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避免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工业上可用离子交换法提高海带中碘的提取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氯气
D.将生铁进一步炼制减少含碳量,能得到耐腐蚀的钢
【答案】C
【知识点】高炉炼铁;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
【解析】【解答】A.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离子水解成酸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呈碱性,混合后降低肥效,故A不符合题意
B.离子交换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取碘离子的量,同时可以增加碘离子的富集,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不是得到的是金属钠,故C符合题意
D.生铁可以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电化学腐蚀,因此降低含碳量可以减少腐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般要得到金属钠,采用的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固体,不用电解食盐水,其他均正确
2.(2022·汕头模拟)习近平主席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学农劳动:用氨水改良酸性土壤 氨水是氮肥
B 社区服务:宣传垃圾分类 分离不同种类的物质,回收再造有用产品
C 自主探究:腌制咸鸭蛋 半透膜渗析原理
D 家务劳动:用含过碳酸钠(化学式)的“爆炸盐”洗涤衣物 其水溶液既有碱性又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利用氨水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的是氨水碱性溶液的性质,A项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可以分离不同种类的物质,回收再造有用产品,B项不符合题意;
C.鸭蛋壳内有一层膜具有半透膜功能,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中溶质可以,故腌制咸鸭蛋时,蛋白质不能通过膜进入食盐水,而食盐水中的钠离子氯离子可以通过膜进入鸭蛋,从而使鸭蛋变咸,C项不符合题意;
D.“爆炸盐”水溶液有碱性可以用来作洗衣粉助剂清理污渍,同时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一定漂白衣物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注意肥料和改良土壤的区别;
B、垃圾的处理方式最合理的就是变废为宝,即回收利用;
C、蛋壳内的膜相当于半透膜,是胶体和溶液分离的主要方法;
D、根据化学式分析可以知道碳酸盐呈碱性,过氧化氢强氧化性。
3.(2022·河南模拟)药用辅料有许多重要功能,其质量直接影响终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辅料有Na2HPO4、NaH2PO4、NaCl、Al(OH)3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HPO4属于酸式盐
B.农业上用NaH2PO4作复合肥料
C.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溶液
D.含Al(OH)3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磷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都是磷酸反应生成的酸式盐,故A不符合题意;
B.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则磷酸二氢是含有磷元素的磷肥,不属于复合肥料,故B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是一种氯化钠溶液,溶液的浓度是0.9%,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酸式盐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铵根)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B.复合肥中同时含有N、P、K中至少两种元素。
C.注意0.9%是指100mL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与Al(OH)3反应。
4.(2018·赣州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大量肥料和农药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聚乳酸和聚氯乙烯常用一次性快餐盒的材料
C.矿物油溅在衣服上可用热纯碱溶液去除
D.补血剂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效果更佳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
【解析】【解答】A、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资源以及危害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
B.聚氯乙烯是难降解的塑料,不是一次性快餐盒的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 矿物油是烃类化合物,不会溶解在热纯碱溶液,所以C不符合题意;
D,补血剂琥珀酸亚铁片中Fe2+易被氧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二者同时服用,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从而增强对该药物的吸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肥料和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能大量使用;
B.聚氯乙烯具有难降解的特点,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
C.矿物油应该用有机溶剂除去,纯碱不能将它们溶解;
D.亚铁离子非常容易被氧化,所以应该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起服用。
5.(2019·全国Ⅲ卷)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 、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 =H2O
【答案】A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的Na+、Ca2+、Mg2+被除去,剩余H+,故水中的阳离子总数减小,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水中的NO3-、SO42-、Cl-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被除去,剩余OH-,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较小,水的导电性降低,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只剩余H+和OH-,二者发生反应H++OH-=H2O,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阳离子数减小;
B、水中的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
C、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D、经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只剩下H+和OH-;
6.(2023·广州模拟)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人用明矾处理废水 是两性氢氧化物
B 工人用消毒自来水 具有强氧化性
C 雕刻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可与反应
D 酿酒师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 可以杀菌和抗氧化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水的净化;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明矾处理废水,利用胶体的吸附性,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无关,A符合题意;
B.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消毒自来水,B不符合题意;
C.可与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C不符合题意;
D.可以杀菌和抗氧化,可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A项中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7.(2021·黄浦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清洗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
B.石油经裂化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用明矾对饮用水消毒
D.联合制碱法制烧碱
【答案】A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水的净化;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次氯酸钙与潮湿的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钙,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内有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A符合题意;
B.石油的裂解才能得到乙烯等化工原料,B不符合题意;
C.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毒,C不符合题意;
D.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即碳酸钠,烧碱是Na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漂白粉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的产物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而除杂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
C.常见的消毒剂是乙醇溶液或者是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而明矾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不能做消毒剂
D.烧碱是氢氧化钠不是碳酸钠,联合制碱法制取的是碳酸钠
8.(2021·东城模拟)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
B.用明矾净水:
C.用硫制硫酸: ;
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水的净化;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A.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氮氧化物等,可用催化剂使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故方程式为 ,A不符合题意;
B.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钾离子和铝离子,而铝离子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即为 ,B不符合题意;
C.用硫制硫酸: ; ; ,C符合题意;
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利用催化剂将有毒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B.铝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杂质
C.硫不能与氧气反应到三氧化硫,而是生成二氧化硫
D.酯化反应是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
9.(2021·全国甲)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水污染与防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
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
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
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防腐剂可以适当添加;
B.电池中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C.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
D.磷元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0.(2022·光明模拟)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B.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研究合适的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D.将废旧重金属盐的废液深度掩埋会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D
【知识点】水污染与防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快速降解成无害物质,使用这种塑料既满足了人类对材料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
B.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不符合题意;
C.合适的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快速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及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
D.将含有废旧重金属盐的废液深度掩埋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因此对环境会造成破坏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聚乙烯材料,据此分析。
B.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碳。
C.合适的催化剂可将部分汽车尾气快速转化为无毒气体。
D.将含有废旧重金属盐的废液深度掩埋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
11.(2021·惠州模拟)某环境监测站每隔一段时间抽取雨水试样,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min 0 1 2 3 4 5
pH 4.9 4.7 4.5 4.4 4.4 4.4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的酸性持续减小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答案】A
【知识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水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pH逐渐减小,3分钟之后趋于稳定,酸性增强,然后趋于稳定,故A符合题意;
B.雨水的酸性3分钟之后趋于稳定,故B不符合题意;
C.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般的酸雨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得到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得到硫酸,酸性增强,酸雨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12.(2018·南通模拟)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
B.工业污水远海排放,降低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自然的伤害
【答案】B
【知识点】水污染与防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回收和利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也会污染海洋,会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产生危害,故B符合题意;
