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
(2)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把握象征的手法。
1
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昌耀的沧桑情怀和雪莱的理想追求。
2
导入
我们知道,登山是一项勇敢者进行的探险。除了攀爬山壁享受一览无遗的美景之外也充满了挑战甚至生命危险,所以说一座高峰的征服对登山者来说是向自我的挑战,更是向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它给予人们更多的是精神鼓舞。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在登峰途中用血与汗雕铸成的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
活动一
知人论世,阅读铺垫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
昌耀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
诗歌特色
昌 耀
(1936-2000)
处女作:《人桥》
代表作:《慈航》《划呀,划呀,父亲们!》
《意绪》《哈拉库图》
作品
作者介绍
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一“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以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了解背景
活动二
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1.借助课下注释和预学任务单中的诵读提示,自由诵读这首诗歌,初步把握诗人的情感。
2.倾听名家诵读,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诵读诗歌
诵读诗歌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塑造了怎样的登峰者形象?
答案 登峰者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面对千层掌鞋底被撕裂的危急情况,他临危不惧,脱离险境后,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自以为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一样,当看到蜘蛛后又对生命有了新的领悟,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初读思考
请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太阳
蜘蛛
坚韧顽强
结构导图
活动一
知人论世,阅读铺垫
致云雀
雪莱,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感情丰富,激情跌宕,语言优美生动,并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雪莱
(1792—1822)
代表作:
《自由颂》《致云雀》《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作者介绍
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短暂的一生中,以诗文为刀枪,挑战神权,攻击专制,揭露暴政;以诗文为号角,鼓吹民主,呼吁自由,号召“解放全人类”。诗人的一生,满怀对被压迫人民被奴役民族的热爱,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用诗歌向人间播撒革命的火种。他的名作《致云雀》以壮美的激情、辽阔的境界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手法为诗人赢得极高声誉,诗中的云雀即倾注了诗人高贵的灵魂。人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了解背景
活动二
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1.借助课下注释和预学任务单中的诵读提示,自由诵读这首诗歌,初步把握诗人的情感。
2.倾听名家诵读,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诵读诗歌
诵读诗歌
1.全诗共21节,从写作内容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主要写了什么?
答案 全诗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2节):总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
第二层(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盛赞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
第三层(8~20节):用一连串具体的比喻描写云雀的欢唱带给人们的美好体验,并且解读出云雀歌声美妙的原因在于“鄙弃尘土”。
第四层(第21节):表达诗人的心愿,将学习云雀的欢欣与无畏,给全世界带来欢乐、自由与真理。
初读思考
2.全诗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答案 ①比喻。
②这些比喻集中出现在8~20节中,诗人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等等,这一连串比喻个性鲜明,不落俗套,将云雀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3.从句式来看,这首诗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长短句的编排是全诗的重要特点,每一节都分为五行,四短一长,这是雪莱在创作的时候刻意模拟了云雀鸣唱的节奏,云雀总是在短促的几声之后拖带一长声尾音。整首诗句式错落有致,押韵和谐,节奏舒缓匀称,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初读思考
请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欢乐的精灵
高贵自由
鄙弃污浊
渴望传递云雀的欢乐与爱
结构导图
活动三
预习检测
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跃入(yuè) 铆钉(mǎo) 各奔东西(bēn)
B.棕色(cōng) 摈弃(bìn) 命运多舛(chuǎn)
C.渗出(shèn) 富饶(ráo) 轻鸢剪影(yuān)
D.揳入(xiē) ?倾吐(qǐng) 抛头露面(lù)
√
A项“奔”读bèn。
B项“棕”读zōng。
D项“倾”读qīng。
2.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是昌耀诗歌的总主题,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定格了昌耀诗歌的情绪基
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
B.诗中的“高度”既指作者登山的高度,也指作者内里的高度、精神的高度,作者
要坚守住这一新的精神高度,只要战胜和摆脱各种各样朝下拖曳的外力就可以了。
C.第二节写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
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这种成就感一落千丈——比人弱小千
万倍的小得可怜的生命尚能攀援至此,号称万物之灵长的人又有什么理由而为此
沾沾自喜呢?
