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太行山脉 长城 秦岭 沟谷 破碎 生态环境 土层变薄 产量降低 地上悬河 自然灾害 脆弱 疏松 不均 地质灾害 轮荒 土地利用结构 农林牧 耕作用地 土地复垦 耕作措施 生态效益 开发 生态环境 脱贫致富 护坡 栽培种植 增施肥料 地膜 保持水土 还林还草 恢复 乔、灌、草 有机质 团粒 抗侵蚀能力 C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景观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应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祼露、沙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3.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沉积的结果 D.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表”,完成6~7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
省区所占
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6.该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7.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8~10题。
8.“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9.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B.②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C.③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 D.④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10.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图示中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态各异,高山广布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表破碎,沟谷发育
1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石油资源集中,被称为全国的“油库”
(2010·盐城质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有45.4万 km2,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严重程度是世界罕见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黄土高原地区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和滑坡 B.台风和寒潮
C.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D.酸雨和泥石流
14.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流域是指相当于汾河、渭河一类的河道流域
B.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C.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只有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才能做到效益互补
D.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打坝淤地可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二、综合题
15.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州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 500米到2 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2)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图甲中A—B线上某乡的有关资料
自
然
环
境
海拔高度(米)
1 600
年降水量(毫米)
350
≥10℃积温(℃)
2 997
土壤侵蚀强度(吨/年·平方千米)
5 200
植被覆盖率
1900年
较高
2005年
显著降低
灌溉面积(公顷)
0.0
人均耕地(公顷)
1970年
0.57
2005年
0.23
每公顷土地投入成本(元)
4 185
土地产值(元/公顷)
5 610
耕作方式变化
1955~1980年
小麦→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1981~2005年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1)根据材料一,从B至A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温度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当年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______。当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 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450 mm时,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明显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________区,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资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A 7.B 8.A 9.D 10.A 11.D 12.B 13.C 14.A
15.(1)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及滑坡和泥石流等。
(2)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扩大植被;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旅游业等。
16.(1)从赤道向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2)较弱 300~450 增强
(3)半干旱 一年一熟
(4)存在的问题:①降水量少(或半干旱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或年际变化大),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大;②过度垦殖,土地贫瘠,土壤侵蚀强度大(或水土流失严重);③耕作不合理,土地收益低,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不合理(或土地利用向恶性发展);④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减少;⑤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
协调措施:①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②治理水土流失;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力;④调整农业结构;⑤政府支持;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⑦控制放牧;⑧(适当)移民,缓解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