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请你看拼音,写词语。
bō nòng 时光的指针,六年的小学生活zhǎ yǎn 即将过去。我们曾在shū jí 的lǐng yù 里领略科学的zhēn lǐ ,品味诗人的làng màn 。
2.请你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到句子中。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兵简政 赴 蹈火 声泪 下 见微知
堂大笑 无 于事 空见惯 随心所
(2)为了祖国的利益,多少仁人志士甘愿 ,前赴后继。
(3)如果方法不对,怎么努力也是 。
3.给书写梗概的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②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③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4.下面作品和作者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匆匆》老舍
B.《腊八粥》沈从文
C.《为人民服务》周恩来
5.一对兄弟为了推卸赡养父母的责任争吵不休,你会用( )去劝阻他们。
A.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6.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衰思 侵袭 沉郁 B.草从 耽搁 恐布 C.会意 染缸 倾覆
7.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蝎子(xiē) 头晕目眩(xuán) 正月(zhēng)
B.燕山(yān) 军阀(fá) 脉脉不得语(mò)
C.战壕(háo) 华(huá)罗庚 波罗的海(dì)
8.请你根据主题写出所积累的诗句。
花: , 。
柳: , 。
雨: , 。
9.请你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给母校写两段毕业赠言,分别用上“直接抒情”和“融情于景”的方法,抒发自己对母校的情感。
直接抒情:
融情于景:
(2)请你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情境,分别用上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高兴 伤心 急切
比喻:
夸张:
(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词语。
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二、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明,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节选自《北京的春节》)
文段(二)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节选自《除夕》)
10.填空。
①选段写了两个地方的除夕习俗,其中,文段(一) 的除夕,文段(二)写的 的除夕。
②从选段(一)带点词感受到人们
③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
11.一些习俗有吉祥的寓意,请你猜猜下面习俗的寓意。
吃年糕,寓意
吃年夜饭坐圆桌,寓意
守岁寓意
12.比较两个地方的除夕习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比如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磕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名人。还有刺股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他就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涨,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这就是刺股使自己醒来的名人苏秦。
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13.填空。
①短文从行文结构看,在开头 ,中间 ,结尾总结观点。
②短文中列举的事例有两件出自成语故事 和 。
③短文中画横线部分可见,开头和结尾都表达一个意思,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使文章更加 。
14.为了说明观点,列举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些事例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15.短文如何把林肯成为律师这个事例写清楚的?
三、写作。
16.习作展示。
材料: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升入太空,与神舟十四号的宇航员实现“空中会师”。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想象,人物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他们可能运用了哪些现实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请编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要求:①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②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拨弄;眨眼;书籍;领域;真理;浪漫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拨弄”的“拨”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扌”,不要写成“拔”;“眨眼”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目”,不要写成“泛眼”;“书籍”的“籍”部首是: ,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藉”;“领域”的“域”偏旁是:土 ,都是左右结构;“真理”的“理”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王;“浪漫”偏旁都是:氵,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狼慢”。
故答案为:拨弄、眨眼、书籍、领域、真理、浪漫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1)精;汤;俱;著;哄;济;空;欲
(2)赴汤蹈火
(3)无济于事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非常悲痛。“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无济于事”:比喻解决不了问题。“司空见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随心所欲”:随:随着;欲:想要。意思是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2)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结合句义,选:赴汤蹈火。
(3)无济于事:比喻解决不了问题。结合句义,选:无济于事。
故答案为:(1)精、汤、俱、著、哄、济、空、欲;(2)赴汤蹈火;(3)无济于事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选字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3.【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可结合课内学习及写作实践分析作答。按照平时在学习中的的实践可知,给书写梗概的步骤: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筛选概括,合并成段;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4.【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有误,《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
B.正确。
C.有误,《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毛泽东。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5.【答案】C
