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9 21:3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中国的色彩
是什么,装扮着中国的色彩?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
绿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黑白
东北黑土白云,雪的故乡。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 · 下册
人教版
学习目标
3.
2.
1.
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记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及界线。
通过学习本课,增强爱国情感。
如果做一次中国穿越之旅,无论选择哪一个方向,都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感受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观察从北京-南京-海口的景观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路线A
纬度位置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自然地理差异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路线B
观察从武汉-兰州-托克逊景观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海陆位置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自然地理差异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观察从杭州-拉萨景观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地形图
地势差异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自然地理差异
路线C
拉萨
杭州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综上所述: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自然环境差异
人文环境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文地理差异
农业差异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800mm年降水量
苏州人
无锡人
上海人
湖北人
湖南人
江西人
贵州人
重庆人
四川人
山西人
俗话说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口味的喜好与地理环境有关。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bai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我国东部沿海湿润多雨,多春阴湿寒冷,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当地人健康极为有利。从而有了爱吃辣的习惯。我国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地处暖湿带,多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部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地理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差异
东密西疏
人口、交通
人文地理差异
经济发展差异
东高西低
2020年中国各省人均GDP
地理差异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哈尔滨的冬季
看冰雕 打雪仗 滑冰
广州的冬季
赏花 赛龙舟 游泳
中国饮食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
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
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秦岭—淮河
你知道哪些南北差异?
南北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农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民居
活动:南北的差异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陆路运输
水路运输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坡小墙厚
坡大墙高
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汽车)
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 一种运输方式。
秦岭—准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结冰状况
年降水量
植被
<0 ℃
>0 ℃
结冰
不结冰
<800mm
>800mm
以温带落叶
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为主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地理
位置
自然
地理
人文
地理
西















思考: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A
B
C
A
观察左图中的界线A,并与右图(书P2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
400mm
降水
B
(1)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800
800mm
B
0
1月00C等温线
(1)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800mm
秦岭-淮河线
气候(气温和降水)
C
观察左图中的界线C,并与右图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一、二级阶梯界线
地势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400mm等年降水量线(北段)
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秦岭-淮河
主导因素:降水
主导因素:气候(气温、降水)
主导因素:地形地势
知识结构
中国的
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
自然差异:气温、降水、地势等
地理差异显著
人文差异:农业、人口、交通等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1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
丁 、乙 、
甲 、丙 。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2)其中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
①是 ,②是 。
秦岭
淮河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花生 C.青稞 D.小麦
B
D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C
4.下列山脉和地形区均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巫山山脉、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武夷山山脉 D.东北平原、东南丘陵
5.“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