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1.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括号内打“√”,错的打“×”
(1)“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艹”部,再查10画。( )
(2)“异口同声、异国他乡、奇花异草”这3个成语中的“异”的意思是一样的。( )
(3)“高尚、伟大、武断、果断”在词语感彩上都是一样。 ( )
(4)“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这句话用了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
(5)读小说,应注意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笔画与笔顺;褒义词;贬义词;作比较说明方法;打比方说明方法
【解析】【分析】(1)正确
(2)异口同声: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其中异的意思是不同。异国他乡:多指流落在国外或别的地方。其中异的意思是有别于。奇花异草:原意是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其中异的意思是奇异的、珍稀的。因此错误。
(3)正确
(4)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因此错误。
(5)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查字典、理解字义、说明方法等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分析,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多巩固。
2.下列词语中同一个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含糊 糊弄 B.勉强 倔强 C.摩托 摩平 D.航行 行走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不同。含糊hán hu:含混不清;模糊。糊弄hù nong:欺骗;用以假充真的手段欺骗。
B.不同。勉强miǎn qiǎng: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倔强jué jiàng:固执;顽强。
C.不同。摩托mó tuō:内燃机。摩平mā píng:形容把纸铺平展开。
D.相同。航行háng xíng:舰船在水面(或水下)行驶或飞机在空中飞行。行走xíng zǒu:走路、步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增长见识 B.特色鲜明 C.改进错误 D.迷信权威
【答案】C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改进错误”应改为“改正错误”,搭配不当。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词语搭配,有的答案不唯一,有的词组是固定的搭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平时注意多积累。
4.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下面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A.《兰亭集序》 B.《玄秘塔碑》
C.《三门记》 D.《九成宫醴泉铭》
【答案】C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A:《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错误;
B:《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错误;
C:正确;
D:《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书法家的了解,包括代表作和朝代,要作为文学常识记牢。
5.《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流落荒岛、搭篷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
B.流落荒岛、搭篷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C.流落荒岛、救“星期五”、搭篷定居、畜牧种植、回到英国
D.流落荒岛、畜牧种植、搭篷定居、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答案】B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写了鲁滨逊在青年时代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违背父亲的劝告,逃到海外经商,被摩尔人掳去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到非洲购买奴隶途中遇上风暴,漂流到南美附近的无人荒岛。他很快战胜了忧郁失望的心情,从沉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依靠智慧和劳动猎取食物,修建住所,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改善了环境,表现出不知疲倦、百折不挠的毅力。他独自生活了多年以后,遇见一些土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他从中救出一个土人,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帮一名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他得到了冒险积累的财物,成为巨富,他还派人到他经营的岛上继续垦殖。根据章节内容可概括为:流落荒岛→搭篷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6.(2023六下·大埔期中)怎样写作品的梗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读懂书籍内容,把握要点。
B.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C.语言要简洁,过渡自然。
D.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情节。
【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写作品梗概的方法,ABC三项中对梗概的描写方法都是正确的;
D项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情节。”表述是错误的,描写梗概要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作品的主要内容,对于故事情节必须要忠于原著,不能随便更改。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2023·纳溪)工工整整地抄写诗句,注意汉字在横线中的占位,不连笔,不涂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答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努”和“徒”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8.填空。
(1)补充成语
①同心 力 ② 表堂堂 ③惟妙惟 ④一望无
⑤垂头 气 ⑥佘音绕 ⑦ 意扬扬 ⑧技高一
(2)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 保护我们的家园。
②他模仿乞丐的动作 ,让人捧腹大笑。
③上述词语中, 和 是一组反义词。
④上述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是 。
【答案】(1)协;仪;肖;际;丧;梁;得;筹
(2)①;③;⑤;⑦;②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由提示的字来补充成语,比如,由“惟妙惟”可知后面的字是“肖”,由提示的字“余音绕”可知后面的字填“梁”。八个成语依次为:①同心协力、②仪表堂堂、③惟妙惟肖、④一望无际、⑤垂头丧气、⑥余音绕梁、⑦得意洋洋、⑧技高一筹。书写时注意“惟、肖、垂、丧、筹”等字的写法。
(1)同心协力:指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①。
(2)惟妙惟肖:形容模仿或描绘得极其逼真。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③。
(3)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得意扬扬:形容十分满足、得意的样子。结合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序号⑤、⑦。
(4)仪表堂堂:指容貌庄严大方。形容相貌端庄大方。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②。
故答案为:(1)①协 ②仪 ③肖 ④际⑤丧 ⑥梁 ⑦得 ⑧筹;(2)①;③;⑤;⑦;②。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字词填空。补全词语,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9.句子练习。
(1)王雪,我忘记带笔,你马上给我买一支笔。(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
(2)班级开展一次“鲁迅”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为读书活动写一句宣传语。
