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8 13:39:58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
阳光míng mèi    的春日里,孩子们结伴来到郊外,zhuō mí cáng    、放fēng zhēng    ,看má yǐ    觅食,sōu jí    植物biǎo bēn    ……qīng cuì    的笑声洒遍绿野。
【答案】明媚;捉迷藏;风筝;蚂蚁;搜集;标本;清脆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题干考查1、拼音2、识字3、写字 “ míng ” 别拼成“mín”,“ qīng ” 别拼成“qīn”“ 媚 ”的左边是“女”,右边是“眉”。“ 迷 ”别写成“谜”“筝”上边是竹字头,下边是“争”“ 蚂蚁 ”两字左边是虫,别写成其它部首。“ 清脆 ”的“清”别写成“轻”
故答案为:第1空、明媚;第2空、捉迷藏;第3空、风筝;第4空、蚂蚁;第5空、搜集;第6空、标本;第7空、清脆
【点评】该题主要考察汉语拼音的正确拼法和字体的正确书写。往往在一个词语中,会写同音字,错字,这是词语掌握不牢造成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烧(yán)骆驼(tuo)
B.栖息(xī)严峻(jùn)
C.剔除(tī)徘徊(huái)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字的读音。A“燃”读 rán不读yán,“驼”读 tuó不读tuo读音有误。B:栖息 qī xī(xī)严峻 yán jùn(jùn)C:剔除 tī chú(tī)徘徊 pái huái(huái)B、C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B、C
【点评】该题主要考察多音字的读音与组词。一字多音,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也不同。往往在一个词语中,会写同音字,错字,这是词语掌握不牢造成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俱全 惧怕 司空见惯
B.搅绊 汤匙 坐以待毙
C.稠密 辩论 万不得已
【答案】B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 C.正确。B.有误,搅拌:用棍子等转动,使混合物均匀,“搅绊”应是“搅拌”。
故答案为:B
【点评】题干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汉字基础知识:笔画、笔顺、易错笔画、易错笔顺、间架结构、部首名称。做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回答问题。同时注意积累词汇。
4.导师的一番话,使小伙子恍然大悟,心中的郁闷荡然无存(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答案】C
【知识点】言外之意;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 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岀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吃起来苦口却有利于治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却有利于办事情。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结合释义和语境“导师的一番话,使小伙子恍然大悟"可知,应填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知适合的应当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劳动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B.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旗杆上。
C.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看到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使我很受教育。
【答案】A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B.搭配不当,“掌声”不可能集中到旗杆上。应该为“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旗杆上。 ”C.用词不当,把“天伦之乐”改为“视听盛宴”。 D.成分残缺,去掉“使”。B、C、D有语病。A的描述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掌握了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6.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
B.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A、B、D正确,C有误,结合意思“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应改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故答案为:C
【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內容。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7.按要求写句子。
(1)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在学校艺术节各项比赛中,我班同学捷报频传:张莹的独舞拔得头筹,王丽的软笔书法    ,赵亮的软陶作品    ,李冬的钢琴演奏    。
(2)注意例句的加点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安静
【答案】(1)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也能听见。
【知识点】近义词;仿写
【解析】【分析】 (1)考查了近义词。拔得头筹:在竞争、比赛中夺得第一。近义词是“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修辞,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也能听见。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句子仿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要了解给岀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8.填空,回答问题。
(1)诗句“   ,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寒食节的习俗,“   ,冷露无声湿桂花”是写中秋节夜晚的景象,“   ,脉脉不得语”写的是七夕节的神话传说。
(2)诗人李贺渴望建功立业,写下诗句“   ,快走踏清秋”;于谦借写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表达自己不畏艰难的心声;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正是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闳的写照。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
(4)“弈秋,通国之善界者也”,句中“善”的意思是    。
【答案】(1)日暮汉宫传蜡烛;中庭地白树栖鸦;看看未相识
(2)何当金络脑;千锤万凿出深山;任尔东西南北风
(3)多知乎
(4)擅长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的“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日暮汉宫传蜡烛 ”;“ 冷露无声湿桂花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 ”; “ 脉脉不得语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看看未相识 ”。
(2)结合题干中的“ 快走踏清秋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何当金络脑 ”;“ 烈火焚烧若等闲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 ”; 郑燮的诗句 “ 千磨万击还坚劲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任尔东西南北风 ”。
(3) 结合题干中的“ 孰为汝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多知乎 ”。