【知识点】谚语;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日子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根据语义应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回答正确。
6.【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哀思:悲哀怀念的思绪。因此,“衰思”应是“哀思”。
B.有误,草丛:聚集生长在一起的很多的草。因此,“草从”应是“草丛”。恐怖:因受到某种威胁而引起的恐惧。因此,“恐布”应是“恐怖”。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头晕目眩”的“眩”应读“xuàn”,指眼睛花。
B.正确。
C.有误,“华罗庚”的“华”应读“huà”,指姓。读“huá”时,指文采、文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8.【答案】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故答案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9.【答案】(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亲爱的母校,今天就到了我们离别的日子了,我的心中真是万分不舍。;今天,我们毕业了,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母校笼罩在一片迷雾中,似乎也在为我们的离去而低声抽泣。
(2)他高兴得像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喊。;他高兴得要发了疯。
(3)小男孩突然一个转身,跳跃起身,投篮成功。
【知识点】仿写;其他语言表达;比喻修辞手法;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1)考查赠言祝福。要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达。
(2)考查修辞手法、情景写话。要用比喻和夸张两种手法写出“高兴”。
(3)考查句子仿写。例句用连续的动词,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亲爱的母校,今天就到了我们离别的日子了,我的心中真是万分不舍。今天,我们毕业了,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母校笼罩在一片迷雾中,似乎也在为我们的离去而低声抽泣。(2)他高兴得像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喊。他高兴得要发了疯。(3)小男孩突然一个转身,跳跃起身,投篮成功。
【点评】考查情景写话、赠言祝福、句子仿写、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答案】10.北京;闽南;对春节的重视和热爱;排比;拟人
11.年年高;团团圆圆;祈求平安
12.相同点: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不同点:《北京的春节》还写了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守岁的习俗,《除夕》写了打扫卫生、做年糕、做五香肠的习俗。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文章通过两则短文为我们分别介绍了北京和闽南春节习俗的不同。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文中词句,然后回答问题。
10.①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文段(一)选自《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所以文段(一)写的是北京的除夕。材料二中“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可知,文段(二)写的闽南的除夕。②考查了字词理解与赏析。从“不许、除非、除了、都”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人们这一民俗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从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和热爱。③考查了修辞手法。画横线的句子中“要……,要……,要……,还要……”构成了排比的句式,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除夕僻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僻里啪啦大笑着离去”把除夕当作人,笑着走来,笑着离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喜爱传统节日除夕的感情。
故答案为:①北京、闽南、②对春节的重视和热爱、③排比、拟人
11.考查了节日风俗。结合积累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年年高、团团圆圆、祈求平安
12.考查了对比阅读。结合文段内容可知,两则文段内容都描写了除夕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不同的是《北京的春节》还写了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守岁的习俗,《除夕》写了打扫卫生、做年糕、做五香肠的习俗。
故答案为:相同点: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不同点:《北京的春节》还写了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守岁的习俗,《除夕》写了打扫卫生、做年糕、做五香肠的习俗。
【答案】13.①提出论点;举例论证。;②悬梁刺股;凿壁借光。;③首尾呼应;完整,严谨。
14.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详写的是: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略写的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15.先写林肯走很远的路去学习技巧,再写回家后刻苦的练习,最后取得了成功。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这篇短文写了古今中外几个下苦功夫努力做事而成功的名人事例,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勤,努力地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3.①考查了文章的结构。根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局很有名的俗语,他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开篇提出论点。中间列举了“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西汉的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来具体的论证观点。②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磕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苏秦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涨,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可总结出:悬梁刺股。个人你就“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可知是:凿壁借光。③考查了文章的结构。根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局很有名的俗语,他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可知开头和结尾的意思相同,在结构上是首尾呼应,它的作用是是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故答案为:①提出论点、举例论证。②悬梁刺股、凿壁借光。③首尾呼应、完整,严谨。
14.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磕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苏秦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涨,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可总结出:悬梁刺股。个人你就“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可概括出主要事例。详写的部分作者用的笔墨较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比较具体,略写的部分用墨较少,事例只有一个简单地概括。