C、研发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通过食物链将有毒物质转移到人体的机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工业污水不能排放进海洋,避免污染海水中的生物,应将其做净化处理。
13.(2017·新课标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解: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
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
D.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PM2.5是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使用;
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
14.(2023·赣州模拟)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木质材料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易变性,因此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故A不符合题意;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电器着火时,电器中的金属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故B符合题意;
C.电热水器主要是铁制容器,镁活泼性比铁强,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镁作负极,铁作正极受到一定保护,因此其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绿色化学旨在将反应的效率达到最高,损耗降到最少,对大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从源头到最终产物的过程中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或冲击等种种不利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C.镁活泼性比铁强,镁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
D.绿色化学应符合“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无污染,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5.(2022·呼和浩特模拟)钒元素用途广泛,如图是一种钒的化合物催化某反应的反应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过程①②④中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该催化循环中V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Cl-+ H+= HOCl+ H2O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过程①和过氧化氢反应,在反应④中生成 ,则为催化剂,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中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没有达到100%,故B符合题意;
C.过程①中H2O2转化为-H和-OOH,有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②中有氢氧键的断裂,则该催化循环过程中有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每次循环的反应物有H2O、H+、H2O2和Cl-,生成物有HOCl和H2O,所以整个反应体系中每次循环的净反应为H++H2O2+Cl-=HOCl+H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B.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
C.依据历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判断;
D.利用循环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
16.(2021·徐州模拟)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废弃的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可以就地焚烧
B.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厨余垃圾可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C.废旧电池、灯管、过期药品等垃圾,可以用简单填埋法处理
D.含棉、麻、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只生成CO2和H2O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露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厨余垃圾可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废物利用,减少污染,选项B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灯管、过期药品等垃圾,应分类回收处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丝、毛成分为蛋白质,含有氮、碳、氧、氢等元素,灼烧除生成CO2和H2O,还会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不能进行焚烧易污染空气,且聚氯乙烯易产生有害的氯气等物质
B.均含有有机物,可以有机肥料
C.电池不能掩埋,含有重金属,灯管和过期药品进行回收处理
D.棉和麻主要称为是纤维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丝和毛主要是蛋白质,燃烧产物含有氮氧化物
17.(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钠作为防腐剂是利用其亲油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同时苯甲酸钠也不具有酸性,其水解呈碱性,故A错误;
B.豆浆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不是利用氧化性,故C错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性物质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目的,其本身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该过程不是氧化反应,该物质不稳地,易分解,恢复原理颜色。
18.(2023·乌鲁木齐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器起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B.漂白粉既可做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环境消毒剂
C.车用燃油与家用食用油主要成分相同,均属于烃类
D.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不符合题意;
B.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做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B符合题意;
C.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会导致触电或毁坏电器;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既能漂白,也能作消毒剂;
C.食用油的成分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9.(2022·眉山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水煤气可合成含氧有机物。
B.燃煤中加入CaCO3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答案】B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反应生成甲醇等含氧衍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燃煤中加入碳酸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符合题意;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吸附水蒸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不符合题意;
D.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与明矾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离子反应,所以中国古代常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氧化碳和氢气可合成甲醇;
C.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且无毒;
D.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铜锈能与氢离子反应。
20.(2021·顺德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
B.向豆浆中加入卤水,加热后成豆腐脑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国庆期间燃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D.酒精溶液用于消毒利用了其氧化性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焰色反应;乙醇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吸氧剂,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向豆浆中加入卤水,盐溶液使胶体聚沉,加热后成豆腐脑,故B不符合题意;
C.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具有特殊的焰色,国庆期间燃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溶液用于消毒利用了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酒精的消毒是利用酒精的脱水及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21.(2022·海南)化学物质在体育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涤纶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
B.纤维素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能量
C.木糖醇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
D.“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
【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B符合题意;
C.木糖醇具有甜味,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C不符合题意;
D.氯乙烷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所以“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阵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B.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C.木糖醇属于醇类但有甜味;
D.氯乙烷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
22.(2023·陈仓模拟)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
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还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时表现为强氧化性,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阿司匹林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D.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
23.(2020·珠海模拟)新冠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所以在家每天进行醋熏能杀死家里的新冠肺炎病毒
B.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PM2.5,属于气溶胶
C.电解食盐水制取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均可灭活病毒,二者为不同物质,无因果关系,A不符合题意;
B.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直径在1~100nm之间才能形成胶体,所以PM 2.5不一定属于胶体,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C符合题意;
D.含氯消毒剂如NaClO等为无机物,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指的是在分散质分子直径在1~100nm的混合物,因此 PM2.5 不一定是胶体。
24.(2023·宝鸡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装用的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B.豆浆、牛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Hg2+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烃是指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
B.豆浆和牛奶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B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除去污水中的铅离子和汞离子还包含化学作用,不仅仅是物理吸附,C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豆浆和牛奶的成分均为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与Pb2+、Cu2+、Cd2+、Hg2+等反应生成Pb、Cu、Cd、Hg等金属;
D.合成纤维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25.(2020·宁波模拟)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可由AlCl3和NaH在适当条件下合成。
(1)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 晶体,其电子式为 。
(2)AlCl3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答案】(1)离子;
(2) 水解生成的 胶体具有吸附性,即
【知识点】离子晶体;水的净化;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1)NaH是由Na+和H-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离子; ;(2)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因此可作净水剂,其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水解生成的 胶体具有吸附性,即 。
【分析】(1)熔点高,且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为离子晶体,即可写出电子式
(2)铝离子易水解产生吸附杂杂质的胶体
26.(2016·银川模拟)[化学与技术]
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含有较多 离子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产生碳酸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2)将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串接来软化天然硬水,应首先使硬水通过 (填“RH”或“ROH”)型离子交换树脂,原因是 .
(3)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获得纯净水的方法称为 .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 .
(4)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 .
