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种树郭橐驼传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01
02
03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学习文章“寓意于言”的写法,在领会文章前半部分的故事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故事分析其所阐发的道理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文章“寓意于言”的写法,在领会文章前半部分的故事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故事分析其所阐发的道理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2课时
教学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古人勤于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情境
导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活动一:预习效果检测
(1)应注意的字音:橐(tuó)驼 早缫(sāo)
(2)应注意的重点词语: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效慕,仿效。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官理,做官治民。
学习
活动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熟读课文,做到初步疏通文意(翻译)。
2.阅读文本,理解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原文 用法 含义
以致其性焉尔 尔,同“耳” 罢了
字而幼孩 而,通“尔” 你们的
既然已 已,通“矣” 相当于“了”
病瘘 瘘,通“偻”,lǚ 脊背弯曲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 你们
(1)通假字
词 原文 用法、含义 词 原文 用法、含义
虽 虽窥伺效慕。 即使 若 其置也若弃 像
虽曰爱之 虽然 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
故 其土欲故。 旧 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
故不我若也 所以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实 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不抑耗其实而已 结果实,名作动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其实害之 实际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业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 传 种树郭橐驼传 一种文体
理,非吾业也 职业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2)一词多义
词 原文 用法、含义 词 原文 用法、含义
然 隆然伏行 ……的样子 者 有类橐驼者 ……的样子
既然已 这样 他植者则不然 ……的人
然吾居乡 然而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的人
病 病瘘 患,生……病,名作动 以 以致其性焉尔 来
故病且怠 困苦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把
无不活,且硕茂 而且 早实以蕃 而
且 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尚且 而卒以祸 因,因为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来
故病且怠 又,又……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地
(接上页)
词 用法、含义 例句
其实 古 其实,它的果实 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那实际上 其实害之
今 连词,承上文转折
去 古 古义:离开 去不复顾
今 与“来”相对
故乡 古 故,所以;乡,乡里 故乡人号之“驼”
养人 古 养,治理;人,百姓 得养人术
(3)古今异义
原文 含义 原文 含义
名词用作动词 名我固当 名,称呼 早实以蕃 结果实
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活得长久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掐、抓 病瘘,隆然伏行 患病
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 官,做官 其莳也若子 抚育子女,对待子女
不知始何名 叫,“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传其事以为官戒 作传。在句子里是为动用法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传,作传 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用爪抓,掐
(4)词类活用
原文 含义
名词作状语 旦视而暮抚 旦暮,从早到晚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地
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从早到晚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
为动用法 其培之也 为……培土
忧之太勤 为……担忧
虽日忧之 为……担忧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原文 含义
形容词作动词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全,保全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 业,以……为业
使动用法 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
鸣鼓而聚之 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
遂而鸡豚 遂,使……成长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多;安,使……安定
以致其性焉尔 使……达到
原文 分析理解
判断句 官理,非吾业也 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
不知始何名 “何名”,即“名何”,叫什么
故不我若也 “我若”,即“若我”,如我
吾又何能为哉 “何能为”,即“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何以”,即以何“用什么”
固定句式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其……乎”,表揣测,意为“大概……吧”
嘻,不亦善夫 “不亦……夫”,表反问,意为“不也……吗”
(5)特殊句式
1.根据文章内容,为郭橐驼建立一个人才档案,并简要概括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活动二:知文意,识文本
课内语句 人物特征
姓名/称号 郭橐驼注,不知始注何名。……亦自谓橐驼云 出身卑微
籍贯 丰乐乡,在长安西 身体病残
外在形象 病注偻,隆然注伏行,有类注橐驼者注 豁达豪爽
职业本领表现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技术精湛
2.回顾学过或者读到过到人物传记,对比后思考,本文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吗?
名字 籍贯 祖上功业 少年事迹 科举情况 为官经历 职业
《 》(任意传统传记)
《种树郭橐驼传》
提示:可以看出在传统传记文文本特征上《种树郭橐驼传》缺乏诸多要素,不是传统意义上到史传文,内容不是以写郭橐驼的事迹为主。
思考:内容上不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那是什么?
提示: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探究。
(1)形式上:人物对话(问答式样)
(2)内容上:阐述种树之道。
3.探索本传记的特点:研读课文第3、4段,然后4人一组,思考并交流本传记的特点、重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联系《庖丁解牛》
实质:寓言
知识链接——寓言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谕和讽刺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有趣。寓言作品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物品。它的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寓言总是通过夸张、比喻的方式,使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启发、训诫,给丑恶者以无情的讽刺。
4.继续思考:《种树郭橐驼传》既有传记的色彩,又有寓言的特征,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传记 :形
寓言:质
以“传”的形式写郭橐驼,似乎真有其人其事。
“养树”为本体,“养民”为寓体,以“养树”寓“养民”
提示:
作业
完成本课文言现象整理。
第二课时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情境
导入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学习
活动
活动一:找种树秘诀
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项目 郭橐驼 其他种植者
方法
态度
结果
项目 郭橐驼 其他种植者
方法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态度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结果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木之性日以离矣”
提示:
描述 他植者 官吏
行为描述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结果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故病且怠
相似之处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结论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提示:
活动二:探养民之术
提示:
过渡句。郭橐驼种树之法后,文章并没有结束,而用一个过渡句“移之官理,可乎?”转至官吏治民之术。
1.作者怎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2.从文中看,“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用原文语句完成表格。
描述 他植者 官吏
行为描述
结果
相似之处
结论
描述 他植者 官吏
行为描述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结果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故病且怠
相似之处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结论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提示:
活动三:明写作目的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有《河东先生集》 。
1.看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在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河东先生集》,刘禹锡并为之作了序。
2.看时代社会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
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旧唐书 食货志》
中唐时期,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在这种国力衰落、民不聊生的状态下,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4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3.本文题名为“传”,而兼有寓言性质。通过郭橐驼的事例,规讽统治者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从一个种树人口中阐述治国养民的严肃主张,显得婉约而多讽。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本文在阐述种树的道理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比较,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等方面构成对比。以郭橐驼与其他种树人对比,说明郭橐驼深知树的本性,更知道应如何去适应它,使其“天者全”。其他种树人中又以过于疏懒者与过于勤勉者对比,说明这两类种树人都违背了树木生长的自然本性,必然种不好树。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相对比,说明为官治理百姓与种树一样,要顺其自然,不要政令重重,催逼不已,使百姓不得安宁。
4.试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本文中所用的对比手法。
活动四:拓展迁移
一是无论种树还是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
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是动机和效果必须统一,不能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1.柳宗元写这篇文章,运用“养树”与“养民”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学习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从下面故事,你能得出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回答,并把反映的道理续写出来。
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 而且精心管理。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小结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作业
故事常读常新,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对郭橐驼种树一定也有自己的理解。请结合社会现实,选好角度,写出所思所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