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4 分香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4 分香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9 15: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4 分香蕉
【教学内容】教材P64例题、P65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在解决平均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算式,不仅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问题,而且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策略】
本课时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平均分物的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用算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小猴子喜欢吃香蕉。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猴子分香蕉。(板书课题:分香蕉)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除法。(出示课件)
师: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谁想把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学生有其他的说法只要合理就可以。
师:刚才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就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写出算式就是12÷2=6(根)。
师:(对照着板书,指着算式)这里的12表示要分的12根香蕉,“÷”是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要分成2份,6表示分的结果是每份有6根。读作12除以2等于6。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分法写成算式,说一说除号以及各数表示的含义。
学生写算式。
师:好,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式读一读,并说出除号和各数表示的意思
学生交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巩固训练。
师: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分了香蕉,并且知道了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那我们就一起来把教材第60页和第61页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吧!在小组内和同伴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能把这些都写对、讲好,教师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通过例子去体会,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教材P64第2、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老师再进行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提取信息后,列出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并且也会读写除法算式。你都掌握了吗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吧!
五、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 ÷ 2 = 6(根)
12÷2读作:12除以2
六、教学反思
前面大量的平均分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为本节课认识除法做好了准备。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必要的讲解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使学生知道把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