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件(共34张ppt)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件(共34张ppt)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0 22: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1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素养要求
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Na
H2
金刚石
石墨、C60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CaO
H2O、CO2
H2SO4
NaOH
Ca(OH)2
Na2CO3
CaCO3
CuSO4
NaCl溶液
BaSO4浊夜
1
分散系
1、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组成
分散系中被扩散的物质
分散质
分散系中容纳作用的物质
分散剂
【思考】 溶液 溶质 溶剂
属于
属于
属于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相同点]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分散系。
2、分类
(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
分散质
分散剂
固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练习】完成下表,写出常见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烟 ____________ ________
雾 ____________ ________
食盐水 ________ ______
有色玻璃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食盐(固)
水(液)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溶液
浊液
1nm
100nm
胶体
【思考】如何分离浊夜、胶体、溶液?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分散质粒子 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透明
不透明
透明
<1nm
1nm-100nm
>100nm






【对比】溶液、胶体、浊液对比
判断正误
(1)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
(2)“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
(3)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
(4)分散系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
(5)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
(6)直径为1~100 nm的粒子称为胶体(  )
×
×
×


×
思想在线
2.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C
2
胶 体
1.胶体的树状分类
胶体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 100 nm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
P8 【实验1-1】
【演示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及性质探究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烧杯中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特别提醒: 
①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②不能过度加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实验探究】
操作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 原因分析
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粒子的直径__________ nm,能对光线散射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________ nm,散射极其微弱
1~100
小于1
由于胶体粒子对光束的散射(物理方法)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电影院投射在银幕的光柱
树林中光线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
(2)应用:丁达尔效应常用来区分 和 。
胶体
溶液
思考: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为悬浊液。分析两溶液混合生成悬浊液而不是生成胶体的原因。
提示 生成的Fe(OH)3多,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思想在线
【思维提炼】AlCl3具有与FeCl3类似的性质,写出AlCl3常温下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Cl3+3H2O===Al(OH)3(胶体)+3HCl
(2)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夜之间,属于介稳性,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3)吸附性
胶体粒子课通过吸附溶液中的电离子带电,但胶体粒子本身不带电
eg:Fe(OH)3胶体通过吸附作用带有正电荷
H2SiO3胶体通过吸附作用带有负电荷
(4)聚沉
一定条件下,中和或减弱胶体的电荷,胶体就会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析出,这种性质叫胶体的聚沉。
①概念:
Ⅰ加酸、碱、盐等电解质溶液
Ⅱ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Ⅲ加热凝聚(加热较长时间)
②聚沉的常见方法
三、胶体的应用
农业生产:
土壤的保肥等
医疗卫生:
血液透析、电泳分离蛋白质和氨基酸等
日常生活:制豆腐、明矾净水等
工业生产:
有色玻璃的制备等
自然地理: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等
明矾净水
明矾净水原理:Al3+ +3H2O = Al(OH)3(胶体)+3H+
【思想在线】下列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
C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子、离子 大量分子聚集体或大分子 大量粒子聚集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稳定 较均一、透明、较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久置沉淀(或分层)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鉴别方法 胶体和浊液可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 3
课 堂 检 测
1.(2022·北京汇文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分散系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氢氧化铁胶体  ②CuSO4溶液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FeCl3溶液  ⑥稀豆浆
A.②④⑤ B.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
A
2.(2023·成都高一期末)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浊液,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均大于100 nm
B.直接加热氯化铁饱和溶液制取Fe(OH)3胶体
C.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B
3.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能透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透过滤纸
B.分别用一束光照射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三种分散系的稳定性: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
D.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
4.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1 g KCl加入100 g水中
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③将1 g CaCO3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
④将0.1 g 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
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为1~100 nm)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
①⑤

③④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5.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
Fe2O3+6HCl=2FeCl3+3H2O
FeCl3+3NaOH=3NaCl+Fe(OH)3↓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停止加热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红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