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9 21: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1课时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第1课时
黄继光
毛岸英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我国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
背景资料
“忠骨”就是忠烈者的遗骨,文中指的是毛岸英更是指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
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忠骨”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谁?
我会写














初读课文
三撇
金字旁
火字旁
目,不要写成“日”。
酋,不要漏短横。
课堂演练
1.找出书写不正确的一组( )
A.自愿军 锻练 破格 B.慰问 牺牲 悲痛
C.繁忙 意愿 献出 D.尊重 瞬间 文稿
2.找出读音不正确的一组( )
A.朝(cháo)鲜 眷(juàn)恋 锻(duàn)炼
B.尊(zūn)重 瑞(luì)雪 奔赴(fù)
A
B
ruì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第一小题:
本文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并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突闻噩耗
忍痛抉择
毛主席强忍悲痛,艰难决定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志愿军司令部发来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的电报,毛主席看到电报无比悲痛。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的语句,思考:
看到电报时毛主席有怎样的表现?
这些表现体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把阅读体会批注在语句旁边。
突闻噩耗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细致地描写了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毛主席失去爱子后茶饭不思,无比悲痛的心情。
动作描写
品读课文
返回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这次怎么会……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试着补充。
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
毛主席内心极度悲痛,无法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
品读课文
心理描写
返回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这次怎么会……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神态描写
品读课文
他可能在想什么?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返回
回忆毛岸英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
不敢相信儿子就这样离他而去
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心中难以言表的悲痛与思念。
毛岸英(1922—1950)
语文百宝箱:英雄简介
八岁与母亲杨开慧一同被捕
九岁与兄弟转移至上海,后因故流落街头
十二岁被安排至苏联学习
二十四岁返回到延安,同年入党。
二十八岁主动请求入朝参战
1950年11月25日牺牲,享年二十八岁
父子情深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毛主席抱病到机场迎接。据在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毛主席的心情和身体一下子就好了许多。
1976年,毛主席走完了人生的历程。后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意外发现他精心保存的毛岸英的遗物,那是两件衬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
品读课文
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如今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可以想象,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啊!
先听第四段的朗读,同学们再试着感情地朗读。
注意朗读时的表情和语气,读出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刚才,我们通过寻找第一部分内,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深切地体会到了毛主席作为普通人,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
第二部分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去感受毛主席身为领袖的伟大胸襟。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