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句子不能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一项是(
四、综合性学习。(4分)
A.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围绕木学期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B.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2.请你给李芳小组搜集的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新中国的诗词汇成的诗集起个名字
金水区
C.一只小鸟从树上飞了起来
2021一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D.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13.在写活动感想时,王明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帮他。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内容补
6.右边的书法作品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
横周琳面出而
充完整。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绰,是书法家()的作品。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青年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年
题号
三
四
五
六
七八
总分
内之之经神
A.柳公权
B.颜真卿
则藤属門乎秀
后,有我们,一群
得分
C.欧阳询
D.赵孟
重属玄是黄之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7.“在这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能够自主创新的国家,才能不断进步。
因此我们要
第一部分一一积累运用
五、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练习。(9分)
不断改革创新。”根据句意,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5分)
材料一:
博物馆:从贵族专享到大众文化(节选)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掉物馆的力量”。博物馆不仅是
1.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jian sh,
颇丰。“嫦娥”"和“玉免"的月球探测zhèng
C.荷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要课堂。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反映
一个又一个科学猜想;“祝融号”zhi xing
火星探测任务取得
A.下课了,同学们都出去了,只有李明还在教室
了人类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发展从功能及空间设计方面都有表现。
B.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牢记白己的使命
阶段性胜利;“天宫空间站”"成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kěkà(
家园;“神舟十四
博物馆顾名思义是展出物品的场所。根据其实际应用场景的功能定位可分为:文化馆、科
C.这种不珍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很可耻的
技馆、美术馆等类别。早期的博物馆并不具有现代博物馆的开救性和公众性,常以个人为代表
号”结束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地球…我国航天领域的每一项成就都令中
D.他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服务的对象相对而言较为小众。1989年9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再次修订,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华儿女热血fei teng
,民族自豪感在胸腔中激荡
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
A.《北京的春节》一文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京味儿”。
集、保藏、研究、传播并辰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这是迄今国际上较通行也相对稳定的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27分】
B.朱自清在《匆匆》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物馆定义,它着重强调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以及以人为本的精神。
2.下列选项中,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为人民服务》一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
摘自《光明日报
A.炽热(chi)
吞噬(shi)
觉查
焉知非福
D.《表里的生物》一文,作者用第三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
材料二:
打卡博物馆成年轻人新潮流
B.急遣(jù)
眩晕(xun)
惊惶
万不得已
10.读下面卡尔维诺的话,可知他推荐用()的方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受访者是否去过博物馆
受访者游览博物馆的体验如何?
C.正月(zheng)
喜讯(心n)
倾覆
司空见惯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
…”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无
收获新知,明友变流一举多得56.55%
D.憎恶(zèng】
坚劲(jing)
拨乔
赴汤蹈火
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
满足了好奇心58.06%
3.下列每组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精读
B.正在读
C.重读
D.跳读
收获参观和互动的体验感64.62
A.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B.快走踏清秋
走马观花
是89.72%否10.289
收获了知识,很充实69.86%
C.弗若之矣
自愧弗如
D.孰为汝多知平
见微知著
三、根据下面情境填入相应诗句。(4分
4.下面表示“看”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11.赏美丽春景。春,是叶绍翁笔下
枝红杏出墙来"那一枝开得正艳
一摘自《中国青年报》
今天,我和李芳
了颐和因美丽的景色,
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了国
的红杏;春,还是杜甫笔下“好雨知时节
”中那悄然无声,滋润万物的春雨
材料三:
“云展”,让更多人享受艺术之美
家博物馆展出的书画作品,
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悟诗人品格。《竹石》中,郑燮借“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竹子表达自己的铁骨
一个婷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应如何盘活“家底”,用更加精彩的展览回馈观众?
