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2.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2.2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0 08: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证据理论”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Na2O,CaO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因此所有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是置换反应,所以有单质气体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因此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高于铜和锌
2.为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用砂纸将大小相同的锌片、铜片和镁条表面的氧化物除掉,然后分别投入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 5mL稀盐酸的三支试管中 (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表面氧化膜后,三种金属均呈银白色
B.注入5mL同种稀盐酸,目的是产生一样多的气体
C.镁表面产生气泡最快,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D.反应结束后,甲、丙两试管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从回收利用铜的角度考虑,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在废水中加入(  )
A.盐酸 B.硫酸 C.铁粉 D.碳酸钙
4.往放有宜纸的培养皿中滴入盐溶液,放入合适的金属丝,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新金属析出,得到如图所示的“金属树”。下列能得到红色金属树的(  )
A.铁丝+硝酸铜溶液 B.铁丝+硝酸银溶液
C.银丝+硝酸铜溶液 D.银丝+硝酸银溶液
5.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有2种金属剩余,则它们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是(  )
A. B.
C. D.
6.向一定质量CuSO4、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 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7.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炼锌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ZnCO3+2CZn+3C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8.下图表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锡和铝被人类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大致年限。
分析该图的规律,你认为金属被大规模冶炼、利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延展性
C.金属的颜色 D.金属的活动性
9.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即不能做的事情。下列“禁忌”与相关的科学解释相对应的是(  )
选项 “禁忌” 原理解释
A 用锡壶装醋酸 活动性顺序:Sn排在H后面
B 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C 用稀盐酸除铁锈时,浸泡太久 6HCl+2Fe=2FeCl2+3H2↑
D 浓硫酸洒在手上,直接用水冲洗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A B.B C.C D.D
10.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过量锌 片和铁片,则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先向左偏后平衡 B.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C.先向右偏后平衡 D.先向右偏后向左
11.“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铁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a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物质c能与CO反应,这个反应为置换反应
C.物质d能够与硫酸铜反应
D.物质e溶液呈黄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d
12.将适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有银和锌
B.一定有铁、银, 可能有锌
C.一定有银,可能有铁和锌
D.一定有银,可能有铁,一定没有锌
13.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B.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所以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也能生成H2O和CO2
14.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b克(b>0)。下列分析有错误的是(  )
①若0<b<a,滤液中一定没有Fe(NO3)2
②若b=a,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③若b>a,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④若b>a,且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将质量相等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盐酸都已完全反应
C.锌可能反应完,镁、铁一定过量
D.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二、填空题
16.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发现质量仍为a克。
(1)请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往反应后的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17.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   。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18.小科利用注射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只有乙注射器中的铁丝生锈。

(1)对比甲和乙注射器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需要   ;
(2)实验后将乙中生锈铁丝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 象是   。
19.现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如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反应的实验现象。请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为   ,F物质为   
(2)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溶液与洁净的铁丝反应的基本类型   。
20.以下是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与Zn、Fe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四个关系图,图中纵坐标y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对应的图像(填写字母)
(1)等量的Zn和Fe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横坐标X表示所用金属质量的图   。
(2)足量的Zn和Fe分别跟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横坐标X表示反应时间的图   。
(3)等量的Zn和Fe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横坐标X表示反应时间的图   。
(4)等量Zn和Fe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横坐标X表示稀盐酸质量的图   。
三、实验探究题
21.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回收金属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步骤①②③中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和洗涤。
(2)操作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粗产品中的   完全反应。
(3)向固体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的质量,则加入的金属X可能是   (选填“铁”“锌”或“铜”)。
22.为探究锌、铁、铜、银的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A、B、C三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稀硫酸的体积、温度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2)你认为从中选择四个实验即可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这四个实验的组合是   。
23.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镁是否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和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做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将褪色后的溶液   ,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这时,他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   。
24.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产物主要为Fe2O3·nH2O;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物为黑色的Fe3O4。
【提出问题】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是否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其中Fe3O4是磁性物质。
②FeCl3溶液呈黄色,FeCl2溶液呈浅绿色。
【探究】
①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向试管内加入铁粉,针筒活塞停在A刻度。
②加热铁粉的过程中,活塞发生移动。停止加热后,活塞逐渐向左移动,最终停在B刻度。
③用细线吊着洁净铁钉靠近加热后的固体粉末,发现没有粉末被铁钉吸上来。
④向试管内加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立即出现黄色。
⑤另取一些未加热过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盐酸的
试管内,发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经检验,步骤④、⑤产生的气体相同。
【实验结论与反思】
(1)步骤①中“★”处应填:   。
(2)步骤④、⑤中产生的气体是   。
(3)本实验探究的结论是:铁粉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时,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产物是   。
(4)结合已学知识和本次探究分析可得,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温度、氧气的   等因素影响。
四、解答题
25.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当黄铜的含锌量不同时,其性能不同,见下表。小实同学用足量的稀硫酸对10克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科学探究,有关数据见下图。
含锌量 性能及用途
≤35%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36%~46%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46%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M的值为   克。
(2)AB和B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因是   。
(3)求这块合金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
26.Cu,Zn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g)
第 1 次 40 m
第 2 次 40 14.8
第 3 次 40 12.2
第 4 次 40 11.2
第 5 次 40 11.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 11.2g 固体的成分是    ;表格中,m=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部分
1.D
2.C
3.C
4.A
5.C
6.C
7.D
8.D
9.B
10.C
11.D
12.D
13.D
14.B
15.D
16.(1)Zn+Cu(NO3)2=Zn(NO3)2+Cu或Fe+Cu(NO3)2=Fe(NO3)2+Cu
(2)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
(3)铜
17.(1)锌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B
(3)B
18.(1)水分
(2)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产生气体,溶液黄色又变浅绿色
19.(1)氯化铜;氢氧化铜
(2)Ba(OH)2+Na2SO4 =BaSO4 +2NaOH
(3)置换反应
20.(1)B
(2)C
(3)D
(4)A
21.(1)过滤
(2)镁、铝
(3)有银白色(或灰黑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锌
22.(1)稀硫酸的浓度
(2)ABCE 或 ABDE
23.(1)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
(2)加热
(3)镁条表面覆盖了难以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终止
24.(1)装置气密性
(2)氢气
(3)氧化铁
(4)浓度
25.(1)109.8
(2)AB段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后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增加量小于加入的硫酸的质量,B点锌刚好反应完,BC段硫酸过量,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增加量等于加入的硫酸的质量
(3)mH2=10g+120g-129.8g=0.2g
Zn+ H2SO4=ZnSO4+ H2↑
65   2
x   0.2g
x=6.5g
Zn%=6.5g/10g=65%
答:合金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为65%
26.(1)Cu;17.4
(2)44%
(3)设稀硫酸质量分数为X
Zn+ H2SO4= ZnSO4+ H2↑
65 98    
2.6g 40gx    
65:98=2.6g:40gx
x=9.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