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9 21: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质量守恒定律 班级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2 课时
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核心素养: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思政渗透: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
教材内容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上,结合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尝试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比较、反思化学方程式中所表达的信息过程中,初步学会书写和理解化学方程式,为“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所牵涉的化学反应均用文字表达。这种表示方法只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法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也无法反映出各个物质间量的关系,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不利于深一步学习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掌握了它们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前两者前面已经学习了,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准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从量的角度了解化学变化,解决用文字表达不方便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
概念: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
化学方程式
) (
质的方面
) (
意义
) (
量的方面
)
小店区课时教学设计续页
情境设计 问题设计 活动设计 素养目标设计
情境1: 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国际上为了于交流,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活动一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多媒体播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将文字表达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写成相应的化学式,箭号改为等号,反应条件写在等号上方或下方,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问题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思考】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思考,从化学方程式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活动1:阅读课本找出概念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上,结合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尝试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比较、反思化学方程式中所表达的信息过程中,初步学会书写和理解化学方程式,列表归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量的方面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量的方面
素养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文字表达式到化学方程式的转化,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学生认知过程。
情境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小结】从质的方面属于定性描述发生的变化,是化学方程式最常见的读法;而从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我们学习“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理论基础。 问题2:通过对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训练,你认为读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总结,列表归纳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活动2:阅读课本找出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分组讨论总结;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量的方面
素养目标2: 多次模仿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有关训练,准确找出读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帮助学生纠错和避免误区。 通过列表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识记。
作 业 设 计
第一部分 基础性作业(必做)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原创、改编)
课后习题1.2 明确知识要点,及时巩固。
第二部分 拓展性作业(选做)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选编、原创、改编)
对所学过的文字表达式试着写出化学方程式,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化学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