A.观看瞻仰欣赏观赏
B.欣赏瞻仰观赏观看
铮铮:《石灰吟》中,于谦把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融进了诗句
,要留清
近年来,“云展览”“云打卡”“云体验”蓬勃发展,满足了观众足不出户逛展的需求,也让好展览
C.观赏观看瞻仰欣赏D.观赏欣赏瞻仰观看
白在人间”中。
“永不落幕”
郑州都市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第1页共6页
郑州都市服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数第2页共6页
郑州都市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第3页共6金水区(2021一2022)
一、1.建树证实执行可靠沸腾
满足好奇心、收获互动体验等,D项理解
二、2.C3.D4.B5.C6.D7.C
正确;材料二中两个统计图调查的内容
8.B【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分别为“受访者是否去过博物馆?”和“受
A项的语病是不合逻辑,“同学们都出去
访者游览博物馆的体验如何?”,从材料
了”与“李明还在教室”的表述相矛盾;
中不能具体分析出受访的年轻人打卡博
B项句子没有语病;C项的语病是成分残
物馆的主要原因,C项分析错误。故本
缺,应在“任意浪费”后加上“的行为”;
题答案选C。
D项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品质”和“浮现
16.C
在脑海中”不能搭配,可以将“品质”换为
17.[示例]从材料二中有关受访年轻人游览
“形象”。故本题答案选B。
博物馆体验的调查可知,受访者普遍认
9.D10.C
为游览博物馆是有收获的,这体现了博
三、11.春色满园关不住当春乃发生
物馆的服务性;从材料三中“云展览”“云
立根原在破岩中粉骨碎身浑不怕
打卡”和“云体验”满足了观众足不出户
四、12.[示例一]伟大的征程
逛展的需求可知,这里体现了博物馆以
[示例二]红色记忆
人为本的精神。
13.[示例]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少年以昂
六、18.A19.D
扬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篇章
20.反复地书写,把木盘磨漏了,把木板擦
五、14.C
穿了。
15.C【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
21.C
和分析能力。阅读材料二的第一个统计
图可知,受访的年轻人中,有89.72%的
怀素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擅长草书,被
人去过博物馆,这个比例接近90%,A项
后世誉为“草圣”。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著名的
理解正确;阅读材料二的第二个统计图
书法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楷书四大
可知,受访的年轻人中,有58.06%的人
家”及其书法特点和代表作吧。
游览博物馆后满足了好奇心,所以好奇
书法家
书法特点
代表作
心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年轻人打卡博物
颜真卿
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颜勤礼碑》
馆,B项理解正确;阅读材料二中的第二
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
个统计图可知,大部分受访者在游览博
柳公权
角分明,瘦硬挺拔,骨
《玄秘塔碑》
物馆后有不同方面的收获,如收获新知、
力道劲。
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准备上学”对应的时间为元宵以后。根
欧阳询
字形竖长,平正端庄,
《九成官醴泉铭》
据上述梳理的信息,将表格中的内容补
险劲生动
点画圆润多姿,结构严
充完整即可。
赵孟读
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
《三门记》
24.写得最详细的是看花会这件事。因为从
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内容上来看,看花会是作者认为最热闹、
七、22.亲戚人数很多
[示例]这块地方没有巴
最有趣的事,在本文中进行详细的描写
更表现了这一活动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
掌大,不能在这里盖房子
23.A.时间
印象;从写法上来看,这样写可以使文章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
B.过年的前几天
C.穿新衣新鞋、拜祖宗、给长辈拜年、拿
留下深刻的印象。
25.D
压岁钱、看花会
26.[示例一]我认为部分春节习俗有些过时,
D.元宵过后
可以用新的春节活动替换。一方面,一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写作顺序的把
些习俗产生的时间过于久远,较难引起
握以及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从“过年
的前几天”“初一”“元宵过后”这些表示
人们的共鸣;另一方面,部分习俗庆祝的
时间的词语可知,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
方式不符合现代人的理念和行为习惯,
比如,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的背景
写的。通过第③段中“过年的前几天,
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
下,“放鞭炮”这项习俗就需要结合实际
年穿的新衣鞋帽,…还蒸上好几笼屉
情况进行调整。
的红糖年糕”和第④段中“父亲呢,就为
[示例二]我认为春节的很多习俗并不过
时,不能用新的春节活动代替旧的春节
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晚上
放些烟火”等内容可知,“准备新衣鞋
习俗。首先,春节的很多活动都寄托着
帽”“放烟火”等内容对应的时间是过年
中国人的美好愿景,如“贴春联”代表着
的前几天:通过第⑤段的内容以及第⑥
迎祥纳福的愿望,“拜年”包含着人们的
段中“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
相互祝福,这些活动并不过时;其次,春
节的很多习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
“花会’的了”可知,大年初一对应的民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
俗活动(或事件)有穿新衣新鞋、拜祖
宗、给长辈拜年、拿压岁钱、看花会;通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因此
并不过时,不需要替换。
过第⑦段中“元宵过后”“从明天起,好
好收收心上学去吧”等内容可知,“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