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过关检测卷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过关检测卷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0 10:2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1.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体内有输导组织  B.依靠孢子繁殖
C.由多细胞构成   D.无根、茎、叶的分化
B
解析: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2.下列关于四种不同类群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南荔枝“妃子笑”,以果肉细腻甜美而扬名,属于被子植物
B.肾蕨具有根、茎、叶,喜阴湿环境,通过孢子繁殖
C.葫芦藓植株矮小,根为假根,但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
D.水绵是多细胞藻类,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解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
C
3.下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有茎、叶的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以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解析: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D
4.向日葵和玉米都属于种子植物,若将二者区分开,我们可依据的特征是( )
A.有无叶 B.有无茎
C.子叶的数目 D.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C
解析:向日葵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两者的区别是子叶的数目不同。
5.(2021 聊城模拟)下表中①②③应当分别填入( )
A.能长得高、无输导组织、各种环境  B.矮小、有输导组织、各种环境
C.能长得高、有输导组织、阴湿 D.矮小、无输导组织、阴湿
B
解析: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矮小,①为矮小;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②表示有输导组织;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可以生活在各种环境中,③表示各种环境。
特征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植株高矮 ① 有些能长得高 有些能长得高
生活环境 阴湿 阴湿 ③
有无输导组织 无输导组织 ② 有输导组织
6.农业生产中,在早春季节播种时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目的是( )
A.遮挡阳光
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抑制呼吸作用
C.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发芽
D.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C
解析:早春时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萌发。
7.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他们分别测定了几种植物种子在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水分、空气等可以不同
B.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烟草及苋菜种子的萌发只受光照条件的影响
C.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各种植物种子的萌发都受光照条件的影响
D.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生产中播种烟草种子时应进行光照
解析:据题表可知,烟草种子的萌发受光照的影响,在有光的情况下发芽率较高,因此播种烟草种子时应进行适宜的光照。
D
萌发条件 蚕豆种子 烟草种子 苋菜种子
光照 97.1% 98.5% 1.8%
黑暗 96.8% 2.4% 96.6%
8.右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将来发育成种皮
B.雌蕊由①④⑥组成
C.⑥是由花粉管膨大形成的,内有卵细胞
D.②中的花粉散放出来,落在①上的过程叫作传粉
解析:题图中①为柱头,②为花药,③为花丝,④为花柱,⑤为子房,⑥为胚珠。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传粉。
D
9.蔬菜富含维生素,多吃有利于身体健康。叶菜类植物应适当多施( )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硼肥
B
解析:氮肥能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因此叶菜类植物应多施氮肥。
10.下图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③]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B.[①]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C.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子叶中
D.①②③构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解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组成。
D
11.若一种植物的花粉和卵细胞在不同的时间成熟,则这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最可能是( )
A.风力传粉 B.异花传粉 
C.自花传粉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解析:若一种植物的花粉和卵细胞在不同的时间成熟,则这种植物不能进行自花传粉,其传粉方式最可能是异花传粉。
B
12.下列有关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分生区的伸长
B.银杏是裸子植物,有花、果实和种子
C.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花托
D.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解析: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的结果;银杏是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也没有花;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D
13.紫菜、葫芦藓、银杏和西瓜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菜中不含叶绿素,营异养生活
B.葫芦藓依靠根从周围吸收水分
C.银杏树上的白果由子房发育而来
D.西瓜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包被
解析:紫菜中有叶绿素等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制造有机物,营自养生活;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无根,植株矮小;银杏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其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D
14.右图描述了某植物的一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种子的种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B.②中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C.植物生长到④阶段,如果天气不好,会导致传粉不足
D.[⑤]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解析:种子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A
15.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根冠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有保护作用
B.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促使根生长,细胞的体积较大
C.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
D.从根的尖端到生根毛的部分叫作根尖
解析:分生区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B
16.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是上表皮  B.水分主要从a处散失
C.乙是下表皮  D.水分主要从b处散失
解析:陆生植物的叶片下表皮气孔较多,上表皮气孔相对较少。由题图可知,甲为上表皮,乙为下表皮,a为表皮细胞,b为保卫细胞,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气孔散失的。
B
17.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作物的种植密度,扩大叶面积,光合产物合成量可超过呼吸消耗量,产量增加。但密度过大使叶片相互重叠,株间透光率降低,光合产物合成量少于呼吸消耗量,产量降低。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面积指数越大,作物产量越高
B.A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农作物将会减产
解析:超过一定限度后,叶面积指数越大,植物叶片遮盖程度越大,没有受到阳光照射的叶子就越多,因此单株植物光合产物的合成量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作物产量降低。
A
18.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横切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
B.用蘸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迅速切割
C.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D.对光时,视野太暗,可以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解析: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损坏镜头或压碎玻片标本。
C
19.下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管道,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解析:叶片由[①]上表皮、[④]下表皮、[②]叶肉和[③]叶脉组成。[⑤]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A
20.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操作与目的对应有误的是( )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但是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应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
C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或运走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21.将带有叶片和白花的植物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解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将带有叶片和白花的植物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最先变红的是木质部,叶片最先变红的是叶脉,红墨水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A
22.下图是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植物处于无光环境中
B.单位时间内C点氧气释放量最少
C.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D.E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
解析:A点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逐渐增多,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即AB段植物不是一直处于无光环境中,A项错误。C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最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最高,此时氧气释放量最多,B项错误。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C项错误。EF段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在减少,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在逐渐减弱,但是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不包括F点),其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D项正确。
D
23.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若要使水银柱上升速度更快些,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移到有阳光照射的室外
B.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C.移到湿度较大的环境中
D.换用叶片较多的枝条
C
解析:若要使水银柱上升速度加快,则需要增大植物的蒸腾作用。若移到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则会降低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
24.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主要来自土壤
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制造氧气供小白鼠呼吸
C.萨克斯的实验中,需要将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纸片遮盖
D.萨克斯的实验中,根据碘蒸气熏蒸的现象,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解析:萨克斯的实验中,需要将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纸片遮盖,萨克斯的实验所得现象表明,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部分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
25.(2021 河南中考)我国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森林为陆地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
26.(9分)右图的甲和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肾蕨,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  (填图中字母)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    (填图中字母)除起固定作用外,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填图中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填图中字母)。
(3)图乙的A、B、C中都有    组织,能运输    、
     和     ,而图甲的A′、B′、C′中无此结构。
(4)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植株长得比较高大。
C′
C
A′、B′
A′、B′
输导

