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9 17: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等都属于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认识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对应的用途,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
4、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
【课堂练习】
1.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 ____ 、_____
和 等,其中_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2.往装有红墨水的锥形瓶里投入几块木炭或少量活性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木炭、活性炭有很强的 __________性,这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
3.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分子C60,它具有类似足球的结构。它属于 (单质或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

4.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活性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B 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
C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它切割大理石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金刚石切割玻璃 B 把石墨变成金刚石
C 木炭使红墨水脱色 D 铅笔绘画
6.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用途广泛。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碳单质 性质 用途
石墨 干电池
金刚石 硬度很大
吸附能力强 防毒面具
软而有滑腻感 铅笔芯
活性炭 蔗糖脱色剂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 知道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2、 知道碳具有可燃性,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 知道碳具有还原性,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 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感受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条件在化学变化中的意义;
5、能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列举其相关的用途。
【课堂练习】
1. 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烧焦,目的是( )
A 附近曾经发生过火灾 B 增强木材强度
C 利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防止木材腐烂
D 利用碳的导电性,起地线的保护作用
2. 木炭粉、氢气分别与黑色氧化铜反应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 ②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A ① B ② C ①② D 都不对
3. 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充分燃烧,它们的生成物是( )
A 分别是CO 和CO2 B 都是CO2
C 都是CO D 分别是CO2 和H2O
4. 木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说明碳具有
性。氧气充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氧气不充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
① 做实验时在酒精灯上加网罩或改用
酒精喷灯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
②实验进行过程中能观察到:黑色粉末
;澄清石灰水
。当看到 时,
说明氧化铜和木炭已经完成反应,该反应方程式为
。由本实验说明碳具有 性,冶金工业常用它还原氧化铁:
(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结束时,先撤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2) 会根据气体是否溶于水或气体的密度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
2、 知道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能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
1.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A B C D E
)
(1)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作用。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采用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时,试管口应__________,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选择的根据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室里通常用加热碱石灰和醋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择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是 ( )
A 用了稀硫酸,反应不发生
B 反应发生后生成微溶物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C 用了稀硫酸,生成气体不纯净 D 反应速率太快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 巩固和练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检验等知识;
2、 能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会选择并组装需要的仪器;
3、 初步学会制取气体的一般操作流程(检查装置气密性、添加药品、检验产物、收集);
4、 知道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1)当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好后接着应进行
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应先加__________试剂,再从_______________加入液体试剂;
(3)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实验时二氧化碳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 检验一瓶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简单的方法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
A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D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4.实验室制取CO2,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 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
B 大试管、酒精灯、集气瓶、铁架台
C 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酒精灯
D 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 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② 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按要求连接仪器;④向长颈漏斗注入酸;⑤收集气体,正确顺序应是( )
A ①④③②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③②④①⑤ D ①②③④⑤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知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知道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知道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并知道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学习利用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点燃两支蜡烛,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
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有 _____ _、____ __、____ ____ 。
2.如图所示,往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 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 ___ _。
3.某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分别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观察到现象是:(Ⅰ)纸花变为红色;(Ⅱ) ;
(Ⅲ)纸花不变色; (Ⅳ) 。
(2)实验Ⅰ和实验 对比,得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水不能”的结论;
(3)完成实验Ⅲ,能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Ⅳ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5)把实验Ⅳ中的红色石蕊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石蕊花会变____色,这是由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4.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的物
质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列举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课堂练习】
1.如图,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可观察到的现
象是(1) (2) ___
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二氧化碳的固体称为 ,因为升华时易从周围环境 ,故可作 ,也可用于 。
3.意大利有一“死狗洞”,狗进入洞内会晕倒,而人却能安全出入。后来科学家发现洞内的泥土中冒着气泡(CO2)。据些说明CO2的性质: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 __
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的深井前,要做 实验。
4.为了使石灰浆抹的墙快点干燥,往往要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且刚放入火盆时,墙壁反而变得更潮湿是由于(  )
A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少 B 墙壁中有水渗出
C 空气中水凝结在墙里 D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大量使用一次的木筷
B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
D 限制汽车工业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6. 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是因为 ( )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 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CO2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 CO2能够灭火,施用后可防治火灾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3课时)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列其用途和写出化学方程式。
(1)知道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2)知道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3)知道一氧化碳的毒性。
3、知道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课堂练习】
1. 下列有关CO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CO有毒 B CO可燃
C CO有还原性 D CO有刺激性气味
2. 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一组气态物质是( )
A H2、CO2 B CO、H2 C O2、CO D CO、C
3. 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
A 通入澄清石灰水 B 观察颜色
C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D 点燃
4.右图是一个燃烧正旺的煤炉。
写出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5.工业上常用CO来冶炼金属,这是利用了CO的__ __性。写出下列用途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CO与氧化铜反应炼铜______ ________;
②CO与氧化铁反应炼铁___________ ___。
6.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可将气体通过( ),
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过(  ):
A 点燃 B 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
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通过炽热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