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8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P43例题、P44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3.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能力。
4.初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小鸡吃食》一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借助“小鸡吃食”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整理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
这样既调动了多种感官的的协调发展,又使学生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教学策略】
教学本节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练习说一说)(板书课题:小鸡吃食)
二、学习新课
1.探究10的加法。
(1)引导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数学信息,并提出加法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盘子的左边有9只小鸡,盘子的右边有1只小鸡。可以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2)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列出算式:9+1=10或1+9=10。
(3)师:你是怎样算出是10只小鸡的?
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并结合情境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进一步体会9再添1就是10。
2.10的加减法。(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说一说,填一填”情境图)
(1)先让学生看图提出加法问题,再提出减法问题。
教师提示:如果求两个盘子周围一共有几只小鸡,就列加法算式,即+=10;如果求一个盘子周围有几只小鸡,就列减法算式,即10-=。
(2)师: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呢?(引导学生像教材中那样摆一摆、画一画,或者用手势表示计算的过程,方法不限)
师:10只小鸡还可能会到哪个盘子吃食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3)集体交流,整理10的加减法。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出10的加减法的算式,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把算式有序地排列。
3.探究10的组成。(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问题“拨一拨,填一填。”)
结合前面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珠子的排列情况,在表格中填一填。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教师归纳并板书: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4页“练一练”第5题。(学生同桌两人一组做游戏,互相报数,要合起来是10)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完成教材第44页“练一练”第3,4题。(学生独立完,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的加减法计算,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10个手指帮忙,数手指也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涉及,课下要多练习。
五、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9+1=10或1+9=10
8+2=10或2+8=10
10-2=8或10-8=2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六、教学反思
由于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小鸡吃食”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深入理解10的组成,目的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有效性,同时渗透方法教育,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七、作业设计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