(4)“ 弈秋,通国之善界者也 ”意思是: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可知“善”的意思是“擅长”。
故答案为:(1)第1空、日暮汉宫传蜡烛;第2空、中庭地白树栖鸦;第3空、看看未相识(2)第1空、何当金络脑;第2空、千锤万凿出深山;第3空、任尔东西南北风(3) 第1空、擅长
【点评】本题考査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名言警句,有根据课文內容填空,有文化及文学常只,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9.语言表达
从《鲁滨逊漂流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中任选一本书,写读书推荐卡。
推荐书名:《   》
推荐理由:   
【答案】《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最终返回了故乡、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人,语言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考査了推荐介绍。注意结合要求,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并写清楚你推荐的由。
故答案为:第1空、《鲁滨逊漂流记》第2空、鲁滨逊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最终返回了故乡、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人,语言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点评】推荐书要介绍清楚。 1.介绍作者和书;2.书里有什么;3.印象深刻的句子;4.看完书的感受;5.这本书为什么值得看。
二、阅读(35分)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⑤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1)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____。
10.“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    。
11.用横线画出描写李大钊外貌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李大钊    的革命者形象。
12.第⑤段是对李大钊    和    的描写,从“又望了望我们”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对家人    。
13.我们从选段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我”对李大钊    。
【答案】10.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1.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
12.语言;动作;的关爱
13.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知识点】十六年前的回忆
【解析】【点评】考查现代文的阅读。解题思路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10.(1)考查学生给文段加标题的能力。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写了在法庭上,李大钊先生和家人相见的情景。故标题可为:法庭相见。
(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知,“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故答案为:(1):法庭相见;(1)、 第1空、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1.考査找关键句子。阅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句话是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从这句话可体会出李大钊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形象。
故答案为: 第1空、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
12.考査了人物描写方法。“接着说”后面是说话的内容,故运用了语言描写;“望了望”是一个动作,运用了动作描写,从“又望了望我们”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
故答案为:第1空、语言;第2空、动作;第3空、的关爱
13.考查了人物情感把握。语段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文内容写了“我们”和父亲在法相见的情景,表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 第1空、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
①2018年5月14日6时26分,川航3U8633航班满载着119名乘客,由重庆飞往拉萨。四十余分钟后,飞机进入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有着“空中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空。
②“嗡!”一声闷响,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纹,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伸手去检查,“内层玻璃裂了!”“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迅速向管制台报告,同时示意副驾驶发出危险信号。“砰!”一声巨响,这块玻璃突然破裂被吸出窗外。飞机开始剧烈抖动。严重失压下的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此时的驾驶舱内,自动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严重,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系!副驾驶员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驾驶舱。刘传健试图把徐瑞辰拉回来,但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气流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抽打着刘传健的脸。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瞬间凝固了整个驾驶舱,强大的气流使他根本无法戴上氧气面罩。他耳朵里没有了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空军飞行教员刘牧的嘱咐:“状态就是生命!”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
③7时许,地面航站指挥控制中心在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④减速,下降高度……机长刘传健费力地操纵着飞机,这时的他很纠结。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他镇静了一下,快速回忆经历的模拟“座舱盖爆破”应急处置训练:将仪表蒙住,靠地标、罗盘领航飞行……此时,身着短袖衬衫的刘传健紧握操纵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配合下戴好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看到跑道啦!”他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⑤7时42分,机长刘传健凭着沉着和“超能力”,以及机组人员和地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他驾机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飞机和机上119名乘客与9名机组成员的安全。
⑥这场历时34分钟的手动备降过程,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刘传健是千千万万优秀飞行员中普通的一员,这次壮举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本色发挥!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壮举:   
无能为力: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6.从第②段画线句可以感受到    ,这处描写的作用是    。
