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溶液的形成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水银 B. 蔗糖水 C. 石灰浆 D. 冰水混合物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一种溶剂里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C. 锌与硫酸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锌、溶剂是硫酸
D. 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3. 把一定质量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通过一种措施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质质量可能减少 B. 溶剂质量可能增加 C. 溶液质量可能增大 D. 升温可实现
4. 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 煮沸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 向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溶液温度下降 D. 煤炉旁放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5.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 )
A. 点燃酒精灯 B. 溶解固体
C. 过滤泥水 D. 蒸发食盐水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
C. 洗洁精、洗发液去除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 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8. 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 硝酸铵 B. 食盐 C. 生石灰 D. 氢氧化钠
9. 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 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 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 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10.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控制合理的是( )
温度;溶质颗粒大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剂种类;是否搅拌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 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______是溶质,______是溶剂;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水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酒精和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12. 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按下列要求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何种方法?
保持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质量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质量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现有四个常见化学名词:乳化、结晶、溶解、蒸馏,请将上述各化学名词的序号填在与之相对应操作后面的横线上每个序号只填写一次:
用酒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______;
将洗发水洗去头发上的油污______;
将硬水直接转变成软水______;
降低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温度______.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清晨,乐乐戴着口罩走出了家门,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悬浮颗粒吸入鼻腔,起到了与化学实验中 ______操作类似的作用。
中午,乐乐用洗涤剂去除碗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作用。
下午,乐乐在进行英语人机对话操作前,用医用酒精湿巾擦拭键盘、耳机等。用医用酒精消毒的原理 ______。
晚上,回到家中,妈妈为她准备了下列食物,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米饭
B.红烧肉
C.黄瓜
15. 溶解度与溶解性
根据常温下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易溶、 、 和 或不溶物等。
常温下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见教材表
记住三个溶解度数据:、 、 ;溶解性强弱的四个类别,相互关系是,,,,由易难,对号入座。
三、实验题
16.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序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实验温度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水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
17. 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放的水合过程。
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沸点为。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两种方案。在如图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
Ⅴ【实验结论】
如图实验中,若加入物质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
如图实验中,若加入物质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 。
Ⅵ【拓展实验】按照图进行实验。
若物质为,则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为 填序号。
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碘 酒精 白磷 二硫化碳 硫酸铜 水 碳酸 水 酒精 水
12、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13、
14、过滤 乳化 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从而杀死细菌
15、可溶
微溶 难溶
16、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溶质的形状 溶质的形状 粉末状比块状溶解速率快,节省实验时间 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与第二、三组中的冰糖溶解情况进行比较
17、降低
升高
Ⅵ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