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过关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9 12:0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时长: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他说话风趣yōu mò( ),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 )的印象。他常常炫耀自己会弹gāng qín( ),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 )卖弄的感觉。
二.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乐曲断断续续地从敞开的窗户中飘出,在夜空中回荡。
B.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C.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D.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显得格外清幽,伸手不见五指。
三.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 技高一筹  科班出身 
孤芳自赏  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B. 全神贯注 约定俗成
惟妙惟肖 今乃掉尾而斗(垂下)
C. 曲终人散 巧夺天功
水天相接 尾搐入两股间(大腿)
D. 微波粼粼 锦囊玉轴
轻歌慢舞 少选之间(一会儿,不久)
四.下面词语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 波涛汹涌的大海   美丽的琴声
B. 皎洁的月光 优美的成绩
C. 微波粼粼的海面 清秀的脸庞
D. 小小的马鞭 宏大的马匹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这一根虚拟的马鞭,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连连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积累运用。(14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2.古语有云:“ , 。”不可改也。
3.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七.课内阅读。(12分)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__。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____。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____________。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____。
把语段内容补充完整。(3分)
根据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完成下面的练习。(6分)
(1)第一幅画面:第______句,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幅画面:第______句,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幅画面:第______句,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根据这三幅画面,可以推断《月光曲》旋律变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3分)
A. 高亢激昂 B. 轻柔舒缓   C. 逐渐增强
为什么盲姑娘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这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16分)
梅兰芳练功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他曾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踩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的,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的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了一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非常光滑,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踩着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定地说:“不行。先生,你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幼年练踩跷,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能演出《贵妃醉酒》《穆柯寨》一类花旦、刀马旦戏,这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1. 梅兰芳是著名的__________艺术家,曾拜__________老先生为师,练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读第一自然段,吴先生是怎样教梅兰芳练功的?请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梅兰芳又是怎样刻苦练功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4分)
3.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得到了什么益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的意思是(  )(3分)
A. 一日不练功,三日就空闲。   
B. 一日不练功,好几天不长进。
5. “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可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九.习作。(30分)
请以“我的拿手好戏是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特色的文章。要先说说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趣事。再列个提纲,想好哪些内容详细写,哪些内容简略写。字数不少于550。
参考答案:
一.幽默 靠谱 钢琴 纯粹
二.D
三.A
四.C
五.1.这首动听的曲子,可以用钢琴弹奏,可以用笛子吹奏;可以用二胡拉,可以用古筝弹。 2.贝多芬问盲姑娘爱听吗,爱听他就再给盲姑娘弹一首。 3.这已经不是戏剧,倒是太像杂技了。 4.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六.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2.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3.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七.1. 洒满了银光 轻纱似的微云 卷起了巨浪
波涛汹涌的大海
2. (1)②③ 月亮初升,海面平静
④ 月亮升高,穿过微云
⑤⑥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2)B C A
3. 因为盲姑娘沉浸在贝多芬优美的琴声当中,琴声引起了她丰富的想象。这说明贝多芬的琴技十分高超。
八.1. 京剧表演 吴菱仙 跷功
2. 他搬来一条板凳, 上面放一块砖头, 让梅兰芳脚踩两根半米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 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
起初, 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的, 不到三分钟, 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 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
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 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3. 冰上踩跷的功夫, 使梅兰芳的腰腿力量倍增, 使他在六十多岁时仍能演出《贵妃醉酒》《穆柯寨》一类花旦、刀马旦戏。
4. B
5.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