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
三、教学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八年级期末的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内容已有清晰的认识,初步熟悉了物理学科的探究方法,掌握了力学基础知识,并利用力学原理,能解决压强、浮力、机械功、滑轮、杠杆等问题。通过本章第一节走进微观的学习,对物质的组成有了大致的了解,见过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了较清晰的印象,但对于分子间隙、分子运动、及分子作用力等问题比较陌生,对于分析推理的研究方法不够熟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造情境,魔术:白色花变红色,引入研究分子的特征。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这里有一束白花,我把它放在神奇的玻璃罩里面,观察它的变化。为什么变成了红花呢?今天我们学完看不见的运动就能解释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轻松的活动引入,使学生自然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新课讲解
1.扩散现象
【活动一】分子运动师:同学们分别往热水和冷水中滴入一滴红色墨水,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的原因。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生:墨水向四周散开,热水散开的程度更剧烈。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剧烈。
师:不同的物质在彼此接触时进入对方的这种现象,称为扩散。学习了扩散现象,同学们解释一下花为什么会变红。
生:氨水挥发产生氨气,在玻璃罩内做无规则运动,与沾有酚酞的白花发生反应变红。说明了气体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
师: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来探究气体的扩散现象,你认为哪个实验最有说服力?
生:乙图更加合理。
师:那么固体分子是不是也在做无规则运动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生活中有哪些扩散的例子呢?
生:花香、饭香、清新剂.....
.师: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扩散,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祝愿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善于发现,乐于探究。
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通过这种宏观的现象来研究微观的规律,是我们物理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怎样的特征?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板书设计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