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0 08: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矛盾
工作状况 15—16小时/天或更长,无节假日
生活状况 难以维持一日三餐,不少工人睡在机器下甚至露宿街头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国际工人运动遭受挫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摘自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马克思 恩格斯
家庭出生 1818年,德国,律师家庭 1820年,德国,资本家
专业素养 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哲学博士。 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 成绩优异,精通哲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
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
理想抱负 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帮助普通的劳动者,为他们的权益去斗争
共同点 胸怀崇高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息战斗的精神。 我的择业目标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普鲁士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2)结识恩格斯: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他们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3)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其大部分著作都在这里完成,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图一 马克思创办《莱茵报》
图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会见
图三 《资本论》
图四《共产党宣言》
(1)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
(2)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3)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4.早期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1年、1834年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国际工人运动遭受 挫折,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共产党宣言》
1.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的或比较平均的分配。
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但找不到解决方法。没有想到通过正确的途径、暴力方式的斗争达到目的。
二.《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节选
时间:
意义:
1848年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阅读《共产党宣言》的节选,指出并概括其主要意义?
历史意义
二.《共产党宣言》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问题思考:
理论意义:《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处处闪耀出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思想。
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第一国际-背景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2)时间:
(3)目标:
(4)影响:
(1)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64年
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工人阶级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史称“第一国际”)
2.巴黎公社
(2)过程:
(3)意义:
(1)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①1871年3 月18日,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②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③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的失败不仅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反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共产党宣言》
(3)意义: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却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斗争。
材料: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这个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对抗,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首创精神
大无畏精神
7.29万公社战士牺牲,2.98万人被枪杀
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巴黎公社只存在了72天
公社的原则永存……直到工人阶级获得解放。
——1871年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国际歌》
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普法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法国工人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素养提升
俄国人的成功:
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看一看:看图猜事件
中国人的胜利:
1949年·一条巨龙东方腾空
空想成为现实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
素养提升
历史上几大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对应同时期的社会变革。
春秋时期
社会大变革
资本主义
萌芽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渐明晰
工人运动兴起与社会主义革命发展
小组合作探究:
纵观初中历史提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文明发展离不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
素养提升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
李大钊
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
新中国的成立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
1、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的进步进一步促使
思想解放。
3、要树立远大志向,为人类谋幸福,乐于奉献、勇于探索、不怕困难、不畏强权。
工业革命
阶级矛盾突出
工人运动失败
前人思想精华
马克思主义
人物:
组成:
标志:
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
实践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成立:
目标:
国际工人协会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经济斗争
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政治斗争
课堂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突破
1.19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1883年,马克思与世长辞。在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庄严讲话:“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只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一意识最早出现于(  )
A.《共产党宣言》 B.《哈姆雷特》
C.《联合国家宣言》 D.《和平法令》
C
A
考点突破
3.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国际 C.苏维埃政府 D.共产国际
4.《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6月一起创办的报纸,报纸订户最多时达6000份左右,没有一家德文报纸“像《新莱茵报》这样有威力和影响,这样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该报纸(  )
A.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B.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C.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