17.机长刘传健能够成功备降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
①   
②   
18.请为刘传健机长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14.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这里就是指本义。;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这里就是指本义。
15.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建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
16.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为下文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
17.沉着、冷静;高度的责任感
18.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题干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4.本题考査词语解释。可以在理解词语本身含义的基础上再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答。壮举,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这里就是指本义;无能为力: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这里就是指本义。
故答案为:第1空、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这里就是指本义。第2空、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这里就是指本义。
15.本题考査文章内容概括。抓住机细纹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健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故答案为: 第1空、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建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16.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句子表现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目的:为下文机长刘传建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可以突出机长的沉着冷静、经验丰富、强烈的责任感。
故答案为:第1空、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第2空、为下文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
17.考査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险情:①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②飞机剧烈抖动;③客舱严重失压,氧气面罩全部脱落;④驾驶功能失灵、伩表台受损、与地面失联;⑤副驾驶员生命危险,无法驾驶;⑥缺氧、酷寒、座舱释压。可以看岀刘传健的冷静。“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可以看出他的高度责任感。
故答案为:第1空、沉着、冷静;第2空、高度的责任感
18.考查开放探究。从事件和意义出发,写出刘传健的优秀品质。如: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故答案为:第1空、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三、写作题(28分)
19.根据提示,完成习作。
提示: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有些情感体验刻骨铭心:初次走上领奖台时的激动不已,被老师紧紧拥抱时的温暖幸福,和朋友尽情游玩时的开心快乐,做了错事后的忐忑不安,即将毕业分别的依依不舍……
要求:⑴选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题目自拟;⑵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⑶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答案】范文:
那件事真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畚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眼睛湿润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 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 。要求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有许多事让我们难忘或有着深刻的体验,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后悔,有的让我们高兴…….选择一件你体验深刻,难忘的事去写。写时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感动、高兴等内心体验,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文章层次分明,线索分清。通过生活中的倒垃圾这件小事情,反映出了当时的感受应。用细节的描写,刻画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小作者与王爷爷的故事,突出出中心。是一篇佳作。
1 / 1辽宁省锦州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
阳光míng mèi    的春日里,孩子们结伴来到郊外,zhuō mí cáng    、放fēng zhēng    ,看má yǐ    觅食,sōu jí    植物biǎo bēn    ……qīng cuì    的笑声洒遍绿野。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烧(yán)骆驼(tuo)
B.栖息(xī)严峻(jùn)
C.剔除(tī)徘徊(huái)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俱全 惧怕 司空见惯
B.搅绊 汤匙 坐以待毙
C.稠密 辩论 万不得已
4.导师的一番话,使小伙子恍然大悟,心中的郁闷荡然无存(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劳动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B.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旗杆上。
C.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看到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使我很受教育。
6.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
B.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7.按要求写句子。
(1)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在学校艺术节各项比赛中,我班同学捷报频传:张莹的独舞拔得头筹,王丽的软笔书法    ,赵亮的软陶作品    ,李冬的钢琴演奏    。
(2)注意例句的加点部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安静
8.填空,回答问题。
(1)诗句“   ,轻烟散入五侯家”写出了寒食节的习俗,“   ,冷露无声湿桂花”是写中秋节夜晚的景象,“   ,脉脉不得语”写的是七夕节的神话传说。
(2)诗人李贺渴望建功立业,写下诗句“   ,快走踏清秋”;于谦借写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表达自己不畏艰难的心声;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正是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闳的写照。
(3)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
(4)“弈秋,通国之善界者也”,句中“善”的意思是    。
9.语言表达
从《鲁滨逊漂流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骑鹅旅行记》中任选一本书,写读书推荐卡。
推荐书名:《   》
推荐理由:   
