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题)
学生在计算 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克 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两支试管, 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现同时在两个试管内滴加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能正确表示 、 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是
A. B.
C. D.
碳在 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 B. C. D.
加热 高锰酸钾,当得到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 和 B. 和
C. 和 D. 、 和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题步骤是
①正确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A.①③④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⑤
甲烷完全燃烧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消耗氧气 B.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C.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D.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某金属氧化物 ,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充分反应后留下固体 ,则金属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将二氧化碳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的关系是
A. B. C. D.
在反应 中, 与 恰好完全反应,已知 与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则生成 的质量为
A. B. C. D.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生成 的质量是 B.生成物中 的质量是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剩余固体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二、综合题(共5题)
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1)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 和生成的 的质量比为 。
(2) 如果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
(3) 如果要得到 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 ,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
黑火药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 。
(2) 中的物质由离子构成,阴离子的符号是 。
(3) 黑火药制作的烟花燃放时,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 、 (固体和气体污染物,各填一种)。
(4) 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 氧气需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在密闭容器内有 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经过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 。
(1) 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可以使木条复燃。计算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及氧气各多少克?
(2) 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计算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及氧气各多少克?
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 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3) 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小意和小思两位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 )
[题目]已知:,将 氯酸钾和 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 小意很快得到 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 的质量是 。
(2) 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3) 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 氯酸钾”改为“ 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B
【解析】设生成 的质量为
2. 【答案】B
3. 【答案】A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
故只有 碳参加了反应,碳有剩余,因此可用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求生成的 的质量,也可直接用参加反应的 的质量求生成 的质量。
4. 【答案】D
【解析】假设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然后由题中实际得到的氧气为 知高锰酸钾并未完全分解,故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和 。
5.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为:④设未知量;①正确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②列比例式,求未知量;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故选B。
6. 【答案】B
7. 【答案】C
8. 【答案】D
9. 【答案】D
【解析】设 与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生成 的质量为 ,则生成 的质量为
解得
10.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 的质量为 ,故A正确;设生成物中 的质量是
,解得:,故B正确;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C错误;剩余固体中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剩余固体中碳、 氧元素质量比为 ,故D正确。
二、综合题(共5题)
11. 【答案】
(1)
(2) ;
(3) ;
12. 【答案】
(1)
(2)
(3) 粉尘;
(4) 设需硝酸钾的质量是 。
答: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
【解析】
(1) 生成物中的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 、 、 、 、 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 、 、 、 ,反应后已有 、 、 元素的原子个数为 、 、 ,故 中含有 个硫原子和 个钾原子,化学式为 ,阴离子符号为 。
(3) 烟花燃放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和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
(4) 根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已知氧气的质量,可求出需要的硝酸钾的质量。
13. 【答案】
(1) ,
(2) ,
14. 【答案】
(1) 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2)
(3) 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
【解析】
(1)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它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15. 【答案】
(1) ;
(2) 依据小意的计算结果可知,所剩固体的质量为 ,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所以题目所给的数据有错误(或者依据小意的计算结果可知,氯酸钾的质量为 ,大于实际质量 ,所以题目所给数据有错误)。
(3)
【解析】
(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表示的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利用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氯化钾的质量。
(3)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弄清 固体的成分。当 固体是氯酸钾时,说明反应未进行,这样收集不到氧气;当 固体是氯化钾时,说明反应恰好完全,此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氯酸钾的质量为 。综上所述,在其他物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氯酸钾的质量取值范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