故答案为: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详写的是: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略写的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15.考查了写作手法。根据林肯成功的过程可以概括。“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故答案为:先写林肯走很远的路去学习技巧,再写回家后刻苦的练习,最后取得了成功。
16.【答案】我来到了火星上
2051年,地球环境在人类的破坏中每况愈下,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我接受中国航天局的委托,前往火星探测和考察。
我带上两名高级助手和一名科学家乘坐“祝融三十号”宇宙飞船,在十分钟后降落在火星表面,面前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惊叹不已——纵横交叉的“运河”静静地流淌;白色的极冠在阳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与太阳系中其他的行星相比。火星的地形多样,有连绵的高山、坦荡的平原、险峻的峡谷。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布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火山地形穿插其中,流水侵蚀而成的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整个星球闪耀着不一样的光彩,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
我们继续根据探测仪显示的方向前进。火星表面寒冷,我们穿上了专门的“自发热宇宙服”,这种服装只要与空气接触,便能根据人体温度调节周边环境。我们看见前面有一个洞口,我们朝着洞口前进。可是我们每走一步就感到比刚才呼吸更加困难,这时科学家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一定坚持不住的。”于是我们运用“二氧化碳转化剂”,借助空气的流通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
经过三年的试验。火星表面覆盖了百分之二十的氧气,利用光伏发热系统,火星上的温度上升到适宜人类生存的25℃。如今这里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在一片草地上,无数奇异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几条用五光十色的石头铺成的小路,闪闪发光,一条美丽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小鱼、小虾和许多不知名的生物在水中快活地戏耍。一条大路的尽头是一座宏伟的城堡。我禁不住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我们通过“天问九号”宇宙电视台,将火星的美景传播到地球,地球上的人们热烈欢呼。但是无论是地球还是火星,只有我们细心呵护,才能成为永远的家园。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发挥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想象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想象作文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内心的童话世界或梦想。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点评】这是一篇想象作文,根据材料中关于火星的资料大胆合理地想象,描述清晰合理,生动形象,尤其是故事情节和高科技产品的描写都很细致。文章最后一句话点题,写出了“只有我们细心呵护,才能成为永远的家园”的中心思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
1.请你看拼音,写词语。
bō nòng 时光的指针,六年的小学生活zhǎ yǎn 即将过去。我们曾在shū jí 的lǐng yù 里领略科学的zhēn lǐ ,品味诗人的làng màn 。
【答案】拨弄;眨眼;书籍;领域;真理;浪漫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拨弄”的“拨”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扌”,不要写成“拔”;“眨眼”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目”,不要写成“泛眼”;“书籍”的“籍”部首是: ,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藉”;“领域”的“域”偏旁是:土 ,都是左右结构;“真理”的“理”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王;“浪漫”偏旁都是:氵,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狼慢”。
故答案为:拨弄、眨眼、书籍、领域、真理、浪漫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请你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到句子中。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兵简政 赴 蹈火 声泪 下 见微知
堂大笑 无 于事 空见惯 随心所
(2)为了祖国的利益,多少仁人志士甘愿 ,前赴后继。
(3)如果方法不对,怎么努力也是 。
【答案】(1)精;汤;俱;著;哄;济;空;欲
(2)赴汤蹈火
(3)无济于事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非常悲痛。“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无济于事”:比喻解决不了问题。“司空见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随心所欲”:随:随着;欲:想要。意思是指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2)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结合句义,选:赴汤蹈火。
(3)无济于事:比喻解决不了问题。结合句义,选:无济于事。
故答案为:(1)精、汤、俱、著、哄、济、空、欲;(2)赴汤蹈火;(3)无济于事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选字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3.给书写梗概的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②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③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可结合课内学习及写作实践分析作答。按照平时在学习中的的实践可知,给书写梗概的步骤: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筛选概括,合并成段;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4.下面作品和作者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匆匆》老舍
B.《腊八粥》沈从文
C.《为人民服务》周恩来
【答案】B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A.有误,《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
B.正确。
C.有误,《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毛泽东。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5.一对兄弟为了推卸赡养父母的责任争吵不休,你会用( )去劝阻他们。
A.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答案】C
【知识点】谚语;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日子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根据语义应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回答正确。