二、阅读(35分)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⑤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1)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____。
10.“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    。
11.用横线画出描写李大钊外貌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李大钊    的革命者形象。
12.第⑤段是对李大钊    和    的描写,从“又望了望我们”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对家人    。
13.我们从选段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我”对李大钊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
①2018年5月14日6时26分,川航3U8633航班满载着119名乘客,由重庆飞往拉萨。四十余分钟后,飞机进入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有着“空中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空。
②“嗡!”一声闷响,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纹,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伸手去检查,“内层玻璃裂了!”“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迅速向管制台报告,同时示意副驾驶发出危险信号。“砰!”一声巨响,这块玻璃突然破裂被吸出窗外。飞机开始剧烈抖动。严重失压下的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此时的驾驶舱内,自动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严重,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系!副驾驶员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驾驶舱。刘传健试图把徐瑞辰拉回来,但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气流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抽打着刘传健的脸。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瞬间凝固了整个驾驶舱,强大的气流使他根本无法戴上氧气面罩。他耳朵里没有了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空军飞行教员刘牧的嘱咐:“状态就是生命!”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
③7时许,地面航站指挥控制中心在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④减速,下降高度……机长刘传健费力地操纵着飞机,这时的他很纠结。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他镇静了一下,快速回忆经历的模拟“座舱盖爆破”应急处置训练:将仪表蒙住,靠地标、罗盘领航飞行……此时,身着短袖衬衫的刘传健紧握操纵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配合下戴好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看到跑道啦!”他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⑤7时42分,机长刘传健凭着沉着和“超能力”,以及机组人员和地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他驾机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飞机和机上119名乘客与9名机组成员的安全。
⑥这场历时34分钟的手动备降过程,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刘传健是千千万万优秀飞行员中普通的一员,这次壮举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本色发挥!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壮举:   
无能为力: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6.从第②段画线句可以感受到    ,这处描写的作用是    。
17.机长刘传健能够成功备降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两个方面)
①   
②   
18.请为刘传健机长写一段颁奖词。    
三、写作题(28分)
19.根据提示,完成习作。
提示: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有些情感体验刻骨铭心:初次走上领奖台时的激动不已,被老师紧紧拥抱时的温暖幸福,和朋友尽情游玩时的开心快乐,做了错事后的忐忑不安,即将毕业分别的依依不舍……
要求:⑴选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题目自拟;⑵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⑶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明媚;捉迷藏;风筝;蚂蚁;搜集;标本;清脆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题干考查1、拼音2、识字3、写字 “ míng ” 别拼成“mín”,“ qīng ” 别拼成“qīn”“ 媚 ”的左边是“女”,右边是“眉”。“ 迷 ”别写成“谜”“筝”上边是竹字头,下边是“争”“ 蚂蚁 ”两字左边是虫,别写成其它部首。“ 清脆 ”的“清”别写成“轻”
故答案为:第1空、明媚;第2空、捉迷藏;第3空、风筝;第4空、蚂蚁;第5空、搜集;第6空、标本;第7空、清脆
【点评】该题主要考察汉语拼音的正确拼法和字体的正确书写。往往在一个词语中,会写同音字,错字,这是词语掌握不牢造成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字的读音。A“燃”读 rán不读yán,“驼”读 tuó不读tuo读音有误。B:栖息 qī xī(xī)严峻 yán jùn(jùn)C:剔除 tī chú(tī)徘徊 pái huái(huái)B、C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B、C
【点评】该题主要考察多音字的读音与组词。一字多音,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也不同。往往在一个词语中,会写同音字,错字,这是词语掌握不牢造成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B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 C.正确。B.有误,搅拌:用棍子等转动,使混合物均匀,“搅绊”应是“搅拌”。
故答案为:B
【点评】题干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汉字基础知识:笔画、笔顺、易错笔画、易错笔顺、间架结构、部首名称。做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回答问题。同时注意积累词汇。
4.【答案】C
【知识点】言外之意;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 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岀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吃起来苦口却有利于治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却有利于办事情。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结合释义和语境“导师的一番话,使小伙子恍然大悟"可知,应填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知适合的应当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
5.【答案】A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B.搭配不当,“掌声”不可能集中到旗杆上。应该为“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旗杆上。 ”C.用词不当,把“天伦之乐”改为“视听盛宴”。 D.成分残缺,去掉“使”。B、C、D有语病。A的描述正确。
.