(3)勤是鸟儿们翱翔在蓝天上的美丽身姿;勤是动物们奔跑在山冈上的矫健身躯;勤是 。(照样子补充句子)
(4)妈妈让我参加周末学习辅导班,我不想去。请试着说服妈妈。(用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至少两条)
(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不改变句子意思。
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
【答案】(1)“王雪,我忘记带笔,谢谢!”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
(3)农民伯伯弯腰弓背的高大伟岸。
(4)妈妈,我不想去周末学习辅导班,我有作业要写,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
(5)我们要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知识点】修改病句;仿写;语言得体;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请用上礼貌用语,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我们说话要有礼貌,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非常感谢您,劳驾您等“可使我们的表达更易于被人接受,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2)、班级开展一次“鲁迅”主题的读书活动,为读书活动写一句宣传语。要力求简洁,突出“读书”这一主题,可以引用恰当的名言。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
(3)根据提示的语句来补充,构成一组排比句,句式要和提示部分相同,合理即可。比如,勤是鸟儿们翱翔在蓝天上的美丽身姿;勤是动物们奔跑在山冈上的矫健身躯;勤是 农民伯伯弯腰弓背的高大伟岸。
(4)只要能写出两条合理的理由就可以,注意和妈妈说话语气不要生硬。比如,妈妈,我不想去周末学习辅导班,我有作业要写,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
(5)“理解”和“灵活运用”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1)“王雪,我忘记带笔,谢谢!”(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3)农民伯伯弯腰弓背的高大伟岸。(4)妈妈,我不想去周末学习辅导班,我有作业要写,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5)我们要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点评】考查句字改写、句子仿写、修改病句、语言得体。句子改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10.积累运用。
(1)天街小雨润如酥,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看着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请写一写你积累的有关明月思乡的古诗句: , 。
(3)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操劳一生,我们应懂得孝敬、陪伴父母,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 ”。
(4)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个炎黄子孙之责任,正如古人云:祖宗疆土, 。
(5)商场里的一些衣服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但仍有人买,真是周瑜打黄盖— 。(补充歇后语)
【答案】(1)草色遥看近却无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子欲养而亲不待
(4)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知识点】格言、名言;歇后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由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可知下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2)由提示的内容“看着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可知要填写的诗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由“树欲静而风不止”可知下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4)由“祖宗疆土”可知后面的内容是“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5)由“真是周瑜打黄盖—”可知后面的内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故答案为:(1) 草色遥看近却无;(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子欲养而亲不待; (4) 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及歇后语的积累。不但要能熟练背诵,还要能正确书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运用,平时注意多积累。
二、阅读鉴赏
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文),回答问题。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1.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折
1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 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 ,“平静”说明了 ,“慈祥”充分体现了 。
13.对画波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他能够坦然自若。
B.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不会因为亲人的哭喊而忧伤。
C.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
D.因为父亲被敌人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了,所以他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14.面对英勇无畏的李大钊,我想用郑燮《竹石》中诗句“ , ”歌颂他。
【答案】11.B
12.外貌;神态;李大钊受过酷刑;没有将敌人的严刑拷打放在心上
13.D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这道题是阅读理解。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具体的题目联系上下文和关键句来分析和作答。
11.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这个句子中“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就是平时所讲的“力量”,因此这是做了解释说明。
故答案为:B
1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李大钊受过酷刑,“平静”这是神态描写,“慈祥”一词充分体现了没有将敌人的严刑拷打放在心上,视死如归。
故答案为:外貌、李大钊受过酷刑、神态、没有将敌人的严刑拷打放在心上
13.“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个句子说明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能坦然自若,不会因亲人的哭喊而动摇的原因,就是因为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当然他也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由此分析可知,选项A、B、C理解都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14.由提示“面对英勇无畏的李大钊,我想用郑燮《竹石》中诗句”可知恰当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走进文言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送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善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5.选择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
①天帝使我长百兽。
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首领。
B.上天让我比百兽更长寿。
C.上天让我比百兽年长。
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长大。
②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看看百兽见到我,敢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和我一起离开?