【答案】(1)Ca2+、Mg2+;Ca2++2HCO3﹣ CaCO3↓+CO2↑+H2O或Mg2++2HCO3﹣ MgCO3↓+CO2↑+H2O
(2)RH;先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可能生成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
(3)反渗透法;电势差(或电场力)
(4)电导率(或电阻率)
【知识点】渗析;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解:(1)通常按水中Ca2+、Mg2+的多少,把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Ca2+、Mg2+的水叫做硬水;如果水的硬度是由Ca(HCO3)2或Mg(HCO3)2所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暂时硬度.具有暂时硬度的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软化,方程式为Ca2++2HCO3﹣ CaCO3↓+CO2↑+H2O或Mg2++2HCO3﹣ MgCO3↓+CO2↑+H2O,故答案为:Ca2++2HCO3﹣ CaCO3↓+CO2↑+H2O或Mg2++2HCO3﹣ MgCO3↓+CO2↑+H2O;(2)如果水的硬度是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永久硬度.具有永久硬度的水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软化.离子交换剂中阳离子与水中的Ca2+、Mg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使水得到净化.如果硬水先通过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时可能产生Mg(OH)2等沉淀而影响交换效果,所以先通过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故答案为:RH;先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可能生成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3)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溶液中阴、阳离子会分别向两极移动,如果在中间加上一种交换膜,就可能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所以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电势差或电场力.故答案为:反渗透法;电势差(或电场力);(4)因为水的电离程度极小,所以纯水是几乎不导电的,因此要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电导率或电阻率.故答案为:电导率(或电阻率).
【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离子,阴离子含有HCO3﹣,加热时碳酸氢盐分解可生成难溶的CaCO3或MgCO3沉淀;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串接来软化天然硬水时,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硬水中的Ca2+、Mg2+离子,否则易生成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工业中利用反渗透法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而获得纯净水,利用电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硬水软化的效果;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水的导电率.
27.(2021·浦东模拟)“绿色化学”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理念。下图为利用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液)联合生产硫酸铵的工艺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硫酸铵溶解度变化趋势与氯化钠相似,则从沉淀池中获得产品的操作包含 、 、洗涤、烘干等。
(2)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 、 等。
(3)为在实验室模拟沉淀池中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导管a下端连接粗管的目的是 ;导管b下端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
可用甲醛法测定所得 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
[已知: 不与NaOH反应]
实验过程:称取样品1.500g,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甲基橙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4)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
(5)已知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则所得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4位小数),实验测得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略高,原因可能是 。
a.甲醛被氧化 b.没有进行平行实验
c.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 d.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答案】(1);过滤;蒸发
(2)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的综合利用;生产中 的循环使用(合理就给分)
(3)防止极易溶于水的 产生倒吸;增大溶解性较小的 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微溶物转化为难溶物的反应更充分
(4)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立即由红色转化为橙色,并且30秒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5)0.1885;a 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1) 沉淀池中硫酸钙、水、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化学方程式为 ;从沉淀池中分离出硫酸铵需要除掉碳酸钙沉淀,故需要的操作有,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2)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的综合利用,生产中 的循环使用都属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
(3)氨气易溶于水,故导管a下端连接粗管的目的是防止极易溶于水的 产生倒吸;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与硫酸钙溶液反应接触过少,故在导管b下端使用多孔球泡,所以其目的是增大溶解性较小的 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微溶物转化为难溶物的反应更充分;
(4)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甲醛溶液,摇匀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加入1~2滴甲基橙试液,容易变红色,用NaOH标准溶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中和,当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立即由红色转化为橙色,并且30秒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5) 离子方程式为 ,其中消耗了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010mol/L×20mL=0.002020mo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N元素的物质的量,故溶液中N的质量= ,250mL溶液中含有N元素的质量为0.2828g,N的质量分数= ;
a.甲醛被氧化,则反应掉相同量的 ,加入的甲醛的量需增加,同时甲醛被氧化生成甲酸,导致溶液中H+浓度较高,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增大,使氮的质量分数略高,a项选;
b.没有进行平行实验,只有一次实验结构,可能造成氮的质量分数略高,b项选;
c.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溶液中含有Na2CO3,则消耗溶液体积减小,造成测得氮的质量分数偏小,c项不选;
d.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项不选;
故答案为:ab。
【分析】尿素废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硫酸钙悬浊液与二氧化碳和氨气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碳酸钙固体在煅烧过程中分解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了氧化钙。
28.(2019高三下·湖南模拟)本题为《化学与生活》(选修1)选做题,每空2分,共20分。
(1)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活的质量,现有下列四种环境问题:
A.臭氧层空洞B酸雨C.水华D.温室效应
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工业尾气中SO2的排放主要导致 。
②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导致 。
③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会导致 。
④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排放到水体会导致 。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下列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食盐B.白糖C.亚硝酸钠
②发生炎症或伤口感染时,可以选用的药物是 (填“青霉素”或“阿司匹林)。
③淀粉在消化时会水解生成 。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下列金属防腐蚀措施中,直接利用原电池原理的是 (旗字母代号),
A.在金属表面喷漆
B.在金属制品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在轮船壳体水下部位贴上锌块
②光导纤维属于 (填“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铁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板反应式为 。
【答案】(1)B;D;A;C
(2)C;青霉素;葡萄糖
(3)C;无机非金属材料;O2+2H2O+4e-=4OH-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1)①工业尾气中的SO2直接排放后,在空气中溶于雨水,会使得雨水的酸性增强,形成酸雨,B符合题意;
②空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③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会与大气层中的O3发生反应,造成臭氧层空洞,A符合题意;
④N、P属于营养元素,生活污水中的N、P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中N、P含量增大,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C符合题意;
(2)①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但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物质,大量添加到食品中易造成食物中毒,故亚硝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控制用量;
②炎症或伤口感染,应使用青霉素;
③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
(3)①A、在金属表面喷漆,主要起到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的作用,与原电池原理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制品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可防止金属的腐蚀,与原电池原理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在轮船壳体水下部位贴上锌块,利用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做负极,铁做正极,该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应用原电池原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中性条件下,铁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分析】(1)根据造成各种环境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
(2)①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大量添加到食品中易造成食物中毒;
②炎症或伤口感染,应使用青霉素;
③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
(3)①根据防腐蚀的操作进行分析;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9.(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现有下列四种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常用试刻:
