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再塑生命的人(第一课时)
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19岁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其共创作14本著作。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1964年获“自由总统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第三单元阅读方法
1.重点学习默读。请大家试着不出声、不动唇,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默读完全文。
2.抓关键句。在默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抓标题、开头、过渡段等重要的关键语句,迅速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概括。
复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方法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进行了默读。我们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精读“三味书屋”部分,通过揣摩体会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文字,分析了寿镜吾先生这一形象。
1、为什么要“再塑”生命?2、谁“再塑”生命?3、“再塑”谁的生命?4、怎么“再塑”生命?
一、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将标题扩写。
扩写格式:______莎莉文老师历经了_____、
_____、_____的过程再塑_______海伦凯勒的生命。
有爱心有智慧的莎莉文老师历经了教识事物、带“我”感受大自然、诠释“爱”的含义的过程再塑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海伦·凯勒的生命。
二、快速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词或者句子,在文中划出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海伦·凯勒不同表现的句子。要求:
1.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快速默读2.借助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再次,圈点勾画关键词句
再塑生命前 再塑生命后
关键词
关键句
再塑生命前 再塑生命后
关键词 愤怒 苦恼 疲倦不堪 神情紧张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大雾中的航船 无声地呼喊着…… 自豪 高兴 恍然大悟 激荡 光明 希望 快乐 自由 好奇 悔恨莫及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充满喜悦……
关键句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苦闷 急切
喜悦 欢快
与标题照应的语句: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再塑生命让世界拥有光明和希望;再塑生命让世界充满快乐和自由;再塑生命让世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再塑生命让生命意识觉醒;让我们倾听到海伦·凯勒的怦然心跳。
第三单元阅读方法
1.重点学习默读。请大家试着不出声、不动唇,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默读完全文。
2.抓关键句。在默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抓标题、开头、过渡段等重要的关键语句,迅速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概括。
再 见
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课时)
任务一 探究“再塑”生命要素
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得益于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她成功地再塑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1:面对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是如何实施教育的?
默读文章5-10段,跳读,勾画莎莉文老师耐心教导我的语句,并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评价莎莉文老师。
“从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人。”
自读方法:默读课文,抓关键句,圈画重点词语。
1.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抱在怀中。
举止亲切、有爱心
2.莎莉文老师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
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的很慢,第二遍就写的快一些。
温柔、耐心、有高超的教育艺术
安妮·莎莉文(1866-1936),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巨任务时还不到21岁。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说海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那么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活动2:通过分析,请你试着说说,再塑生命除了依靠莎莉文老师的爱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还需要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探究。
默读课文,勾画出海伦具体表现的句子,思考表现了她什么特点?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敏感聪明
我心里无声地呐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热爱生活、渴望光明
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强烈的好奇心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的新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执着的求知欲
小海伦情绪的起伏都源于对知识接受的顺利与否,大量的心理描写都在表现小海伦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考,不断进行主动探究的心理变化。
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认识文字
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
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好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对象。
海伦凯勒说:“通常,有听力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语言,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们可以轻松地了解和学习,并且模仿着说出口。但是耳聋的孩子却必须经历无数的痛苦煎熬,慢慢才能学会。但无论如何艰辛,结果总是无比美妙。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有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象。”
任务二 领悟再塑生命内涵
活动1:根据已经学习到的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题目《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来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①莎莉文老师像“海港”一样,让“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照亮我黑暗的世界,驱散走积攒在我心中的阴霾,让我改变心态,重新去爱世间万物。
②莎莉文老师教我知识,重启了智慧大门,让我能同正常人一样认识世界,学习知识。
活动2:莎莉文不仅是海伦的老师,也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陪伴者。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的?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文中没有一句话直接表达海伦对老师的感情,作者运用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活动3:分享感悟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
再识海伦·凯勒
一个人要求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独自爬上困难的山峰。既然没有平坦的路途到达知识的顶峰,那么我就要用我自己的方法盘旋而上。我碰到了不可胜数的障碍,跌倒了,然而我一次次坚强地爬起来,迈步上去。每前进一步,我的勇气便增加一分;每爬得高一点,我的眼界就开阔一些。一次次奋斗的结果都是一个胜利,而沿着这胜利连接起来的云梯,我就一定能达到那光辉的云端、碧天的深处──我希望的绝顶。
——海伦·凯勒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坚强;生命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伟大。一个自幼因病致盲聋的人,在爱她的人的悉心指导下,自强不息,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重新塑造了自己的生命,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海伦·凯勒是残疾人,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真让我感动,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幸福、快乐、光明、健康中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那种顽强的精神,同时也要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把之前学过的默读方法运用到阅读中来。
我们还通过关注标题,圈画关键句,揣摩体会语言,理解了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这两个人物形象。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沉浸在爱中,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感悟。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