16.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
17.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答案】15.A;C
16.狐假虎威
17.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往往会被假象迷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5.考查句子翻译。①天帝:上天。使:派遣、命令。长: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故“天帝使我长百兽”译为: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首领。故选A②观:看。走:逃跑。乎:吗?故“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译为: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故选C。
故答案为:A;C
16.考查成语。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故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狐假虎威。
故答案为:狐假虎威
17.考查情感主旨。这则寓言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也启发我们要看清他们的实质。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迷惑。
故答案为: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往往会被假象迷惑。
阅读短文《最美的书包》,回答问题
每当看到孩子们背着精致的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遇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
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8.请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
19.“终于”在短文中出现了三次,从第一个“终于”体会到 ;从第二个“终于”体会到 ;从第三“终于”体会到 。
20.通过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内心。读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想想妈妈此刻的内心想法: 。
21.文中加点词语“居然”可以删掉吗?说说你的理由。
22.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23.妈妈为儿女成长默默付出,朴实的行动却令人感动。“感动身边人物”,请为文中的妈妈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18.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19.“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我”既懂事;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
20.孩子应该有个书包,就算有再大的困难。
21.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和内心的感动。
22.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
23.妈妈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连夜为孩子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彰显着多么深刻的关爱,懂得生活的妈妈,让我们为文中的妈妈道一声最真诚的祝福:妈妈!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8.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文章主要写了“我”家境贫寒,家里连一只书包都没有,可“我”却固执的向妈妈要一个花格子书包,妈妈无可奈何,只好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然后连夜为“我”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后来“我”被妈妈的行为所感动。
故答案为: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19.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终于”的意思是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①“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这句话说的是“我”在7岁那年实现了读书的愿望,“终于”体现了“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②“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这句话说的是“我”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书包,但是看见同学们都有书包,“我”非常渴望有一个书包,“我”最终像母亲开头说自己希望有一个书包。“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③“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说的是妈妈为了给“我”做书包,放下尊严向周围的邻居借花布,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故答案为:“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20.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画线句子“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这句话意思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妈妈此刻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文章思想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理解,如:孩子应该有个书包,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把花格子书包做出来。实则是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故答案为:孩子应该有个书包,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把花格子书包做出来。
21.考查字词的理解与赏析。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领会重点语句、字词在语段中所起的作用。在句子“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中,我们可以去理解:母亲本不善言谈,但为了我,还是硬着头皮外出借做书包的料,所以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与之相对应的句子为“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和“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我”知道这书包是母亲放下矜持和尊严换来的,母亲为了使“我”拥有一个书包,放下了自己矜持和尊严,“我”感到非常愧疚和不安,这愧疚和不安的情感替代了“我”拥有书包的喜悦和满足感。“居然”一词意思是:没想到,出乎意料;表示明白清楚,显然;同安然,平安,安稳;傲慢的样子。这里写出了书包做成多么的不易,有夹层又是母亲为了满足孩子的深深的爱的又一诠释,故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和内心的感动。
故答案为: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和内心的感动。
2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画线句子“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这句话意思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故答案为: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23.考查思维的拓展与延伸。妈妈为儿女成长默默付出,朴实的行动却令人感动。“感动身边人物”,为文中的妈妈写一段颁奖词。展开想象,写出自己对妈妈的感谢,此篇的颁奖词,是对妈妈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可写一写对妈妈的赞扬。
故答案为:妈妈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连夜为孩子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彰显着多么深刻的关爱,这又是一位在琐碎生活中极具智慧,懂得生活的妈妈,用她的耐心与坚持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让我们为文中的妈妈道一声最真诚的祝福:妈妈,愿您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三、写作题
24.习作
题目:想起来就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等,选择一件难忘事情,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字迹工整。