A.氯气(Cl2) B.明矾[KAl(SO4)2·12H2O]
C.熟石灰[Ca(OH)2 D.硫化钠(Na2S)
试用这四种试剂的字母代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净水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的物质是 ;
②作消毒剂,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
③作沉淀剂,常用于除去废水中的Hg2+等重金属离子的物质是 ;
④属于碱,常用于中和化工厂的酸性废水的物质是 。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下列药物中,有阻止细菌生长功能的抗生素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
A.麻黄碱B.青霉素D.阿司匹林
②使用过氧乙酸给环境消毒可杀死流感病毒,这是因为过氧乙酸能使蛋白质发生 ;
A.盐析B.颜色反应C.变性
③下列有关微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可预防碘缺乏病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以解决缺铁性贫血问题
C人体内的钙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3)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
①聚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它在固态时的结构是 (填“线型结构“或“体型网状结构”)。
②钢铁在湘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填“Fe”或“C”)是正极。负极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
A.Fe-2e-=Fe2+
B.O2+2H2O+4e-=4OH-
【答案】(1)B;A;D;C
(2)B;C;C
(3)线型结构;CA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1)①明矾中的Al3+可水解产生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不溶物沉降,可作净水剂;
②氯气通入水中,能与H2O反应形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③Na2S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S2-,能与废水中的Hg2+、Cu2+结合形成沉淀;
④熟石灰属于碱,常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2)①具有阻止细菌生长功能的抗生素为青霉素,B符合题意;
②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C符合题意;
③A、食盐重添加碘酸钾可预防碘缺乏病,A不符合题意;
B、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解决缺铁性贫血问题,B不符合题意;
C、钙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①聚乙烯固态时为线型结构;
②钢铁腐蚀时,铁做负极,碳做正极,负极上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形成Fe2+,A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确定其用途;
(2)①青霉素能阻止细菌生长;
②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
③钙不属于微量元素;
(3)①聚乙烯固态时为线型结构;
②钢铁腐蚀时,铁做负极,碳做正极,负极上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形成Fe2+;
30.(2022·江苏模拟)溶解硝态氮(、采用等)是水体物质,可多种方法将其去除。
(1)有效反硝化作用下,有效()将酸性废水中的、除去,同时产生了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选择: 。
(2)纳米铁粉可用于排放废水中的硝态氮表示),反应如图1所示。
①有研究发现,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水中的溶解氧过多不利于硝态氮去除。其原因是 。
②利用纳米铁粉与活性炭可提升硝态废水中炭硝态的除害效果。控制铁粉与活性炭态反应的总质量,一定时间不同,测得中氮态氮排放率与中氮硝态氮氧化物的关系如图2所示,过大和过小都会导致硝态氮残留率上升,但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硝态氮残留率呈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
(3)用含为(主要是化合价)、)溶液作吸收液处理烟气中氮氧化物时,被打包。用电解法可将处理烟气后溶液中的变成无毒物质,同时使吸收液再生。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若完全电解后阴极生成1mol还原产物,阳极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 。
【答案】(1)
(2)废水中的溶解氧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中n(Fe2+)减少,还原能力减弱,硝态氮去除率降低;过大和过小,都会使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c(Fe2+)降低,反应速度减慢,硝态氮残留增大;方向1中,活性炭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态氮有吸附作用,故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
(3);22.4 L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1)葡萄糖()将酸性废水中的、除去,同时产生两种无污染气体,根据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将C6H12O6改写成C6(H2O)6,将“C6”看成0价,所以1 mol C6H12O6作还原剂可以提供24 mol电子,而1 mol还原成N2需5 mol电子,则葡萄糖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①从反应原理图示中可以看出,还原等硝态氮的物质是Fe2+。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溶解氧超过一定的程度,Fe2+可能被氧化为Fe3+,从而导致还原硝态氮的还原剂的含量减少,降低硝态氮的去除效率,故答案为:废水中的溶解氧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中n(Fe2+)减少,还原能力减弱,硝态氮去除率降低;
②在铁碳混合物总质量相同的情况下,Fe、C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使形成的微电池数目最多、单位时间内生成的Fe2+多、去除多、残留少,曲线的上升幅度越小,说明残留的越少。当Fe、C不是最佳比例,过小(活性炭过量)和过大(铁过量)的区别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直接吸附除去部分,所以原因是:过大和过小,都会使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Fe2+的量减少,反应速度减慢,硝态氮残留增大;方向1中,活性炭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态氮有吸附作用,故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故答案为:过大和过小,都会使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c(Fe2+)降低,反应速度减慢,硝态氮残留增大;方向1中,活性炭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态氮有吸附作用,故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
(3)①“NO被吸收生成”可理解为定量关系“Ce4++NO~Ce3++”。电解时阴极将还原成N2,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
②吸收后的溶液中Ce3+和物质的量相等。阴极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6 mol,则阳极被氧化的Ce3+为2 mol,根据电子守恒必然生成1 mol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答案为:22.4 L。
【分析】(1)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的无污染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结合得失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2)①还原等硝态氮的物质是Fe2+;
②的值过大或者是过小,都会导致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亚铁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方向1中活性炭质量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基具有吸附作用,所以方向1上升的幅度小于方向2;
(3)①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②结合电极反应和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1 / 1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避免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工业上可用离子交换法提高海带中碘的提取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和氯气
D.将生铁进一步炼制减少含碳量,能得到耐腐蚀的钢
2.(2022·汕头模拟)习近平主席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学农劳动:用氨水改良酸性土壤 氨水是氮肥
B 社区服务:宣传垃圾分类 分离不同种类的物质,回收再造有用产品
C 自主探究:腌制咸鸭蛋 半透膜渗析原理
D 家务劳动:用含过碳酸钠(化学式)的“爆炸盐”洗涤衣物 其水溶液既有碱性又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3.(2022·河南模拟)药用辅料有许多重要功能,其质量直接影响终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辅料有Na2HPO4、NaH2PO4、NaCl、Al(OH)3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HPO4属于酸式盐
B.农业上用NaH2PO4作复合肥料
C.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NaCl溶液
D.含Al(OH)3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2018·赣州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大量肥料和农药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聚乳酸和聚氯乙烯常用一次性快餐盒的材料
C.矿物油溅在衣服上可用热纯碱溶液去除
D.补血剂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效果更佳
5.(2019·全国Ⅲ卷)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 、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 =H2O
6.(2023·广州模拟)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人用明矾处理废水 是两性氢氧化物
B 工人用消毒自来水 具有强氧化性
C 雕刻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可与反应
D 酿酒师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 可以杀菌和抗氧化
A.A B.B C.C D.D
7.(2021·黄浦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清洗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
B.石油经裂化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C.用明矾对饮用水消毒
D.联合制碱法制烧碱
8.(2021·东城模拟)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
B.用明矾净水:
C.用硫制硫酸: ;
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9.(2021·全国甲)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10.(2022·光明模拟)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B.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研究合适的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D.将废旧重金属盐的废液深度掩埋会减少环境污染
11.(2021·惠州模拟)某环境监测站每隔一段时间抽取雨水试样,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min 0 1 2 3 4 5
pH 4.9 4.7 4.5 4.4 4.4 4.4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的酸性持续减小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12.(2018·南通模拟)党的十九大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可回收资源
