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2课时 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2课时 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9 17: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Ⅱ
作业成果分享
中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 主要资助非洲的能源、电信和交通部门的项目。到目前(2021年7月)为止,中国已将非洲55个国家中的43个国家列为 "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非洲将从 "一带一路 "中受益。
“一带一路”的中非合作项目中非洲国家主要提供资源,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习目标
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通过实例和图片,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经。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快速发展的经济
“一带一路”的中非合作项目中非洲国家主要提供资源,你知道为什么吗?
就让我们以加纳为例来解答这个问题吧。大家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根据材料来思考啦!

加纳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加纳出口的产品是什么?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为什么出口的是可可、黄金、木材?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这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落后,对农产品加工不足,故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快速发展的经济

加纳种植可可和咖啡,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
快速发展的经济

石油


铝土


金刚石
磷灰石
花生
甘蔗
咖啡树
油棕
枣椰树
棉花
香蕉
大豆
剑麻
可可树
橡胶树
葡萄
丁子香
1.生物资源丰富
咖啡和油棕的原产地
2.矿产资源宝库
金刚石和黄金的储量
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快速发展的经济

加纳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这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加纳
发达国家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可可、黄金和木材等初级农矿产品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快速发展的经济

咖啡豆:平均139元/kg
咖啡(15g):平均35元/杯
木材:平均1000元/m
书柜(0.2m ):1500元-3000元/个
小麦:平均2.2元/kg
面包(400g):平均10元/个
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初级农矿产品,所以造成加纳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快速发展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大多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经济发展缓慢、工业落后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快速发展的经济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经济发展缓慢、工业落后
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怎么改变这种过分依赖初级农产品出口的情况呢?
既然是工业落后造成的,我们就要发展民族工业。
快速发展的经济

安哥拉
肯尼亚
分组,根据所给材料讨论,安哥拉和肯尼亚是怎样发展本国经济的?
安哥拉
结论
安哥拉这种产油国主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外资。
发展民族产业;
资料:安哥拉2002年内战结束后,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发展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同其他国家的经贸互利合作,为国家重建吸引外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2010年安哥拉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1%,居全球第一。
快速发展的经济

快速发展的经济

肯尼亚
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
肯尼亚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占据欧盟25%的市场份额,早在2002年出口产值267亿肯先令。肯尼亚还是世界上除虫菊主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旅游业在肯尼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65%,是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创汇产业。最著名的山峰是——乞力马扎罗山。
结论
肯尼亚的经济增长“诀窍”在于发展多样化经济。摆脱过分依赖单一产品的发展模式。
2008 年肯尼亚政府正式启动 2030年远景规划,提出优先发展旅游业、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等重点产业。
快速发展的经济

建议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模式:
1.发展民族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
2.发展多样化经济,摆脱单一经济困局。
随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加强了与他们的合作。
人口、粮食与环境

非洲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为现在和未来创造了重大的市场机会,从而加强了中国与非洲的经济往来。尽管非洲不是人口最多的大陆,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年的人口增长率达2.7%,是全球最高的大洲。
是不是人口越多越好?
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
人口越多,对资源(如粮食)的消耗越多。
非洲饥饿的儿童
人口、粮食与环境

2020年世界饥饿人口分布图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饥饿人口分布最广的区域。
90%

世界饥饿儿童
分布在
撒哈拉以南非洲
和亚洲南部
什么原因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短缺?
人口、粮食与环境

社会经济原因
自 然 原 因
自 然 原 因
人口、粮食与环境

最高175mm
最低0 mm
干湿季明显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干湿季明显
易出现旱灾
旱灾造成粮食减产
2.1%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及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粮食与环境
社会经济原因

2005-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4.1%
1.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生产速度。
2.生产方式落后,粮食单产低且增产较慢。
3.过分依赖农矿产品出口,粮食种植少。
人口、粮食与环境

社会经济原因
自 然 原 因
干湿季明显的气候
旱季易出现旱灾
旱灾影响农业生产,造成粮食减产。
1.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生产速度。
2.生产方式落后,粮食单产低且增产较慢。
3.过分依赖农矿产品出口,粮食种植少。
人口、粮食与环境

粮食不足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以扩大耕地面积
环境恶化
人口过多
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维持生存
生态功能消失
森林和草原的
单产低,为开垦更
多土地需要劳动力
恶性循环
应该如何解决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呢?
人口、粮食与环境

粮食不足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以扩大耕地面积
环境恶化
人口过多
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维持生存
生态功能消失
森林和草原的
单产低,为开垦更
多土地需要劳动力
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
引进科技和人才,提高单产,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1.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
2.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4.引进科技和人才,提高单产,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解决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方法:
人口、粮食与环境

中非合作中,中国为非洲的粮食增产做了很大的贡献。
1.“黑非洲”的“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
A.过快的人口增长 B.落后的生产方式
C.恶劣的自然环境 D.长期的殖民统治
2.有同学给非洲贫穷缺粮地区提出了一些建议,从长远来看,你同意的是( )
A.大力开垦荒地,增加农田数量
B.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C.尽量多采矿,换取更多的粮食
D.大规模地移民,离开这些地方,开发新的生活区域
3.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
A
B
C
D
E
F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 引进人才和技术
快速发展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非洲
人口、粮食与环境
优势:矿产与生物资源丰富
措施:1.发展多样化经济,摆脱单一经济困局
2.发展民族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
问题:以初级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单一经济
问题:人口多造成粮食短缺,
从而引起环境破坏
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
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做一份主题为“人口、粮食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手抄报,各小组评选一幅最棒的作品贴在教室的作业展示栏里。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