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1水循环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0 08: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3.1 水循环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区分不同区域的水循环类型
结合相关材料,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能够用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去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
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为后世所广为传送,其中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我们展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
黄河水从天上来吗?
奔流到海不复回,那黄河为什么没有干涸呢?
01 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
水循环
概念和环节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动力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
水循环的类型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 海陆间循环
1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通过海陆间循环,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如长江等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夏季风为我国输送水汽
水循环的类型 陆地内循环
2
蒸发
降水
下渗
陆地内循环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水量最小,对干旱地区很重要
如塔里木河等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
蒸腾
水循环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3
降水
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送起重要作用
如降落在海面的雨水(未登陆的台风)
蒸发
活动 画出水循环简图
1
蒸 发
降 水
水汽输送
蒸 腾
蒸 发
降 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下渗
下列地理事物参与了哪种水循环?
活动 画出水循环简图
1
黄河
贝加尔湖
西南季风
02
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活动 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
跨流域调水
植树造林
修建梯田
水库
硬化路面
地表径流
(时间分配)
下渗
蒸发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蒸发
下渗
地表径流
(空间分布)
下渗
地表径流
下列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活动 人类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
活动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
3
2023年夏季,华北地区暴雨倾盆,涿州地区受灾严重。
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城市容易发生内涝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路面硬化
地势平坦
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排水系统不完善
下渗减少
排水不畅
地表径流增加
内涝严重
活动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
3
海绵城市核心理念(人地协调观)
植被+湿地+透水砖
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调蓄径流
加强城市管网建设
吸水、净水、蓄水、用水
活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4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大,有利于增加下渗,增加土壤水分。
活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4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读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砂田蒸发量小于裸田
砂石覆盖层阻挡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土壤表层,减少水分蒸发,使土壤含水量增大。
活动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4
读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同一深度,砂田含水量大于裸田
从深层到表层,砂田含水量减少较慢,裸田含水量急剧减少
砂田增加下渗,减少蒸发,削弱地表径流
作用:蓄水保墒
0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5
活动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全球水量平衡遵循
总蒸发=总降水
水量支出=水量收入
尽可能多找出右图中水量平衡等式
陆地蒸发72+海洋蒸发505=陆地降水119+海洋降水458
陆地蒸发72+径流47=陆地降水119
海洋蒸发=海洋降水458+径流47
1
意义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2
意义 促进水体更新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的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3
意义 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堆积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
3
意义 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堆积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
侵蚀地貌:海蚀柱、V型谷、喀斯特地貌
3
意义 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维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
意义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课堂检测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  ) A.①   B.②   C.③   D.⑤ 2.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A
(2021·江苏扬州高一期中)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凌晨在浙江温岭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读海陆间循环模式图,回答3~4题。
3.该台风参与了(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 D.不能确定4.下列最能代表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的环节是(  )A.a  B.b  C.c  D.d
B
C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5.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B.地表径流C.降水 D.水汽输送6.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B
A
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
7.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地表径流8.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 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9.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D
B
C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
10.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T1  B.T2  C.T3  D.T411.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