B.工业污水远海排放,降低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自然的伤害
13.(2017·新课标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14.(2023·赣州模拟)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木质材料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15.(2022·呼和浩特模拟)钒元素用途广泛,如图是一种钒的化合物催化某反应的反应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过程①②④中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该催化循环中V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Cl-+ H+= HOCl+ H2O
16.(2021·徐州模拟)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废弃的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可以就地焚烧
B.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厨余垃圾可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
C.废旧电池、灯管、过期药品等垃圾,可以用简单填埋法处理
D.含棉、麻、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只生成CO2和H2O
17.(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18.(2023·乌鲁木齐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器起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B.漂白粉既可做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环境消毒剂
C.车用燃油与家用食用油主要成分相同,均属于烃类
D.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19.(2022·眉山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水煤气可合成含氧有机物。
B.燃煤中加入CaCO3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20.(2021·顺德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
B.向豆浆中加入卤水,加热后成豆腐脑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国庆期间燃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
D.酒精溶液用于消毒利用了其氧化性
21.(2022·海南)化学物质在体育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涤纶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
B.纤维素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能量
C.木糖醇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
D.“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镇痛
22.(2023·陈仓模拟)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碘酸钾可用作营养强化剂
D.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消毒时均表现为强氧化性
23.(2020·珠海模拟)新冠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所以在家每天进行醋熏能杀死家里的新冠肺炎病毒
B.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PM2.5,属于气溶胶
C.电解食盐水制取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
24.(2023·宝鸡模拟)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装用的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B.豆浆、牛奶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
C.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可除去污水中的Pb2+、Hg2+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非选择题
25.(2020·宁波模拟)氢化铝钠(NaAlH4)是一种新型轻质储氢材料,可由AlCl3和NaH在适当条件下合成。
(1)NaH的熔点为800℃,不溶于有机溶剂。NaH属于 晶体,其电子式为 。
(2)AlCl3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6.(2016·银川模拟)[化学与技术]
水处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含有较多 离子的水称为硬水.硬水加热后产生碳酸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2)将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串接来软化天然硬水,应首先使硬水通过 (填“RH”或“ROH”)型离子交换树脂,原因是 .
(3)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获得纯净水的方法称为 .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 .
(4)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 .
27.(2021·浦东模拟)“绿色化学”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理念。下图为利用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液)联合生产硫酸铵的工艺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硫酸铵溶解度变化趋势与氯化钠相似,则从沉淀池中获得产品的操作包含 、 、洗涤、烘干等。
(2)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 、 等。
(3)为在实验室模拟沉淀池中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导管a下端连接粗管的目的是 ;导管b下端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
可用甲醛法测定所得 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
[已知: 不与NaOH反应]
实验过程:称取样品1.500g,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甲基橙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4)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
(5)已知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则所得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4位小数),实验测得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略高,原因可能是 。
a.甲醛被氧化 b.没有进行平行实验
c.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 d.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28.(2019高三下·湖南模拟)本题为《化学与生活》(选修1)选做题,每空2分,共20分。
(1)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活的质量,现有下列四种环境问题:
A.臭氧层空洞B酸雨C.水华D.温室效应
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工业尾气中SO2的排放主要导致 。
②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导致 。
③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会导致 。
④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排放到水体会导致 。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下列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食盐B.白糖C.亚硝酸钠
②发生炎症或伤口感染时,可以选用的药物是 (填“青霉素”或“阿司匹林)。
③淀粉在消化时会水解生成 。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下列金属防腐蚀措施中,直接利用原电池原理的是 (旗字母代号),
A.在金属表面喷漆
B.在金属制品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在轮船壳体水下部位贴上锌块
②光导纤维属于 (填“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铁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板反应式为 。
29.(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1)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现有下列四种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常用试刻:
A.氯气(Cl2) B.明矾[KAl(SO4)2·12H2O]
C.熟石灰[Ca(OH)2 D.硫化钠(Na2S)
试用这四种试剂的字母代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净水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的物质是 ;
②作消毒剂,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
③作沉淀剂,常用于除去废水中的Hg2+等重金属离子的物质是 ;
④属于碱,常用于中和化工厂的酸性废水的物质是 。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下列药物中,有阻止细菌生长功能的抗生素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
A.麻黄碱B.青霉素D.阿司匹林
②使用过氧乙酸给环境消毒可杀死流感病毒,这是因为过氧乙酸能使蛋白质发生 ;
A.盐析B.颜色反应C.变性
③下列有关微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可预防碘缺乏病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以解决缺铁性贫血问题
C人体内的钙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3)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
①聚乙烯属于热塑性塑料,它在固态时的结构是 (填“线型结构“或“体型网状结构”)。
②钢铁在湘湿的空气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填“Fe”或“C”)是正极。负极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
A.Fe-2e-=Fe2+
B.O2+2H2O+4e-=4OH-
30.(2022·江苏模拟)溶解硝态氮(、采用等)是水体物质,可多种方法将其去除。
(1)有效反硝化作用下,有效()将酸性废水中的、除去,同时产生了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选择: 。
(2)纳米铁粉可用于排放废水中的硝态氮表示),反应如图1所示。
①有研究发现,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水中的溶解氧过多不利于硝态氮去除。其原因是 。
②利用纳米铁粉与活性炭可提升硝态废水中炭硝态的除害效果。控制铁粉与活性炭态反应的总质量,一定时间不同,测得中氮态氮排放率与中氮硝态氮氧化物的关系如图2所示,过大和过小都会导致硝态氮残留率上升,但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硝态氮残留率呈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
(3)用含为(主要是化合价)、)溶液作吸收液处理烟气中氮氧化物时,被打包。用电解法可将处理烟气后溶液中的变成无毒物质,同时使吸收液再生。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若完全电解后阴极生成1mol还原产物,阳极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高炉炼铁;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
【解析】【解答】A.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离子水解成酸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呈碱性,混合后降低肥效,故A不符合题意
B.离子交换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取碘离子的量,同时可以增加碘离子的富集,故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不是得到的是金属钠,故C符合题意
D.生铁可以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电化学腐蚀,因此降低含碳量可以减少腐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般要得到金属钠,采用的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固体,不用电解食盐水,其他均正确
