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0 08: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资本的原始积累
经济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富裕农民、市民阶级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的殖民掠夺
阶级基础
文艺复兴
思想文化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思想文化领域繁荣
第17 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失地王约翰与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大宪章》

议会王权之争
1297年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初次较量与妥协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世纪,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的羽毛日益丰满,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在农村,出现了一批经营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的牧场主,他们也拥有资本,同资产阶级有着相同的利益,他们也有贵族头衔,为了同封建贵族加以区别,被称为新贵族。
②文艺复兴和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宣传解放了思想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议会和法律之上。”
——詹姆士一世
“决定国家大事的,只能是神授的国王,谁要反对我,我就抓谁!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规定年收入40英镑以上的人都要接受骑士称号,以便征收封建税……1645年,查理一世向全英格兰征收“船税”。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违反历史传统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原因:
③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限制了王权,议会掌握征税权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2:过程:
①1215年颁布《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开始
②13世纪末,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英格兰国王约翰在连年对外战争中,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坦公国的全部领地。为维持战事,约翰加紧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强行征税,使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愤怒的贵族武装讨伐国王。面临绝路的约翰,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经过四天的交锋和妥协,《大宪章》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
规定未协商,国王无权征税。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成员:
权力:
时间:
目的:
13世纪
限制王权
决定征税、颁布法律
贵族、教士、骑士、市民、新兴资产阶级
英国议会制度
英国上议院——贵族院(世袭)
英国下议院——平民院(民选)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3.君权神授本质:
4.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表现:
封建君主专制
征税问题
1628年《权利请愿书》:重申《大宪章》原则,要求国王不经法律审判不得关押臣民,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开征新税,任何人未被法庭判决有罪,国王不得剥夺他们的财产。
——《大国崛起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①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
②国王“君权神授”,王权专断,激化矛盾
③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动摇专制统治
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制政策,无视英国议会的权利,寻找种种借口,绕开议会,巧立名目,任意征税。他大量出售专卖权,把专卖权出售给他的亲信和大商人,一般工商业主因为没有获得专卖权而被逼迫停业,造成生产混乱,工商业萧条,许多工人失业。他的作为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受到侵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国王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限制王权
假意应允解散议会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目的:
限制王权推翻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1637年查理一世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强令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引起苏格兰人民愤怒,1638年苏格兰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战争,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查理一世为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
为筹集资金镇压起义,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但议员们抨击国王的专权,查理一世派军对闯入了议会,挑起了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2年夏,议会又通过了十九点建议,想让国王充当议会的傀儡。查理一世认为,国王的统治权力是天经地义,他不能答应这样的要求,双方都不肯妥协,英国内战爆发。
4.导火线:
5.开始标志: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主要战役:
马其顿荒原战役
纳西比战役
查理一世
一世克伦威尔
马其顿荒原战役 1644年7月2日,克伦威尔率部队在此击溃王军左翼,并猛攻王军的中路。国会军死亡300人,王军死亡4,000人,被俘1,500人王军损失惨重。这次战役是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开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645年6月,国会军与王军在纳西比附近展开决战。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骑兵大败王军,取得胜利。国会军伤亡400人,王军 死亡1,000人,被俘5,000人这次战役为国会军在第一次英国内战中获胜奠定了基础。
纳西比战役 马其顿战役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初步胜利: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废除君主成立共和国
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最高法庭,判决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王宫)广场被处决。议会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欧洲史上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君主。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599年-1658年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旧国会,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护国主”,一个没有国王头衔的国王。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激起广大群众的反抗,1658年病死后政局混乱。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国内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惶恐不安,把旧王朝的复辟看成是摆脱危机的出路。与斯图亚特王朝勾结,达成妥协。
自组军队
弑君立国
自任护国主
2004年,克伦威尔入选BBC评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10名




7.英国共和时代: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复位前曾许诺:赦免一切革命的参加者,保证宗教信仰自由。但他即位后背信弃义,残酷迫害“弑君者”和拥护共和的革命者,连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也被挖出来枭首示众,甚至还株连其亲属。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后,更是倒行逆施,激起人民的反抗。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威廉和玛丽加冕
①形式:和平手段(没有流血 );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光荣革命达到了革命的结果,避免了革命带来的破坏。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9.革命结束:
1688年“光荣革命”
1688年, 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官威廉到英国执政。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便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后成为威廉三世。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又称“不流血的政变”。 至此,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光荣革命”中“光荣”在哪里?
①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②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光荣革命”的意义:
女婿登基,丈人逃亡
如何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钱乘旦
(1)表面上是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光荣革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时间
1649
1660
1688
1640
1653
专制
民主
革命爆发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0.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11.革命方式:
议会斗争
革命战争
宫廷政变
12.革命特点:
艰难曲折、不彻底、妥协性
妥协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1688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革命成果: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由人治走向法治
14.革命影响:
①对英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对世界: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权利法案》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人治走向法治
《权利法案》制订和部署
三.《权利法案》——1689年
1.目的:
为了限制王权
2.颁布机构:
英国议会
玛丽和威廉接受《权利法案》
3.内容:
①限制立法、司法权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确立的统治秩序靠什么来维护呢?王国的哪些权利受限?
②限制财政权、王位继承权、军事权
③限制言论自由权
三.《权利法案》——1689年
4.影响:
①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②分歧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日本德仁天皇
泰王拉玛十世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
丹麦国王
玛格丽特二世
英国国王
查尔斯三世
目前君主立宪制国家有37个,分别是: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不丹、巴林、约旦、科威特、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摩洛哥、莱索托、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伯利兹、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汤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统治阶级 资产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封建独裁专制政体
国家元首权力 受到限制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影响 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英国崛起并走向强大 在近代前夜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走向衰落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领导人)
任务
开始标志
处死者
结束标志
结果
重要文献
性质
历史意义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议会的重新召开
查理一世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革命
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初步胜利: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废除君主成立共和国
革命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革命影响:①对英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对世界: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权利法案》
目的:为了限制王权 颁布机构:英国议会
内容:①限制立法、司法权
②限制财政权、王位继承权、军事权
③限制言论自由权
影响:①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B.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
D.议会要限制王权
2.1649年1月30日凌晨,天气格外阴冷,伦敦白金汉宫外广场上,聚集了众多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和国家公敌”的国王
A.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 C.詹姆士二世 D.查理二世
B
A
3.《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的权力不断扩大
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4.“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 )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
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
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7.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