【答案】想起来就后悔 现在的同学们都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如果考不好,会面对老师、家长的责骂。
还记得,在两个月前的一次考试,我得意洋洋地把考卷交上去,觉得这次考得很好。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这次居然考了八十五分,我呆住了。我把刺眼的八十五分挡住,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我从来没有考过九十分以下,要怎么向父母交差?欺骗?坦白?我非常纠结。坦白,怕父母责骂。欺骗,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我哭不出来,一些要好的朋友纷纷过来安慰我。我勉强冲她们苦笑,又耸了耸肩,就埋头检查试卷错误的地方。这时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我一进办公室,就感到紧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向来都考得不错,这次怎么考砸了呢?要争气啊,孩子。”“是,是,是,我会注意的。”我说道。虽然老师说的话很轻很轻,但每一句话都紧紧地扣住我的心,如同一块块的石头砸向我的心。回到家,我把考卷交给父母,妈妈瞪大了眼睛!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看看,这么容易的题都会错,都是因为粗心而错的,去把错的题抄十遍,知道了吗!……”妈妈下了最后通牒。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流着泪抄着题,大概抄了两个小时左右,才开始写作业,当我睡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
这件事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那么粗心了,应该先检查几遍再交考卷。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件事让我无法忘怀!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想起来就 ”为题,写一个自己难忘的场景。结合题目“想起来就 ”可知,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这一刻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这件事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点评】本文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写了小作者一次没考好的遭遇,老师的警示、父母的责骂,以及对自己粗心的深深自责。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突出“我”的矛盾和纠结。结尾点明中心。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1.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括号内打“√”,错的打“×”
(1)“蒸”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艹”部,再查10画。( )
(2)“异口同声、异国他乡、奇花异草”这3个成语中的“异”的意思是一样的。( )
(3)“高尚、伟大、武断、果断”在词语感彩上都是一样。 ( )
(4)“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这句话用了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
(5)读小说,应注意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
2.下列词语中同一个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含糊 糊弄 B.勉强 倔强 C.摩托 摩平 D.航行 行走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增长见识 B.特色鲜明 C.改进错误 D.迷信权威
4.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下面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A.《兰亭集序》 B.《玄秘塔碑》
C.《三门记》 D.《九成宫醴泉铭》
5.《鲁滨逊漂流记》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流落荒岛、搭篷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
B.流落荒岛、搭篷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C.流落荒岛、救“星期五”、搭篷定居、畜牧种植、回到英国
D.流落荒岛、畜牧种植、搭篷定居、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6.(2023六下·大埔期中)怎样写作品的梗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读懂书籍内容,把握要点。
B.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C.语言要简洁,过渡自然。
D.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情节。
7.(2023·纳溪)工工整整地抄写诗句,注意汉字在横线中的占位,不连笔,不涂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填空。
(1)补充成语
①同心 力 ② 表堂堂 ③惟妙惟 ④一望无
⑤垂头 气 ⑥佘音绕 ⑦ 意扬扬 ⑧技高一
(2)选择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要 保护我们的家园。
②他模仿乞丐的动作 ,让人捧腹大笑。
③上述词语中, 和 是一组反义词。
④上述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是 。
9.句子练习。
(1)王雪,我忘记带笔,你马上给我买一支笔。(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
(2)班级开展一次“鲁迅”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为读书活动写一句宣传语。
(3)勤是鸟儿们翱翔在蓝天上的美丽身姿;勤是动物们奔跑在山冈上的矫健身躯;勤是 。(照样子补充句子)
(4)妈妈让我参加周末学习辅导班,我不想去。请试着说服妈妈。(用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至少两条)
(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不改变句子意思。
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
10.积累运用。
(1)天街小雨润如酥,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看着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请写一写你积累的有关明月思乡的古诗句: , 。
(3)父母为我们的成长操劳一生,我们应懂得孝敬、陪伴父母,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 ”。
(4)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个炎黄子孙之责任,正如古人云:祖宗疆土, 。
(5)商场里的一些衣服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但仍有人买,真是周瑜打黄盖— 。(补充歇后语)
二、阅读鉴赏
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文),回答问题。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1.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折
1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 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 ,“平静”说明了 ,“慈祥”充分体现了 。
13.对画波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他能够坦然自若。
B.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不会因为亲人的哭喊而忧伤。
C.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
D.因为父亲被敌人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了,所以他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14.面对英勇无畏的李大钊,我想用郑燮《竹石》中诗句“ , ”歌颂他。
走进文言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送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善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5.选择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
①天帝使我长百兽。
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首领。
B.上天让我比百兽更长寿。
C.上天让我比百兽年长。
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长大。
②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看看百兽见到我,敢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和我一起离开?
