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内容】教材26例题、P27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折、剪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在操作活动中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教学策略】
本课时在教学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中的美,在观察图案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剪纸作品、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手工课吗 都会做些什么手工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板书课题:折一折,做一做)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剪背心。(出示课件)
师:要想剪出一件小背心,该怎么做呢?谁来说给大家听?
生: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好背心对折后一半的图形;画好后,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剪,先从背心的侧面剪起,再剪好背心的领口,最后打开,一件漂亮的小背心就剪好了。
师:谁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画图形的时候要注意背心的短袖不能画在纸对折的一条边那儿,对折的线应该是背心竖着正中间的线,因此领口应该画在对折的这边。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动手试一试吧!
展示交流学生的成果。
2.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师:你们有办法剪出上面其他的几个图案吗?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剪法?
【学情预设】生1:我能剪出“王”字,先把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画出“王”字竖着对折后一半的图形,注意用纸对折的一边做“王”字的一竖,最后按画好的样子剪下来就可以了。
生2:我会剪五角星,先把长方形纸对折,然后从纸对折的一边开始画五角星对折后的一半的图形,也就是两个半角,注意把半个角画在对折的一边,最后沿着画好的线剪下来,展开就好了。
生3:我有办法剪出枫叶,同样,先把纸对折,从对折的一边画枫叶的一半,与画五角星时相似,就是要在对折的这边画好叶柄,再剪下来展开就好了。
师: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在小组里试一试,剪出这些图案吧!
3.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在刚才的动手操作中,要想成功剪出漂亮的图案,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1:对折时一定要对齐纸。
生2:描线描得像不像很重要。
生3:剪的时候要小心,既不能受伤,又要剪出流畅的线条。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想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教材P3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想象。
2.再自己动手试一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剪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真棒!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五、板书设计
折一折,做一做
把一张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边线剪下来,将剪下来的图形展开,就是轴对称图形。
六、教学反思
本课时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折、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组织这种操作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有关图形特征的感知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富有个性的尝试和探索。
七、作业设计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