故答案为:A
【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掌握了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6.【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A、B、D正确,C有误,结合意思“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应改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故答案为:C
【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內容。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7.【答案】(1)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也能听见。
【知识点】近义词;仿写
【解析】【分析】 (1)考查了近义词。拔得头筹:在竞争、比赛中夺得第一。近义词是“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修辞,据此仿写。
故答案为: (1)勇夺第一摘得桂冠独占鳌头; (2)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也能听见。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句子仿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要了解给岀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掌握了找近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就容易多了。
8.【答案】(1)日暮汉宫传蜡烛;中庭地白树栖鸦;看看未相识
(2)何当金络脑;千锤万凿出深山;任尔东西南北风
(3)多知乎
(4)擅长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的“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日暮汉宫传蜡烛 ”;“ 冷露无声湿桂花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 ”; “ 脉脉不得语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看看未相识 ”。
(2)结合题干中的“ 快走踏清秋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何当金络脑 ”;“ 烈火焚烧若等闲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 ”; 郑燮的诗句 “ 千磨万击还坚劲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任尔东西南北风 ”。
(3) 结合题干中的“ 孰为汝 ”可知要填的内容是“ 多知乎 ”。
(4)“ 弈秋,通国之善界者也 ”意思是: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可知“善”的意思是“擅长”。
故答案为:(1)第1空、日暮汉宫传蜡烛;第2空、中庭地白树栖鸦;第3空、看看未相识(2)第1空、何当金络脑;第2空、千锤万凿出深山;第3空、任尔东西南北风(3) 第1空、擅长
【点评】本题考査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名言警句,有根据课文內容填空,有文化及文学常只,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9.【答案】《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最终返回了故乡、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人,语言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知识点】推荐介绍
【解析】【分析】考査了推荐介绍。注意结合要求,推荐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并写清楚你推荐的由。
故答案为:第1空、《鲁滨逊漂流记》第2空、鲁滨逊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荒岛上,最终返回了故乡、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人,语言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点评】推荐书要介绍清楚。 1.介绍作者和书;2.书里有什么;3.印象深刻的句子;4.看完书的感受;5.这本书为什么值得看。
【答案】10.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1.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
12.语言;动作;的关爱
13.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知识点】十六年前的回忆
【解析】【点评】考查现代文的阅读。解题思路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10.(1)考查学生给文段加标题的能力。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写了在法庭上,李大钊先生和家人相见的情景。故标题可为:法庭相见。
(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知,“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故答案为:(1):法庭相见;(1)、 第1空、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1.考査找关键句子。阅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句话是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从这句话可体会出李大钊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形象。
故答案为: 第1空、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
12.考査了人物描写方法。“接着说”后面是说话的内容,故运用了语言描写;“望了望”是一个动作,运用了动作描写,从“又望了望我们”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
故答案为:第1空、语言;第2空、动作;第3空、的关爱
13.考查了人物情感把握。语段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选文内容写了“我们”和父亲在法相见的情景,表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故答案为: 第1空、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答案】14.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这里就是指本义。;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这里就是指本义。
15.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建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
16.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为下文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
17.沉着、冷静;高度的责任感
18.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题干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 )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4.本题考査词语解释。可以在理解词语本身含义的基础上再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答。壮举,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这里就是指本义;无能为力: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这里就是指本义。
故答案为:第1空、本义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这里就是指本义。第2空、没有办法;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这里就是指本义。
15.本题考査文章内容概括。抓住机细纹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健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故答案为: 第1空、本文讲述的是2018年川航一航班在飞行时突然失事,机长刘传建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的故事。
16.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句子表现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目的:为下文机长刘传建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可以突出机长的沉着冷静、经验丰富、强烈的责任感。
故答案为:第1空、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第2空、为下文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应对做铺垫。
17.考査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险情:①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②飞机剧烈抖动;③客舱严重失压,氧气面罩全部脱落;④驾驶功能失灵、伩表台受损、与地面失联;⑤副驾驶员生命危险,无法驾驶;⑥缺氧、酷寒、座舱释压。可以看岀刘传健的冷静。“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可以看出他的高度责任感。
故答案为:第1空、沉着、冷静;第2空、高度的责任感
18.考查开放探究。从事件和意义出发,写出刘传健的优秀品质。如: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故答案为:第1空、您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和过硬的专业知识手动迫降飞机,最后让飞机上所有乘客安全着落。当之无愧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19.【答案】范文:
那件事真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畚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眼睛湿润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 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 。要求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生活中有许多事让我们难忘或有着深刻的体验,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后悔,有的让我们高兴…….选择一件你体验深刻,难忘的事去写。写时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感动、高兴等内心体验,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文章层次分明,线索分清。通过生活中的倒垃圾这件小事情,反映出了当时的感受应。用细节的描写,刻画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小作者与王爷爷的故事,突出出中心。是一篇佳作。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