D.在第二节中诗人还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着这
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
“只要战胜和摆脱各种各样朝下拖曳的外力就可以了”错,作者要坚守住新的精神高度,还必须克服和摒弃各种缘自自身思想深处的干扰和阻挠的因素。
3.下列对《致云雀》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称云雀为“欢乐的精灵”,是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说歌声来自“天堂
或天堂的邻近”,是暗示它欢乐而神圣。
B.第二节是全诗写得最实的一节,也是一切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写出了云雀升上晴
空迎接朝阳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还写到了把读者思绪引回到云雀的歌声。
C.诗歌倒数第二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作进一步的概括描述,同时表明艺术作品之所
以美妙而富饶,是因为作者有不凡的品质。
D.《致云雀》在赞颂云雀的同时,也写出了和这云雀时离时合的自我、诗人的美学
理想和艺术抱负。
√
第二节没有写歌声,写到的是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活动四
鉴赏诗歌意象
《峨日朵雪峰之侧》
1.试分析诗歌中“雪峰”“太阳”“蜘蛛”意象的含义。
答案 ①“雪峰”象征着生命与人生,是诗人生命的缩影与投射。
②“太阳”代表所谓的“真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惘中,终于失去原来的高度,要跃入“山海”。
③“蜘蛛”是物质世界极为普通的生灵,却能“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说明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的不是外在形式或形象,而是精神、意志和心灵。
2.如何理解“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 这是诗人精心雕琢的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这一处描写与前一节诗的宏阔和“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
《致云雀》
3.结合全诗,简析“云雀”这一意象的内涵及体现的诗人情感。
云雀不仅代表“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掠过蔚蓝的天心”的大自然形象,更是诗人理想的自
我形象以及艺术理想的形象载体。
意象内涵
自我形象:追求光明,厌弃尘世,向往理想的精神世界。
艺术理想:向往自由,渴望能像云雀那样放飞云间,在艺术殿堂里毫无顾虑地挥笔创作,让情感随意倾洒笔端。
诗人情感
活动五
赏析表达技巧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1
把自由飞翔的云雀比作轻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的典型运动态势和边飞边唱的典型习性。
《致云雀》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和诗人一样获得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
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
2
把云雀的歌声比作诗人的吟诵,他以“即兴”再次强调好的艺术品应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又以“思想的明辉”突出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致云雀》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使读者和诗人一样获得感性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比喻的作用。
三
群文阅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说明。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作品名称
艺术风格
表现手法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雄奇奔放
夸张、排比、反复
《红烛》
深沉理性
象征
《峨日朵雪峰之侧》
沉雄遒劲
写景叙事,间接抒情
《致云雀》
诗意浪漫
象征、比喻、类比、设问
活动六
总结全诗,概括主旨
这首诗抒写了“我”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在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峨日朵雪峰、太阳、岩壁上的蜘蛛等众多审美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而壮美的氛围,以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及对生命力的赞颂。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精品,几乎融入了雪莱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这首诗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对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以及挥洒自由的艺术理想的追求。抒发了雪莱对快乐、光明、自由的深情向往。
致 云 雀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易逝的一段。让我们用时光绘画未来的颜色,用汗水打造理想的殿堂,用勤奋承载青春的梦想。让我们点燃青春的火炬,照亮我们征途上的大海和星辰。
活动七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而不是“之顶”“之巅”,是因为诗人描写的
景象不是自上而下,而是从山壁的一侧看过去。
B.“落日”“山海”等意象形象地写出了攀登时脚下的险情,也象征了一个人在生
活的困境中身心的遭遇。
C.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落日更
显壮观。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
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读者的心理上引发一种紧张。
D.小得可怜的蜘蛛,与落日、山海、滑坡、军旅、巨石、雄鹰、雪豹等,不管是形
体、力量、风格,都相差巨大,形成鲜明对比。
√
“强烈的视觉效果”应为“强烈的视听合一效果”。
2.下列对《致云雀》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彩霞降下的美雨之类的视觉形象,运用拟人手
法描绘了云雀带来的优美的听觉感受。
B.诗人把云雀鸣叫比作怀春少女为了“排遣为爱所苦的情怀”,唱出了“甜美有如
爱情的歌曲”。这正是诗人的自况。
C.诗歌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三个密集的形象带出
三个概括性强而准确的形容词“明朗、欢悦、清新”,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对云雀
的歌声作出审美判断。
D.全诗共21节,从赞美开始,以祈愿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诗中使用了雪莱
惯用的大量排比,精练而形象。
√
“拟人手法”错误,应该是比喻。
3.请仿照下面比喻句的形式,另写一节诗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答案 (示例一)挫折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失败是曲谱,/泪水是音符,/酸甜苦辣是挫折的歌词
(示例二)山川是大地的一部乐章:/隆起的是高音部,/凹陷的是低音部,/花草树木是山川的音符
(示例三)四季是自然的一部乐章:/花草是序曲,/树木是音符,/风霜雨雪是四季的主旋律
(示例四)地球是生物的母亲:/山峰是怀抱,/河水是乳汁,/植物动物是地球的孩子
作业
1.自读查良铮、郭沫若、江枫三位不同译者的《致云雀》,思考哪个译本的翻译最具想象力,哪个译本中的意象内涵最明确,哪个译本抒发的情感最浓烈。(能够在比较中对文本深入思考,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2.完成固学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