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尔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3.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种自信源于( )
①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国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当前,很多国家开始重视国家文化品牌营销,如“神奇泰国”以佛教文化打造的特色引人注目;马来西亚打造的“亚洲魅力所在”强调其风景文化之瑰丽;新加坡则突出“精致的城市”“新加坡女孩儿”(文雅、热情、体贴的空姐航空服务)等。各国重视文化品牌营销是因为( )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多样性
7.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象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趣味,一个政权的视野远见在于官员群体的阅读水平”。这共同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阅读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2014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城镇建设要保护好历史文化是因为( )
①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④文化具有影响人和塑造人生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以其美学品位和历史品位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服了上亿观众,是一部既养“眼”更养“心”的精品力作。据此回答题。
10.《闯关东》既养“眼”又养“心”。下列对其养“心”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C.文艺作品风格不同,但都是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
D.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1.《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弘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②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铸造民族之魂,回归传统文化
④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13年7月16日,第12届哈瓦那国际夏季杂技节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深圳福永杂技团表演的节目《晃圈》以它精巧的节目设计、高超的杂技技巧以及优美的中国配乐征服了在场的观众,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表明 (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有时尚的也有经典的
14.近日来,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嫒的“民族风”着装,赢得中外人士的衷心赞叹,并因之带动了国产服饰热,时尚的民族风确乎找到了最佳的代言人。而彭丽媛出访礼单中,中国的护肤品牌“百雀羚”套装在列,触发了不少人的记忆,掀起一股“国货热”。这些国货“走红”的主要原因有( )
①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②大众传媒对推动“国货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③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④老国货承载着国民的文化和消费记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 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坚持功利主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C.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16..对于南方某地传统的狗肉节,爱狗人士强烈要求禁止,而当地人认为狗肉节没什么不妥,认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习俗,不必照搬西方观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传统习俗不应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B.吃狗肉作为落后习俗应该摒弃
C.要用世界眼光衡量地域文化优劣 D.多元社会需要相互理解与包容?
17.“夜枕乡井土,日饮工夫茶”,潮州人钟爱工夫茶就像他们对潮州的钟爱一样,家家户户至今都保留着泡工夫茶的习俗。对传统习俗应这样理解( )
①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习俗是应该抛弃的糟粕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直拍横打技术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它开拓了直拍的反面进攻技术,也是比直拍反手正面攻球更为合理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直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我国选手王皓、马琳等人,在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后都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可以说明(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对于音乐产业说,原创力是它的发展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认为:如果模仿外国的《中国好声音》能办5年,那么中国原创的《中国好歌曲》能办50年。《中国好歌曲》能走的更远,体现了( )
①《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是对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的否定和革命批判
②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有利于直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
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央视春晚,作为传统年夜大餐与凝聚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尽管众口难调,但开门办春晚的理念深得观众欢迎,从阿宝、李玉刚到旭日阳刚、唐山菜农等一批草根明星登上春晚舞台,开创了央视春晚30年来的“新纪元”。这说明文化创新应该?
A.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B.?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C.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D.?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2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 “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3.《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爱好和平——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③勤劳勇敢——春夏耕耘,冬秋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
④团结统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材料一: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1)运用“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10分)
材料二: “2013年中国土耳其文化年”活动3月在北京和上海开幕,一年间来自土耳其的戏剧、电影、芭蕾、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们来华献艺。此外,文化年活动还赴深圳、张家界、成都、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集中展示土耳其民间舞蹈、手工艺、美术、音乐等内容。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举办土耳其文化年的理论依据。(12分)
材料三:上个世纪50 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3)结合材料三,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12分)
材料四:“全国十二个,人人有一个”,生肖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古时候,为了让贫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已成为每个人的出生符号、生命符号之一,是每个人的吉祥物,人们赋予十二生肖不同的象征意义,共同表达美好的祝愿和心灵的祈求。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某网发布了2014年马年运势分析:踏入2014年,属马的朋友迎来了他们的本命太岁年,俗称“本命年”,是犯太岁的一种……要提防外伤、同行之间的口舌纷争以及钱财破损……健康运势欠隹,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被金属利器所伤……?
结合材料四,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生肖文化的认识。(8分)?
材料五: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升空,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科学实验、太空授课等天地互动项目。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锐意创新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全体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团结合作,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5)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科技工作者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答案】(3)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中国梦做为当前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与追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梦的提出,有其坚实的社会基础。(3分)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中国梦与五十年代的“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且是对以上这些理想的升华与创新,其动力就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3分)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梦能引导.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动员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3分)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实现中国梦,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3分)
【答案】(4)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我国生肖文化延续至今,成为国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2分)
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生肖文化中既有数年纪岁的优点和吉祥祝福的寄托等精华,也有封建迷信等糟粕。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2分)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生肖文化与时具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