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物质组成的表达式(第四课时)教案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物质组成的表达式(第四课时)教案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9 18: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四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科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4《物质组成的表示式》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承接之前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化学式意义,是化学计算学习的开始,本课题为第四单元化学方程式、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高中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了解了相对原子质量、掌握了化学式意义,初步具备进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计算技能;
2.初三学生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步具有从宏观到微观转化的能力;
3.初次接触化学计算,缺少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
4.课题内容单一、枯燥,部分学生可能学习兴趣和欲望不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行阅读,仿照例题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知识类比迁移能力;
(2)根据化学式运用数学计算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科间交融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有关时事问题,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树立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通过动手练习,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仪器
书本、投影、PPT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 准备上课 引起学生注意,做好上课准备
【展示PPT学习目标】本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区分重难点
【讲授】首先,我们来做几道题目回顾一下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 【讲解】讲解题目 做题 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巩固旧知
【讲授】同学们,看到ppt上的模型图,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水是由几种元素组成? 一个水分子中共有几个原子? 1个水分子中有几 个氢原子和几个氧原子? 一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讲解】那我们来看到练习1,完成金牌学案》43页第16题第(1)、(2)小题 2 3 2 1 2:1 由熟知的水模型入手,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后及时配套练习,由熟悉的知识到稍有难度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讲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2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讲解】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是一个比值,意味着它不带单位,请同学们仿照例题完成金牌学案》第41页课时达标第1题 【展示学生金牌学案】我抽两个同学的学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所写的表达式哪里有问题呢? 阅读教材 做练习 听讲 通过阅读书本,教师强调的方法,学生仿照例题完成相应练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
【讲解】阅读书本92页,了解组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要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首先要知道在H2O中氢、氧原子的个数,用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就是质量,可以写成 为了方便,也可以写成 【展示ppt】并完成PPT上的练习,写出计算表达式 听讲 做练习 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讲解知识,后以学生练习为主,及时练习,及时反馈。
【讲解】阅读教材92页,了解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与形成化合物的各元素质量总和之比。 我们将这句话列成数学式子,则可以变成 我们以水为例,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如果我要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呢? 请你们列式计算 完成《金牌学案》42页第3题 阅读书本 总结 做练习 有效结合书本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教学来源于书本,并与数学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各学科的交叉魅力
【讲解】我们来做两道练习题来练练
【讲解】最后补充一个,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那我们理解一下,可以得出 【讲解】120kg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请用两种方法解题。 做练习 根据学生学情及结合中考,拓展知识,让学生体会化学不一样的魅力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完成教学目标,但细节问题要注意,例如有效数字约分、质量比要写最简整数比。在课堂上结合好中考常考考法,有效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