层,完成表格。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华
晕
虹
晚霞
八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分类别
列图表
引言论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
下定义、打比方
下定义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下定义、打比方
下定义
下定义、作比较
例:
卷云丝丝缕缕的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修辞:
作用:生动形象
说明方法:
作用:清楚的说明卷云的形状,洁白和轻盈.
比喻
打比方
1.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
3.“像棉花团似的白云”
总之,都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美点举例:
打比方,使卷积云难以描绘的形态特征具体化;
打比方,积云的松软洁白;
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
分析加点字词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
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往往”“常常”指一般的情况,但又不排除有例外,(删去就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2、“象征”这里是指薄云的出现往往天气晴朗;“预兆”是指低而厚密的云是阴雨风雪还未到来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 ▲
▲ ▲
★ ★
★ ★
写作特点
1、层次分明,有纲有目。 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 3、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4、运用分类的说明方法。
二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关于天气的谚语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2、炮台云,雨淋淋。 3、云交云,雨淋淋。 4、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5、棉花云,雨快临。 6、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7、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 披蓑衣; 云 往北,好晒麦。 8、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9、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 10、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11、天上鲤鱼斑 ,明天晒谷不用翻。
12、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13、早上乌云盖,无雨风也来。 14、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15、山戴帽,大雨到。 16、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17、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18、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19、黄云翻,冰雹天;乱搅云,雹成群;云打架,雹要下。 20、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起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天气的谚语?说来听听。
雾里日头,晒破石头。 雾气小,天晴好;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雾气浓,有大风;
清晨浓雾重,天气必久晴。 雾气重,大雨凶;
早上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雾气轻,隔天晴。
满地大雾盖,当天日头来。 早雾晴,晚雾阴,
雾大不见人,大胆洗衣裳。 晚雾不散,细雨淋淋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白茫茫雾晴,阴沉沉雾雨。
雾与天气。其谚语有: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麻雀囤食要落雪。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蚂蚁垒窝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鱼跳水,有雨来。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落雨。
龟背潮,下雨兆。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动物与天气。其谚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