2.【答案】A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利用氨水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的是氨水碱性溶液的性质,A项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可以分离不同种类的物质,回收再造有用产品,B项不符合题意;
C.鸭蛋壳内有一层膜具有半透膜功能,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中溶质可以,故腌制咸鸭蛋时,蛋白质不能通过膜进入食盐水,而食盐水中的钠离子氯离子可以通过膜进入鸭蛋,从而使鸭蛋变咸,C项不符合题意;
D.“爆炸盐”水溶液有碱性可以用来作洗衣粉助剂清理污渍,同时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一定漂白衣物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注意肥料和改良土壤的区别;
B、垃圾的处理方式最合理的就是变废为宝,即回收利用;
C、蛋壳内的膜相当于半透膜,是胶体和溶液分离的主要方法;
D、根据化学式分析可以知道碳酸盐呈碱性,过氧化氢强氧化性。
3.【答案】B
【知识点】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磷酸氢钠和磷酸二氢钠都是磷酸反应生成的酸式盐,故A不符合题意;
B.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则磷酸二氢是含有磷元素的磷肥,不属于复合肥料,故B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是一种氯化钠溶液,溶液的浓度是0.9%,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酸式盐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铵根)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B.复合肥中同时含有N、P、K中至少两种元素。
C.注意0.9%是指100mL生理盐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能与Al(OH)3反应。
4.【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化肥、农药及其合理利用
【解析】【解答】A、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资源以及危害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
B.聚氯乙烯是难降解的塑料,不是一次性快餐盒的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 矿物油是烃类化合物,不会溶解在热纯碱溶液,所以C不符合题意;
D,补血剂琥珀酸亚铁片中Fe2+易被氧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二者同时服用,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从而增强对该药物的吸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肥料和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能大量使用;
B.聚氯乙烯具有难降解的特点,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
C.矿物油应该用有机溶剂除去,纯碱不能将它们溶解;
D.亚铁离子非常容易被氧化,所以应该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起服用。
5.【答案】A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的Na+、Ca2+、Mg2+被除去,剩余H+,故水中的阳离子总数减小,选项错误,A符合题意;
B、水中的NO3-、SO42-、Cl-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后,被除去,剩余OH-,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较小,水的导电性降低,选项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中只剩余H+和OH-,二者发生反应H++OH-=H2O,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阳离子数减小;
B、水中的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
C、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D、经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只剩下H+和OH-;
6.【答案】A
【知识点】水的净化;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明矾处理废水,利用胶体的吸附性,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无关,A符合题意;
B.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消毒自来水,B不符合题意;
C.可与反应,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C不符合题意;
D.可以杀菌和抗氧化,可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判断,A项中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7.【答案】A
【知识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水的净化;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解答】A.次氯酸钙与潮湿的空气反应生成碳酸钙,长时间存放漂白粉的试剂瓶内有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而除去,A符合题意;
B.石油的裂解才能得到乙烯等化工原料,B不符合题意;
C.明矾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而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毒,C不符合题意;
D.联合制碱法制得的是纯碱,即碳酸钠,烧碱是Na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漂白粉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的产物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而除杂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
C.常见的消毒剂是乙醇溶液或者是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而明矾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不能做消毒剂
D.烧碱是氢氧化钠不是碳酸钠,联合制碱法制取的是碳酸钠
8.【答案】C
【知识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水的净化;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A.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氮氧化物等,可用催化剂使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故方程式为 ,A不符合题意;
B.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钾离子和铝离子,而铝离子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即为 ,B不符合题意;
C.用硫制硫酸: ; ; ,C符合题意;
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利用催化剂将有毒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B.铝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杂质
C.硫不能与氧气反应到三氧化硫,而是生成二氧化硫
D.酯化反应是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
9.【答案】C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水污染与防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错误;
B.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错误;
C.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正确;
D.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防腐剂可以适当添加;
B.电池中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C.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
D.磷元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0.【答案】D
【知识点】水污染与防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快速降解成无害物质,使用这种塑料既满足了人类对材料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
B.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不符合题意;
C.合适的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快速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及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
D.将含有废旧重金属盐的废液深度掩埋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因此对环境会造成破坏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聚乙烯材料,据此分析。
B.风能、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发电不产生二氧化碳。
C.合适的催化剂可将部分汽车尾气快速转化为无毒气体。
D.将含有废旧重金属盐的废液深度掩埋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
11.【答案】A
【知识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水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pH逐渐减小,3分钟之后趋于稳定,酸性增强,然后趋于稳定,故A符合题意;
B.雨水的酸性3分钟之后趋于稳定,故B不符合题意;
C.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般的酸雨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得到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得到硫酸,酸性增强,酸雨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12.【答案】B
【知识点】水污染与防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回收和利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中也会污染海洋,会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产生危害,故B符合题意;
C、研发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通过食物链将有毒物质转移到人体的机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工业污水不能排放进海洋,避免污染海水中的生物,应将其做净化处理。
1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解: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
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
D.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PM2.5是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使用;
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
14.【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易变性,因此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故A不符合题意;
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电器着火时,电器中的金属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故B符合题意;
C.电热水器主要是铁制容器,镁活泼性比铁强,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镁作负极,铁作正极受到一定保护,因此其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绿色化学旨在将反应的效率达到最高,损耗降到最少,对大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从源头到最终产物的过程中减少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或冲击等种种不利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失活;