6.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衰思 侵袭 沉郁 B.草从 耽搁 恐布 C.会意 染缸 倾覆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有误,哀思:悲哀怀念的思绪。因此,“衰思”应是“哀思”。
B.有误,草丛:聚集生长在一起的很多的草。因此,“草从”应是“草丛”。恐怖:因受到某种威胁而引起的恐惧。因此,“恐布”应是“恐怖”。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蝎子(xiē) 头晕目眩(xuán) 正月(zhēng)
B.燕山(yān) 军阀(fá) 脉脉不得语(mò)
C.战壕(háo) 华(huá)罗庚 波罗的海(dì)
【答案】B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头晕目眩”的“眩”应读“xuàn”,指眼睛花。
B.正确。
C.有误,“华罗庚”的“华”应读“huà”,指姓。读“huá”时,指文采、文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8.请你根据主题写出所积累的诗句。
花: , 。
柳: , 。
雨: , 。
【答案】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故答案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9.请你按要求写句子。
(1)请你给母校写两段毕业赠言,分别用上“直接抒情”和“融情于景”的方法,抒发自己对母校的情感。
直接抒情:
融情于景:
(2)请你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情境,分别用上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句子。
高兴 伤心 急切
比喻:
夸张:
(3)仿写句子,注意带点词语。
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答案】(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亲爱的母校,今天就到了我们离别的日子了,我的心中真是万分不舍。;今天,我们毕业了,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母校笼罩在一片迷雾中,似乎也在为我们的离去而低声抽泣。
(2)他高兴得像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喊。;他高兴得要发了疯。
(3)小男孩突然一个转身,跳跃起身,投篮成功。
【知识点】仿写;其他语言表达;比喻修辞手法;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1)考查赠言祝福。要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达。
(2)考查修辞手法、情景写话。要用比喻和夸张两种手法写出“高兴”。
(3)考查句子仿写。例句用连续的动词,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亲爱的母校,今天就到了我们离别的日子了,我的心中真是万分不舍。今天,我们毕业了,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母校笼罩在一片迷雾中,似乎也在为我们的离去而低声抽泣。(2)他高兴得像一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喊。他高兴得要发了疯。(3)小男孩突然一个转身,跳跃起身,投篮成功。
【点评】考查情景写话、赠言祝福、句子仿写、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明,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节选自《北京的春节》)
文段(二)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节选自《除夕》)
10.填空。
①选段写了两个地方的除夕习俗,其中,文段(一) 的除夕,文段(二)写的 的除夕。
②从选段(一)带点词感受到人们
③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 修辞手法。
11.一些习俗有吉祥的寓意,请你猜猜下面习俗的寓意。
吃年糕,寓意
吃年夜饭坐圆桌,寓意
守岁寓意
12.比较两个地方的除夕习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10.北京;闽南;对春节的重视和热爱;排比;拟人
11.年年高;团团圆圆;祈求平安
12.相同点: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不同点:《北京的春节》还写了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守岁的习俗,《除夕》写了打扫卫生、做年糕、做五香肠的习俗。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文章通过两则短文为我们分别介绍了北京和闽南春节习俗的不同。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文中词句,然后回答问题。
10.①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文段(一)选自《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所以文段(一)写的是北京的除夕。材料二中“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可知,文段(二)写的闽南的除夕。②考查了字词理解与赏析。从“不许、除非、除了、都”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人们这一民俗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从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和热爱。③考查了修辞手法。画横线的句子中“要……,要……,要……,还要……”构成了排比的句式,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除夕僻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僻里啪啦大笑着离去”把除夕当作人,笑着走来,笑着离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喜爱传统节日除夕的感情。
故答案为:①北京、闽南、②对春节的重视和热爱、③排比、拟人
11.考查了节日风俗。结合积累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年年高、团团圆圆、祈求平安
12.考查了对比阅读。结合文段内容可知,两则文段内容都描写了除夕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不同的是《北京的春节》还写了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守岁的习俗,《除夕》写了打扫卫生、做年糕、做五香肠的习俗。
故答案为:相同点: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不同点:《北京的春节》还写了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祭祖、守岁的习俗,《除夕》写了打扫卫生、做年糕、做五香肠的习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比如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磕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名人。还有刺股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于是,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他就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涨,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这就是刺股使自己醒来的名人苏秦。
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13.填空。
①短文从行文结构看,在开头 ,中间 ,结尾总结观点。
②短文中列举的事例有两件出自成语故事 和 。
③短文中画横线部分可见,开头和结尾都表达一个意思,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使文章更加 。
14.为了说明观点,列举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些事例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15.短文如何把林肯成为律师这个事例写清楚的?
