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桂花雨
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琦君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
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
桂花简介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
我会读
姿态 迷人 至少 邻居 成熟 完整 尤其 沉浸 香飘十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理清文章段落。
课文怎样分段?
1.第一节(第1~2自然段)
2.第二节(第3~6自然段)
3.第三节(第7~8自然段)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回忆童年时代“摇桂花”和“收桂花”情景。
由母亲的话引出对童年“摇花乐”及阵阵桂花雨的追忆。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爱桂花
作者是怎么具体写桂花的香的呢?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作者将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姿态优雅,再从“不开花” “开花”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然后笔锋一转,点出“我”喜爱桂花的原因———香气迷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香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对于孩子来说,比如过生日、过年,算是“大事”;对于作者来说,一年一度的摇桂花就像过生日、过年一样隆重,是一件令作者最高兴、快乐和难忘的事。
写出了作者盼望着摇桂花的急切心情。“总是缠着”说明作者是从早到晚盼望着摇桂花这件“大事”。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
思桂花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家乡的生活离不开桂花,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桂花花朵细小,量又极大。当满树的桂花下落的时候,就像小雨点纷纷飘落。而且桂花很有香气,所以作者才会说,是“好香的雨”。这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能体现出作者的快乐及对桂花的喜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入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桂花的?
树笨笨的 花小小的 香气迷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述我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最家乡那摇落的______________。
桂花雨的思念
摇桂花的乐趣
充满欢乐
深埋心中
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一、选择题。
题目《桂花雨》的意思是什么( )
A.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桂花被雨吹落
C.在雨中摇桂花
课堂演练
A
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二、仿写
爬树的时候,小刚嗖的一声就上去了,像猴子一样。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快乐的
使劲地
大声地
喊
童年
摇
课文通过回忆描写了小时候在家乡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 以及对 。
主题概括
摇落桂花时
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