C.镁活泼性比铁强,镁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
D.绿色化学应符合“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无污染,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5.【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过程①和过氧化氢反应,在反应④中生成 ,则为催化剂,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中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没有达到100%,故B符合题意;
C.过程①中H2O2转化为-H和-OOH,有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②中有氢氧键的断裂,则该催化循环过程中有氢氧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每次循环的反应物有H2O、H+、H2O2和Cl-,生成物有HOCl和H2O,所以整个反应体系中每次循环的净反应为H++H2O2+Cl-=HOCl+H2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B.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
C.依据历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判断;
D.利用循环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
16.【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露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等厨余垃圾可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废物利用,减少污染,选项B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灯管、过期药品等垃圾,应分类回收处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丝、毛成分为蛋白质,含有氮、碳、氧、氢等元素,灼烧除生成CO2和H2O,还会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不能进行焚烧易污染空气,且聚氯乙烯易产生有害的氯气等物质
B.均含有有机物,可以有机肥料
C.电池不能掩埋,含有重金属,灯管和过期药品进行回收处理
D.棉和麻主要称为是纤维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丝和毛主要是蛋白质,燃烧产物含有氮氧化物
17.【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苯甲酸钠钠作为防腐剂是利用其亲油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同时苯甲酸钠也不具有酸性,其水解呈碱性,故A错误;
B.豆浆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不是利用氧化性,故C错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化性物质反应,从而达到抗氧化目的,其本身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C.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地的无色物质,该过程不是氧化反应,该物质不稳地,易分解,恢复原理颜色。
18.【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不符合题意;
B.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做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B符合题意;
C.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会导致触电或毁坏电器;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既能漂白,也能作消毒剂;
C.食用油的成分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9.【答案】B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氢气能反应生成甲醇等含氧衍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燃煤中加入碳酸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符合题意;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吸附水蒸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不符合题意;
D.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能与明矾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离子反应,所以中国古代常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氧化碳和氢气可合成甲醇;
C.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且无毒;
D.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铜锈能与氢离子反应。
20.【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焰色反应;乙醇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中秋节月饼包装袋中放入小袋铁粉,是吸氧剂,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向豆浆中加入卤水,盐溶液使胶体聚沉,加热后成豆腐脑,故B不符合题意;
C.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具有特殊的焰色,国庆期间燃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溶液用于消毒利用了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酒精的消毒是利用酒精的脱水及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21.【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作为制作运动服的材料,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B符合题意;
C.木糖醇具有甜味,可用作运动饮料的甜味剂,C不符合题意;
D.氯乙烷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所以“复方氯乙烷气雾剂”可用于运动中急性损伤的阵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B.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C.木糖醇属于醇类但有甜味;
D.氯乙烷沸点较低、易挥发吸热。
22.【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碳纤维是碳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符合题意;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还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时表现为强氧化性,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阿司匹林不能治疗胃酸过多;
D.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
23.【答案】C
【知识点】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均可灭活病毒,二者为不同物质,无因果关系,A不符合题意;
B.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直径在1~100nm之间才能形成胶体,所以PM 2.5不一定属于胶体,B不符合题意;
C.电解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C符合题意;
D.含氯消毒剂如NaClO等为无机物,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指的是在分散质分子直径在1~100nm的混合物,因此 PM2.5 不一定是胶体。
24.【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烃是指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烃,A不符合题意;
B.豆浆和牛奶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B符合题意;
C.纳米铁粉除去污水中的铅离子和汞离子还包含化学作用,不仅仅是物理吸附,C不符合题意;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豆浆和牛奶的成分均为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纳米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与Pb2+、Cu2+、Cd2+、Hg2+等反应生成Pb、Cu、Cd、Hg等金属;
D.合成纤维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5.【答案】(1)离子;
(2) 水解生成的 胶体具有吸附性,即
【知识点】离子晶体;水的净化;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1)NaH是由Na+和H-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离子; ;(2)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因此可作净水剂,其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水解生成的 胶体具有吸附性,即 。
【分析】(1)熔点高,且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为离子晶体,即可写出电子式
(2)铝离子易水解产生吸附杂杂质的胶体
26.【答案】(1)Ca2+、Mg2+;Ca2++2HCO3﹣ CaCO3↓+CO2↑+H2O或Mg2++2HCO3﹣ MgCO3↓+CO2↑+H2O
(2)RH;先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可能生成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
(3)反渗透法;电势差(或电场力)
(4)电导率(或电阻率)
【知识点】渗析;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解:(1)通常按水中Ca2+、Mg2+的多少,把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Ca2+、Mg2+的水叫做硬水;如果水的硬度是由Ca(HCO3)2或Mg(HCO3)2所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暂时硬度.具有暂时硬度的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软化,方程式为Ca2++2HCO3﹣ CaCO3↓+CO2↑+H2O或Mg2++2HCO3﹣ MgCO3↓+CO2↑+H2O,故答案为:Ca2++2HCO3﹣ CaCO3↓+CO2↑+H2O或Mg2++2HCO3﹣ MgCO3↓+CO2↑+H2O;(2)如果水的硬度是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永久硬度.具有永久硬度的水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软化.离子交换剂中阳离子与水中的Ca2+、Mg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使水得到净化.如果硬水先通过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时可能产生Mg(OH)2等沉淀而影响交换效果,所以先通过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故答案为:RH;先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可能生成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3)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溶液中阴、阳离子会分别向两极移动,如果在中间加上一种交换膜,就可能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所以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电势差或电场力.故答案为:反渗透法;电势差(或电场力);(4)因为水的电离程度极小,所以纯水是几乎不导电的,因此要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电导率或电阻率.故答案为:电导率(或电阻率).
【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离子,阴离子含有HCO3﹣,加热时碳酸氢盐分解可生成难溶的CaCO3或MgCO3沉淀;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R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串接来软化天然硬水时,R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硬水中的Ca2+、Mg2+离子,否则易生成Mg(OH)2等沉淀而影响树脂交换效果;工业中利用反渗透法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而获得纯净水,利用电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硬水软化的效果;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水的导电率.
