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7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27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1 10:57:58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
27一个粗瓷大碗
单元主题
美好品质
单元主题
教学重点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三:课文赏析
学习任务四:拓展总结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单元主题
大碗有什么故事呢?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单元主题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新知导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课文,说一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一
识字解词
新知导入
陈列 赵一曼 抗联
chén
màn
lián
gāng
缸子 高粱 一顿 侦察
liáng
dùn
我会认
zhēn
新知讲解
还 hái 还有 huán 还钱
多音字
盛 shèng 盛开 chéng 盛饭
1.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 hái huán )到哪里去!”
2.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shèng chéng )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新知导入
摘苹果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粗瓷大碗,被赵一曼责令还回去。
2.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件事?
新知讲解
一次战斗后,小通讯员送给赵一曼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责令小通讯员把碗还回去。小通讯员告诉赵一曼这是缴获的战利品,赵一曼收下了。吃饭的时候,通讯员用这个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趁人不注意把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后来赵一曼的这个碗成了七班的菜盆。
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三件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吧。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三
课文赏析
新知讲解
学习第1自然段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感人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新知讲解
学习第2-4自然段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没碗时间极其久远
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
新知讲解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严守纪律,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
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
新知讲解
句子末尾是感叹号,注意读出赵一曼坚定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两个省略号,注意读出通讯员委屈的语气。
新知讲解
学习第5-8自然段
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
新知讲解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
生活艰苦
新知讲解
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赵一曼是政委,她和士兵一样吗?
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日子非常艰苦”。
新知讲解
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
……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中只有他人的品质。
新知讲解
学习第9-11自然段
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赵一曼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把碗送给别人了
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
新知讲解
提示:如果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思考,效果会更好哟!
围绕着这个粗瓷大碗的三个故事,哪一个最使你感动呢?说一说理由。
新知讲解
赵一曼作为一个革命军人,牢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时时处处的严格要求自己。这一点儿令人感动。
第一个故事最使我感动。
新知讲解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食是很宝贵的。但是赵一曼虽然身为团政治委员,但是她却没有搞特殊。她把粮食省给伤病员吃,自己和普通士兵一样吃野菜粥。她对战士们的一片深情和不搞特殊、以身作则的一身正气令人感动。
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的故事让我感动。
新知讲解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这次通讯员好不容易给她找到一个碗,结果她又把碗送给七班当菜盆了,自己就又没有碗吃饭了。她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人感动。
赵一曼把这个粗瓷大碗送给七班当菜盆这件事使我感动。
新知讲解
根据下列提纲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
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四
拓展总结
新知讲解
拓展提升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新知讲解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新知讲解
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四
检测评价
新知讲解
一、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博物馆 高梁 为难(nán)
B.病号灶 吭声 责备(bèi)
C.野菜粥 政委 丢碗(wǎn)
A
新知讲解
二、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
(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 。
(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 。
(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

把碗给了别人
生活太艰苦了
关心战士
新知讲解
评价内容 评星
☆☆☆☆☆
1.熟练朗读课文。
2.课堂专注度高。
板书设计
27 一个粗瓷大碗
感人的
故事
送碗 ----- 还碗
盛饭 ----- 倒饭
碗又丢了
关心战士
以身作则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一个粗瓷大碗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审美创造: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感受赵一曼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难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感受赵一曼的品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大碗有什么故事呢?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课文,说一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
课件出示:
陈列 赵一曼 抗联 缸子 高粱 一顿 侦察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陈、侦”为翘舌音;“联、粱”是三拼音节,“高粱”中“粱”是轻声。学生带着音节读一读,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
辨析多音字“还、盛”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还 hái 还有 huán 还钱
盛 shèng 盛开 chéng 盛饭
句子:①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②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件事?
①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粗瓷大碗,被赵一曼责令还回去。
②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③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2.让我们再读课文,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三件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吧。
一次战斗后,小通讯员送给赵一曼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责令小通讯员把碗还回去。小通讯员告诉赵一曼这是缴获的战利品,赵一曼收下了。吃饭的时候,通讯员用这个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趁人不注意把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后来赵一曼的这个碗成了七班的菜盆。
【设计意图】将文章读通读顺来感知,在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取隐含的信息,使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习任务三:课文赏析
1.学习课文1自然段。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1)出示句子: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
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
粗瓷大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
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
2.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带着这些提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小通讯员“送碗”与赵一曼要求“还碗”的情景。)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早”字,早到何时?没有界定,表明赵一曼没碗时间的极其久远;
通讯员“送碗”的心情,“一直、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展示出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再次说明赵一曼没有碗使用的时间很长。
(3)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语气那么坚定,不容推托。赵一曼同志严守纪律,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见到碗后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
(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赵一曼坚定语气,同时读出通讯员委屈语气。)
2.学习课文5~8自然段。
(1)教师谈话:学习完第2-4自然段,你有什么新的疑问?说来听听。
(2)我们再次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5~8自然段,。
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
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体现了赵一曼一直都是生活艰苦,关心战士。)
(3)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句子中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是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浸透着战士对首长的爱戴。
(4)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教师谈话:抗联战士的生活艰苦吗?他们吃什么?出示图片:野菜、草根、橡子面
(5)出示句子: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小组交流:一个“沾”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日子非常艰苦”。
(6)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中只有他人的品质。)
面对通讯员的爱戴,赵一曼又是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默读第7、8自然段。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小组讨论:
此处是赵一曼的动作描写,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对赵一曼的崇敬之情。)(板书:关心战士,以身作则)
(5)分角色朗读课文9~11自然段。
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的碗为什么又丢了?
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讨论:
这儿的“丢”是什么意思?(把碗送给别人了)
当赵一曼的碗再一次“丢”后,小通讯员是“急得直叫”,而赵一曼是“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次赞美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
3.围绕着这个粗瓷大碗的三个故事,哪一个最使你感动呢?说一说理由。
赵一曼作为一个革命军人,牢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时时处处的严格要求自己。这一点儿令人感动。
“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在这样的情况下,粮食是很宝贵的。但是赵一曼虽然身为团政治委员,但是她却没有搞特殊。她把粮食省给伤病员吃,自己和普通士兵一样吃野菜粥。她对战士们的一片深情和不搞特殊、以身作则的一身正气令人感动。
“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这次通讯员好不容易给她找到一个碗,结果她又把碗送给七班当菜盆了,自己就又没有碗吃饭了。她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人感动。
4.根据下列提纲复述课文。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
(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学习任务四:拓展总结
1.拓展阅读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
2.课堂总结:
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学习任务五:检测评价
一、下列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博物馆 高梁 为难(nán)
B.病号灶 吭声 责备(bèi)
C.野菜粥 政委 丢碗(wǎn)
二、理解课文内容,再填空。
(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 。
(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 。
(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 。
评价:
①熟练朗读课文。 ②课堂专注度高。
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