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各单位间的换算;
(2)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3)能区分误差和错误,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2.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教学难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三、教学分析
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测量知识,要让学生先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另外,学生也没有经历过科学的测量,所以必须让学生充分活动,充分体验测量的过程。间接长度和估测时间,对学生在知识运用和联系生活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点困难,应多举例和引导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创设情景:实验演示:
学生活动一:比较物体的长短
1、目测课桌的长和宽,比较它们的长短。
2、目测黑板上两线段的长短,并交流所用的方法。(不用尺)
(同学们有的选择用拃,有的用一本书的长作为标准量去与所测长度比较,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标准量去比较,这就是最粗略的测量。)
俩同学各自用手(拃)来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汇报结果。
发现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不相同,为什么 (为了便于交流,科学测量时应选择一个公认的标准量。)。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学生自己脑海中的运动情景,感受运动的精彩和测量的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进行比较,这个就是单位。
(二)长度的主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千米(km)、米(m) ( )、( )、( )、微米(μm)、纳米(nm)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3、学生自我感受一下1m有多长(交流一下身体哪个部位长约1m),再了解1dm,1cm,1mm有多长。
学生活动二:观察刻度尺
取出刻度尺,介绍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读出手边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活动三:练习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1、学生自学书中知识,并测一测物理课本的宽度。
提问:(1)在刚刚的活动过程中,你认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该注意什么
(2)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知识你不理解
2、交流并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到黑板前演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结束后并记录好测量结果,其他同学寻找错误———交流讨论———自我纠正。
3、交流评估预习作业中三个所测的长度是否正确
4、学生讨论测量教室的长度选择哪个刻度尺 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呢 (出示一些刻度尺)
5、学生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与生活紧密相联系,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测量和测量工具,培养对生活和物理学的热爱。通过间接测量,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会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学会处理和分析数据。通过了解有趣的人体尺度,激发学生探究精神,激励学生探索人类自己的奥秘。
(三)误差
1、的差异叫误差。
2、测量时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可减小误差。
学生活动四: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做一做把测量值记录下来.
实验次数总厚度/mm一张纸的厚度/mm一张纸的平均厚度/mm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