27.【答案】(1);过滤;蒸发
(2)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的综合利用;生产中 的循环使用(合理就给分)
(3)防止极易溶于水的 产生倒吸;增大溶解性较小的 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微溶物转化为难溶物的反应更充分
(4)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立即由红色转化为橙色,并且30秒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5)0.1885;a 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1) 沉淀池中硫酸钙、水、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化学方程式为 ;从沉淀池中分离出硫酸铵需要除掉碳酸钙沉淀,故需要的操作有,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2)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的综合利用,生产中 的循环使用都属于“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
(3)氨气易溶于水,故导管a下端连接粗管的目的是防止极易溶于水的 产生倒吸;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与硫酸钙溶液反应接触过少,故在导管b下端使用多孔球泡,所以其目的是增大溶解性较小的 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微溶物转化为难溶物的反应更充分;
(4)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甲醛溶液,摇匀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加入1~2滴甲基橙试液,容易变红色,用NaOH标准溶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中和,当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立即由红色转化为橙色,并且30秒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5) 离子方程式为 ,其中消耗了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010mol/L×20mL=0.002020mol,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N元素的物质的量,故溶液中N的质量= ,250mL溶液中含有N元素的质量为0.2828g,N的质量分数= ;
a.甲醛被氧化,则反应掉相同量的 ,加入的甲醛的量需增加,同时甲醛被氧化生成甲酸,导致溶液中H+浓度较高,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增大,使氮的质量分数略高,a项选;
b.没有进行平行实验,只有一次实验结构,可能造成氮的质量分数略高,b项选;
c.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溶液中含有Na2CO3,则消耗溶液体积减小,造成测得氮的质量分数偏小,c项不选;
d.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项不选;
故答案为:ab。
【分析】尿素废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气,硫酸钙悬浊液与二氧化碳和氨气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碳酸钙固体在煅烧过程中分解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了氧化钙。
28.【答案】(1)B;D;A;C
(2)C;青霉素;葡萄糖
(3)C;无机非金属材料;O2+2H2O+4e-=4OH-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1)①工业尾气中的SO2直接排放后,在空气中溶于雨水,会使得雨水的酸性增强,形成酸雨,B符合题意;
②空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③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会与大气层中的O3发生反应,造成臭氧层空洞,A符合题意;
④N、P属于营养元素,生活污水中的N、P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中N、P含量增大,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现象,C符合题意;
(2)①亚硝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但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物质,大量添加到食品中易造成食物中毒,故亚硝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控制用量;
②炎症或伤口感染,应使用青霉素;
③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
(3)①A、在金属表面喷漆,主要起到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的作用,与原电池原理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制品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可防止金属的腐蚀,与原电池原理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在轮船壳体水下部位贴上锌块,利用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锌做负极,铁做正极,该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应用原电池原理,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中性条件下,铁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分析】(1)根据造成各种环境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
(2)①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大量添加到食品中易造成食物中毒;
②炎症或伤口感染,应使用青霉素;
③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
(3)①根据防腐蚀的操作进行分析;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9.【答案】(1)B;A;D;C
(2)B;C;C
(3)线型结构;CA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1)①明矾中的Al3+可水解产生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不溶物沉降,可作净水剂;
②氯气通入水中,能与H2O反应形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③Na2S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S2-,能与废水中的Hg2+、Cu2+结合形成沉淀;
④熟石灰属于碱,常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2)①具有阻止细菌生长功能的抗生素为青霉素,B符合题意;
②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C符合题意;
③A、食盐重添加碘酸钾可预防碘缺乏病,A不符合题意;
B、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解决缺铁性贫血问题,B不符合题意;
C、钙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①聚乙烯固态时为线型结构;
②钢铁腐蚀时,铁做负极,碳做正极,负极上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形成Fe2+,A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确定其用途;
(2)①青霉素能阻止细菌生长;
②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
③钙不属于微量元素;
(3)①聚乙烯固态时为线型结构;
②钢铁腐蚀时,铁做负极,碳做正极,负极上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形成Fe2+;
30.【答案】(1)
(2)废水中的溶解氧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中n(Fe2+)减少,还原能力减弱,硝态氮去除率降低;过大和过小,都会使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c(Fe2+)降低,反应速度减慢,硝态氮残留增大;方向1中,活性炭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态氮有吸附作用,故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
(3);22.4 L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1)葡萄糖()将酸性废水中的、除去,同时产生两种无污染气体,根据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将C6H12O6改写成C6(H2O)6,将“C6”看成0价,所以1 mol C6H12O6作还原剂可以提供24 mol电子,而1 mol还原成N2需5 mol电子,则葡萄糖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①从反应原理图示中可以看出,还原等硝态氮的物质是Fe2+。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溶解氧超过一定的程度,Fe2+可能被氧化为Fe3+,从而导致还原硝态氮的还原剂的含量减少,降低硝态氮的去除效率,故答案为:废水中的溶解氧将Fe2+氧化为Fe3+,使溶液中n(Fe2+)减少,还原能力减弱,硝态氮去除率降低;
②在铁碳混合物总质量相同的情况下,Fe、C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使形成的微电池数目最多、单位时间内生成的Fe2+多、去除多、残留少,曲线的上升幅度越小,说明残留的越少。当Fe、C不是最佳比例,过小(活性炭过量)和过大(铁过量)的区别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直接吸附除去部分,所以原因是:过大和过小,都会使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Fe2+的量减少,反应速度减慢,硝态氮残留增大;方向1中,活性炭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态氮有吸附作用,故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故答案为:过大和过小,都会使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c(Fe2+)降低,反应速度减慢,硝态氮残留增大;方向1中,活性炭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态氮有吸附作用,故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
(3)①“NO被吸收生成”可理解为定量关系“Ce4++NO~Ce3++”。电解时阴极将还原成N2,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
②吸收后的溶液中Ce3+和物质的量相等。阴极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6 mol,则阳极被氧化的Ce3+为2 mol,根据电子守恒必然生成1 mol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答案为:22.4 L。
【分析】(1)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的无污染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结合得失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2)①还原等硝态氮的物质是Fe2+;
②的值过大或者是过小,都会导致形成微电池的数目减少,相同时间内生成亚铁离子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方向1中活性炭质量过量,过量的活性炭对硝基具有吸附作用,所以方向1上升的幅度小于方向2;
(3)①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②结合电极反应和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