16.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
17.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阅读短文《最美的书包》,回答问题
每当看到孩子们背着精致的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遇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
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8.请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
19.“终于”在短文中出现了三次,从第一个“终于”体会到 ;从第二个“终于”体会到 ;从第三“终于”体会到 。
20.通过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内心。读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想想妈妈此刻的内心想法: 。
21.文中加点词语“居然”可以删掉吗?说说你的理由。
22.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23.妈妈为儿女成长默默付出,朴实的行动却令人感动。“感动身边人物”,请为文中的妈妈写一段颁奖词。
三、写作题
24.习作
题目:想起来就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等,选择一件难忘事情,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字迹工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部首与偏旁;笔画与笔顺;褒义词;贬义词;作比较说明方法;打比方说明方法
【解析】【分析】(1)正确
(2)异口同声: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其中异的意思是不同。异国他乡:多指流落在国外或别的地方。其中异的意思是有别于。奇花异草:原意是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其中异的意思是奇异的、珍稀的。因此错误。
(3)正确
(4)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因此错误。
(5)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查字典、理解字义、说明方法等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分析,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多巩固。
2.【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不同。含糊hán hu:含混不清;模糊。糊弄hù nong:欺骗;用以假充真的手段欺骗。
B.不同。勉强miǎn qiǎng: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倔强jué jiàng:固执;顽强。
C.不同。摩托mó tuō:内燃机。摩平mā píng:形容把纸铺平展开。
D.相同。航行háng xíng:舰船在水面(或水下)行驶或飞机在空中飞行。行走xíng zǒu:走路、步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改进错误”应改为“改正错误”,搭配不当。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词语搭配,有的答案不唯一,有的词组是固定的搭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平时注意多积累。
4.【答案】C
【知识点】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A:《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错误;
B:《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错误;
C:正确;
D:《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书法家的了解,包括代表作和朝代,要作为文学常识记牢。
5.【答案】B
【知识点】《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写了鲁滨逊在青年时代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违背父亲的劝告,逃到海外经商,被摩尔人掳去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到非洲购买奴隶途中遇上风暴,漂流到南美附近的无人荒岛。他很快战胜了忧郁失望的心情,从沉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依靠智慧和劳动猎取食物,修建住所,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改善了环境,表现出不知疲倦、百折不挠的毅力。他独自生活了多年以后,遇见一些土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他从中救出一个土人,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帮一名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他得到了冒险积累的财物,成为巨富,他还派人到他经营的岛上继续垦殖。根据章节内容可概括为:流落荒岛→搭篷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6.【答案】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写作品梗概的方法,ABC三项中对梗概的描写方法都是正确的;
D项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情节。”表述是错误的,描写梗概要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作品的主要内容,对于故事情节必须要忠于原著,不能随便更改。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答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努”和“徒”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8.【答案】(1)协;仪;肖;际;丧;梁;得;筹
(2)①;③;⑤;⑦;②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由提示的字来补充成语,比如,由“惟妙惟”可知后面的字是“肖”,由提示的字“余音绕”可知后面的字填“梁”。八个成语依次为:①同心协力、②仪表堂堂、③惟妙惟肖、④一望无际、⑤垂头丧气、⑥余音绕梁、⑦得意洋洋、⑧技高一筹。书写时注意“惟、肖、垂、丧、筹”等字的写法。
(1)同心协力:指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①。
(2)惟妙惟肖:形容模仿或描绘得极其逼真。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③。
(3)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得意扬扬:形容十分满足、得意的样子。结合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序号⑤、⑦。
(4)仪表堂堂:指容貌庄严大方。形容相貌端庄大方。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序号②。
故答案为:(1)①协 ②仪 ③肖 ④际⑤丧 ⑥梁 ⑦得 ⑧筹;(2)①;③;⑤;⑦;②。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字词填空。补全词语,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9.【答案】(1)“王雪,我忘记带笔,谢谢!”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
(3)农民伯伯弯腰弓背的高大伟岸。
(4)妈妈,我不想去周末学习辅导班,我有作业要写,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
