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9 13: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
高中语文 / 统编版 /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本课目录
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
第二部分
作者介绍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第四部分
整体感知
第五部分
总结补充
第一课时
2010年4月28日,北京百年讲堂,“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在此隆重发布。唯一的“首富榜”被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摘得。
导入新课
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导入新课
评估机构的一份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对此,他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追求。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导入新课
一介农夫,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物质和精神双重富有的心灵富豪。让我们一起走近袁隆平。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视频:
作者介绍
沈英甲(1948~)笔名佳英、英佳,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北京101中学毕业,当过兵,做过工。历任《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科技日报》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漠进行过科学考察。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我穷,故我在》,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间接打击》《居京不易》,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文章上千篇,主编过三套丛书。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等。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他研究杂交水稻50多年,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袁隆平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悉心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写作背景
七律
作者: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题目解读
(1)正标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的不仅是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还隐含誉对未来农业更广前景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整体感知
(2)副标题: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整体感知
2.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叙述袁隆平探索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具体过程,表现了他深入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二部分(创新是料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介绍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大胆试验,勇于创新,用事实证明了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叙写袁隆平用具体的数据、充足的事实戳穿谣言,表现了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捍卫科学的精神。
第四部分(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重点介绍袁隆平的“梦想”和“战略设想”,表现了他目光远大、不断进取的可贵精神。
整体感知
总结补充
新闻性是通讯的基本特征。除了真实性、时效性等新闻性外,通讯的主要特点还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多借用文学手段,如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一般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为主。
(2)完整性。通讯应相对完整、具体的报道人物或者事件。它要求详尽、具体的报道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总结补充
(3)评论性。通讯应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对人物或事件做出直接评论,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增强对读者的感染力。但通讯的评论又不同于议论性文本的论证,它必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据事实进行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评论。人物通讯重在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总结补充
第二课时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困境。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导入新课
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导入新课
袁隆平老师的中国梦就是粮食增产,让十几亿中国人有饭吃,吃得好;进而让全世界七十多亿人有饭吃,吃得好。
导入新课
从他的梦想来认识袁老师,就能理解这位老科学家为什么总是精力充沛,锲而不舍地追求杂交水稻增产的新高度,就能理解国际水稻专家们为什么给他取名为“杂交水稻之父”,就能理解湖南省近两届省委书记为什么称他为“80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总是身不离田间,被农民尊称为“米菩萨”。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视频:
1.文章第5段写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谨,上一段还提到毛泽东同志的话,有什么意义?
明确:一是说明提高粮食产量、开发超产稻米在当时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交代了研究杂交稻的背景和必要性。第二是交代了袁隆平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不改初衷,终于研究出优质杂交水稻动力的原因。因为祖国的普遍饥谨,让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农业科技事业中去,这表现了袁隆平高度的责任感。
深入探究
2.课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体现了袁隆平的哪些品质?
明确:
(1)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献身农业科研事业的精神。
(2)1960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体现了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3)1964年袁隆平找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体现了他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勇于创新的精神
深入探究
3.第17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使用了细节描写,这段话通过描写袁隆平的目光(突然停留)、行动(马上标记)、心情(欣喜异常)三个细节,把袁隆平作为一个优秀科学家难能可贵的创新品质形象具体的展现了出来。
深入探究
4.第18段袁隆平在研究杂交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遇到的困难:
(1)权威的否定;
(2)有人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嘲笑;
(3)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
深入探究
袁隆平的解決办法: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
深入探究
5.联系上下文,分析第21、22段袁隆平的性格特点?
明确:这两段集中体现了袁隆平敢于捍卫真理的特点。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从稻田里走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发现的。当听到不同的声音与发现的事实不符时,他能够不计得失的去澄清事实。有人否定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时,袁隆平并没有恼火,而是通过报纸,用详实的数据和第一手资料给了有力的回应,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而对湖南盲目大面积推广玉米稻一事的坚决阻止,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高度责任感和忠于真理的勇气。
深入探究
6.第31段列举了一连串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一连串具体、真实、客观的数据来展示袁隆平所从事的研究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效益以及为中国乃至世界解决粮食问题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印证了袁隆平在开罗会议上所进行的发言的科学性;同时还照应了本段的小标题“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深入探究
7.中心思想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视频:
1.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者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巩固提升
(2)本文实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情感,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起到了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巩固提升
为袁隆平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突出其精神品质,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