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燃烧和灭火 班级
课 型 新课 课时 第 1 课时
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理解燃烧和灭火的 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 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思政渗透: 本课题以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赤 壁之战”为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 感。
教材内容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儿幅有关燃烧的图画引入,体现从远古时代燃烧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到燃烧在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形象地说明了燃烧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课题内容的呈现从燃烧的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从燃烧的条件归纳灭火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以及日常所使用的方法都有科学依据,来源于科学知识和原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现象,也听到过火灾的一些相关情况。在学习氧气时又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蜡烛等物质的燃烧,而且还知道氢气不纯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说学生的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很多生活经验也能帮助学生了解燃烧是有条件的,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规范的概念和方法而已。已有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在前几单元中学生也多次感受了实验探究、对比、讨论、归纳等方法,这为本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师的示实验,加上教师的引导,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教学方法与策略 问题导学、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
情境1: 【视频】赤壁之战 问题1: (1)弱势的孙权、刘备如何抵抗强势的曹操? (2)什么是火? (3)火又有什么用? 活动1: 【回答】 结合视频回答:火攻 【小组讨论】 1.回顾木炭、硫、蜡烛等物质的燃烧,分析现象、参加反应和反应类型的相同点,归纳得出燃烧的概念。 2.结合教师提供的素材,说一说燃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素养目标1: 通过讨论分析辩证看待燃烧的利弊,学会一分为二认识生活中的物质和现象。
情境2: 如何使曹军战船着火? 问题2: (1)草船是可燃 物吗? (2)草船自己是 否会燃烧? (3)如何让草船燃烧起来? (4)点燃的作用 是什么? (5)草船燃烧需 要哪几个条 件 ? (6)上述的这三个 条件和燃烧之间有什么关系?是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就可燃烧,还是要 同时满足三个条呢? (7)从实验的可行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选出最佳实验装置。 (8)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9)试管A中的白 磷燃烧,而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这是为什么? (10)试管A中的 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这又是为什么? (11)如何才能让 水中的白磷也燃 烧起来? (12)本来在热水 中不燃烧的白磷, 通入氧气后燃烧 起来了,这又说明 什么? (13)如何生起很难熄灭的熊火? 活动2: 【思考回答】 根据老师的问题,回答相关问题,构建燃烧的模型。 【小组讨论】 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展示交流】 【演示实验】 教师选择出的最佳装置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 结合教师的演示实验和教师的问题,讨论交流,构建物质燃烧的模型。 【演示实验】 素养目标2: 绿色化学角度下如何设计、改进与评价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情境设计 问题设计 活动设计 素养目标设计
情境3: 曹军不会束手待毙,他们如何灭火自救呢? 问题3: (1)如何熄灭燃着的蜡烛? (2)你们组利用什么方法熄灭蜡烛?该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3)他们应该怎样自救呢? 活动3: 【小组实验】 【展示交流】 浇、扇、吹——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剪——清除可燃物 盖、二氧化碳——隔绝氧气 【建构模型】 【交流讨论】 (1)将船分离开; (2)火灾逃生口诀:湿毛巾、捂口鼻,低头弯腰靠墙壁;找出口、尽快到达安全地。 素养目标3: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建构灭火的模型,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 业 设 计
第一部分 基础性作业(必做)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原创、改编)
★1.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清除可燃物 D.防止食用油溅出 ★★2.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3.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4.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以改编为主,主要目的是巩固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第二部分 拓展性作业(选做)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原创、改编)
调查研究:了解火灾的自救方法,以及不同原因造成的火灾的灭火方法;根据自家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需采取的措施) 通过调查交流,学会安全生活,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