(5)我们要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知识点】修改病句;仿写;语言得体;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请用上礼貌用语,改成清楚而有礼貌的句子。我们说话要有礼貌,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非常感谢您,劳驾您等“可使我们的表达更易于被人接受,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2)、班级开展一次“鲁迅”主题的读书活动,为读书活动写一句宣传语。要力求简洁,突出“读书”这一主题,可以引用恰当的名言。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
(3)根据提示的语句来补充,构成一组排比句,句式要和提示部分相同,合理即可。比如,勤是鸟儿们翱翔在蓝天上的美丽身姿;勤是动物们奔跑在山冈上的矫健身躯;勤是 农民伯伯弯腰弓背的高大伟岸。
(4)只要能写出两条合理的理由就可以,注意和妈妈说话语气不要生硬。比如,妈妈,我不想去周末学习辅导班,我有作业要写,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
(5)“理解”和“灵活运用”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1)“王雪,我忘记带笔,谢谢!”(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名著。(3)农民伯伯弯腰弓背的高大伟岸。(4)妈妈,我不想去周末学习辅导班,我有作业要写,写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5)我们要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
【点评】考查句字改写、句子仿写、修改病句、语言得体。句子改写,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10.【答案】(1)草色遥看近却无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子欲养而亲不待
(4)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知识点】格言、名言;歇后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由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可知下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2)由提示的内容“看着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可知要填写的诗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由“树欲静而风不止”可知下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4)由“祖宗疆土”可知后面的内容是“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5)由“真是周瑜打黄盖—”可知后面的内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故答案为:(1) 草色遥看近却无;(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子欲养而亲不待; (4) 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句及歇后语的积累。不但要能熟练背诵,还要能正确书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运用,平时注意多积累。
【答案】11.B
12.外貌;神态;李大钊受过酷刑;没有将敌人的严刑拷打放在心上
13.D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这道题是阅读理解。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具体的题目联系上下文和关键句来分析和作答。
11.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这个句子中“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就是平时所讲的“力量”,因此这是做了解释说明。
故答案为:B
1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李大钊受过酷刑,“平静”这是神态描写,“慈祥”一词充分体现了没有将敌人的严刑拷打放在心上,视死如归。
故答案为:外貌、李大钊受过酷刑、神态、没有将敌人的严刑拷打放在心上
13.“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个句子说明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能坦然自若,不会因亲人的哭喊而动摇的原因,就是因为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当然他也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由此分析可知,选项A、B、C理解都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14.由提示“面对英勇无畏的李大钊,我想用郑燮《竹石》中诗句”可知恰当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故答案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15.A;C
16.狐假虎威
17.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往往会被假象迷惑。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5.考查句子翻译。①天帝:上天。使:派遣、命令。长: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故“天帝使我长百兽”译为: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首领。故选A②观:看。走:逃跑。乎:吗?故“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译为:看看百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故选C。
故答案为:A;C
16.考查成语。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故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狐假虎威。
故答案为:狐假虎威
17.考查情感主旨。这则寓言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也启发我们要看清他们的实质。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迷惑。
故答案为: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往往会被假象迷惑。
【答案】18.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19.“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我”既懂事;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
20.孩子应该有个书包,就算有再大的困难。
21.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和内心的感动。
22.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
23.妈妈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连夜为孩子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彰显着多么深刻的关爱,懂得生活的妈妈,让我们为文中的妈妈道一声最真诚的祝福:妈妈!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8.考查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文章主要写了“我”家境贫寒,家里连一只书包都没有,可“我”却固执的向妈妈要一个花格子书包,妈妈无可奈何,只好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然后连夜为“我”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后来“我”被妈妈的行为所感动。