【答案】13.①提出论点;举例论证。;②悬梁刺股;凿壁借光。;③首尾呼应;完整,严谨。
14.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详写的是: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略写的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15.先写林肯走很远的路去学习技巧,再写回家后刻苦的练习,最后取得了成功。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这篇短文写了古今中外几个下苦功夫努力做事而成功的名人事例,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勤,努力地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3.①考查了文章的结构。根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局很有名的俗语,他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开篇提出论点。中间列举了“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西汉的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来具体的论证观点。②考查了文章的内容。根据“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磕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苏秦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涨,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可总结出:悬梁刺股。个人你就“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可知是:凿壁借光。③考查了文章的结构。根据“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局很有名的俗语,他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可知开头和结尾的意思相同,在结构上是首尾呼应,它的作用是是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故答案为:①提出论点、举例论证。②悬梁刺股、凿壁借光。③首尾呼应、完整,严谨。
14.考查了文章内容。根据“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磕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苏秦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涨,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人也便醒了。”可总结出:悬梁刺股。个人你就“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可概括出主要事例。详写的部分作者用的笔墨较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比较具体,略写的部分用墨较少,事例只有一个简单地概括。
故答案为: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详写的是: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凿壁借光的匡衡,林肯成为律师的故事。略写的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
15.考查了写作手法。根据林肯成功的过程可以概括。“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最终踏入政界。”
故答案为:先写林肯走很远的路去学习技巧,再写回家后刻苦的练习,最后取得了成功。
三、写作。
16.习作展示。
材料: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升入太空,与神舟十四号的宇航员实现“空中会师”。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想象,人物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他们可能运用了哪些现实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请编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要求:①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②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答案】我来到了火星上
2051年,地球环境在人类的破坏中每况愈下,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我接受中国航天局的委托,前往火星探测和考察。
我带上两名高级助手和一名科学家乘坐“祝融三十号”宇宙飞船,在十分钟后降落在火星表面,面前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惊叹不已——纵横交叉的“运河”静静地流淌;白色的极冠在阳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与太阳系中其他的行星相比。火星的地形多样,有连绵的高山、坦荡的平原、险峻的峡谷。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布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火山地形穿插其中,流水侵蚀而成的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整个星球闪耀着不一样的光彩,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
我们继续根据探测仪显示的方向前进。火星表面寒冷,我们穿上了专门的“自发热宇宙服”,这种服装只要与空气接触,便能根据人体温度调节周边环境。我们看见前面有一个洞口,我们朝着洞口前进。可是我们每走一步就感到比刚才呼吸更加困难,这时科学家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一定坚持不住的。”于是我们运用“二氧化碳转化剂”,借助空气的流通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
经过三年的试验。火星表面覆盖了百分之二十的氧气,利用光伏发热系统,火星上的温度上升到适宜人类生存的25℃。如今这里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在一片草地上,无数奇异的花朵争先恐后地开放,几条用五光十色的石头铺成的小路,闪闪发光,一条美丽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小鱼、小虾和许多不知名的生物在水中快活地戏耍。一条大路的尽头是一座宏伟的城堡。我禁不住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我们通过“天问九号”宇宙电视台,将火星的美景传播到地球,地球上的人们热烈欢呼。但是无论是地球还是火星,只有我们细心呵护,才能成为永远的家园。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发挥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想象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写想象作文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内心的童话世界或梦想。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点评】这是一篇想象作文,根据材料中关于火星的资料大胆合理地想象,描述清晰合理,生动形象,尤其是故事情节和高科技产品的描写都很细致。文章最后一句话点题,写出了“只有我们细心呵护,才能成为永远的家园”的中心思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