故答案为:短文讲述母亲为了“我”能够有一个心爱的花格子书包,而放弃自己的自尊,东拼西凑地为“我”缝制了一个花格子书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19.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分析。“终于”的意思是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①“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这句话说的是“我”在7岁那年实现了读书的愿望,“终于”体现了“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②“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这句话说的是“我”因为家境贫困而没有书包,但是看见同学们都有书包,“我”非常渴望有一个书包,“我”最终像母亲开头说自己希望有一个书包。“终于”体现了“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③“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说的是妈妈为了给“我”做书包,放下尊严向周围的邻居借花布,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终于”体现了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故答案为:“我”读书的愿望得到的满足,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我”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妈妈攒花布的艰辛;
20.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画线句子“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这句话意思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妈妈此刻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文章思想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理解,如:孩子应该有个书包,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把花格子书包做出来。实则是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故答案为:孩子应该有个书包,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把花格子书包做出来。
21.考查字词的理解与赏析。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领会重点语句、字词在语段中所起的作用。在句子“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中,我们可以去理解:母亲本不善言谈,但为了我,还是硬着头皮外出借做书包的料,所以肯定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与之相对应的句子为“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和“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我”知道这书包是母亲放下矜持和尊严换来的,母亲为了使“我”拥有一个书包,放下了自己矜持和尊严,“我”感到非常愧疚和不安,这愧疚和不安的情感替代了“我”拥有书包的喜悦和满足感。“居然”一词意思是:没想到,出乎意料;表示明白清楚,显然;同安然,平安,安稳;傲慢的样子。这里写出了书包做成多么的不易,有夹层又是母亲为了满足孩子的深深的爱的又一诠释,故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和内心的感动。
故答案为: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意外的惊喜和内心的感动。
2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画线句子“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这句话意思是: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故答案为:书包里的东西虽少,但这书包是妈妈用她的爱心做起来的,这里面融入了深深的母爱,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妈妈的关心和期盼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23.考查思维的拓展与延伸。妈妈为儿女成长默默付出,朴实的行动却令人感动。“感动身边人物”,为文中的妈妈写一段颁奖词。展开想象,写出自己对妈妈的感谢,此篇的颁奖词,是对妈妈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可写一写对妈妈的赞扬。
故答案为:妈妈用她的矜持和尊严换来一块块碎花布,连夜为孩子赶制了一个可爱的花格子书包。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彰显着多么深刻的关爱,这又是一位在琐碎生活中极具智慧,懂得生活的妈妈,用她的耐心与坚持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让我们为文中的妈妈道一声最真诚的祝福:妈妈,愿您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24.【答案】想起来就后悔 现在的同学们都知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如果考不好,会面对老师、家长的责骂。
还记得,在两个月前的一次考试,我得意洋洋地把考卷交上去,觉得这次考得很好。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这次居然考了八十五分,我呆住了。我把刺眼的八十五分挡住,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我从来没有考过九十分以下,要怎么向父母交差?欺骗?坦白?我非常纠结。坦白,怕父母责骂。欺骗,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我哭不出来,一些要好的朋友纷纷过来安慰我。我勉强冲她们苦笑,又耸了耸肩,就埋头检查试卷错误的地方。这时老师让我去办公室,我一进办公室,就感到紧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向来都考得不错,这次怎么考砸了呢?要争气啊,孩子。”“是,是,是,我会注意的。”我说道。虽然老师说的话很轻很轻,但每一句话都紧紧地扣住我的心,如同一块块的石头砸向我的心。回到家,我把考卷交给父母,妈妈瞪大了眼睛!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看看,这么容易的题都会错,都是因为粗心而错的,去把错的题抄十遍,知道了吗!……”妈妈下了最后通牒。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流着泪抄着题,大概抄了两个小时左右,才开始写作业,当我睡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
这件事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那么粗心了,应该先检查几遍再交考卷。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件事让我无法忘怀!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想起来就 ”为题,写一个自己难忘的场景。结合题目“想起来就 ”可知,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这一刻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这件事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点评】本文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写了小作者一次没考好的遭遇,老师的警示、父母的责骂,以及对自己粗心的深深自责。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突出“我”的矛盾和纠结。结尾点明中心。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