无机盐
有机物

27.(7分)下图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的有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 二 三
(1)图二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中的  (填“a”“b”或“c”)线剖开的。
(2)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    ,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请用图中数字表示出玉米种子胚的结构:    。
(3)图三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    能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  。
a
1
胚乳
淀粉
2、3、4、5
9
子叶
种皮

28.(7分)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解剖一朵桃花,从外向内的结构依次是花萼、    、    、雌蕊。
解析:(1)一朵桃花从外向内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花瓣
雄蕊
28.(7分)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2)传粉是花粉从结构[①]   中散放出来落到结构[④]   上的过程。桃花有鲜艳的、能散发香气的花瓣,一般依靠    (填“风”或“昆虫”)来完成传粉。
解析:(2)题图中[①]花药能产生花粉,花药中的花粉散放出来落到[④]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桃花有鲜艳的、能散发香气的花瓣,由此推断其是虫媒花,通过昆虫来进行传粉。
花药
柱头
昆虫
28.(7分)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3)图A中的胚珠完成受精作用后,形成图B中的[d]    。
解析:(3)桃树开花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图B中的[d]种子是由图A中的[③]胚珠发育而来的。
种子
28.(7分)下图为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4)一朵桃花的某个部分被昆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该结构是   (填“花瓣”“雄蕊”或“雌蕊”)。
解析:(4)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即雄蕊和雌蕊,雌蕊的子房能发育成果实,故桃花的雌蕊被昆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
雌蕊
29.(6分)良好的西红柿品种是提高西红柿品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柿新品种。下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萌发成B的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解析:(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A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胚根
29.(6分)良好的西红柿品种是提高西红柿品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柿新品种。下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西红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   花;自然状态下,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   传粉。
解析:(2)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也有雄蕊的是两性花。自然状态下,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自花传粉。
两性
自花
29.(6分)良好的西红柿品种是提高西红柿品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柿新品种。下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F里有很多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 ]    。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它主要是用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由G中的[ ]    发育而来的。

解析:(3)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图中F是果实,里面有很多种子,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②]胚珠。西红柿果肉属于果皮,是由G中的[③]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胚珠

子房壁
30.(5分)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峰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按下表进行探究。
(1)即使环境条件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萌发。因此,实验所用的种子应具有            。
完整的、有活力的胚
解析:(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瓶号 1 2 3 4
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环境条件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30.(5分)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峰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按下表进行探究。
(2)实验结果是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和充足的空气。
一定的水分
解析:(2)1号瓶缺乏一定的水分,种子不萌发;2号瓶具备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所以2号瓶内种子萌发;3号瓶内温度低,种子不萌发;4号瓶放过量水,淹没了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因此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
瓶号 1 2 3 4
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环境条件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适宜的温度
30.(5分)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峰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按下表进行探究。
(3)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小峰应选择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瓶号)。
2号与4号
解析:(3)若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则唯一的变量应该是空气,因此应选择2号瓶与4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瓶号 1 2 3 4
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环境条件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30.(5分)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峰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按下表进行探究。
(4)1号瓶和3号瓶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    。
有两个变量
解析:(4)对照实验中变量应唯一,1号瓶和3号瓶存在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瓶号 1 2 3 4
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环境条件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31.(8分)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 二
(1)图一中表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  、[ ]    。
3
解析:(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图一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是4,表示氧气的是2,表示有机物的是1,表示水的是3。

4
二氧化碳
31.(8分)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 二
(2)图一中的能量转换器是指      ,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    (填“有”或“无”)该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解析:(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31.(8分)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 二
(3)图二的实验变量是  ;图二的F→G实验步骤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解析:(3)用黑纸片将叶片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光。步骤F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淀粉
31.(8分)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二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 二
(4)图二的实验过程中,把叶片放到酒精中的目的是          ;隔水加热的原因是          。
解析:(4)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的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燃烧,隔水加热可以避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溶解叶绿素(或脱色)
防止酒精燃烧
32.(8分)下图为植物叶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要观察叶片的①结构,需使用的观察仪器是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选用最薄的切片材料,原因是              。
(2)图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填序号),其上的气孔具有     的功能;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     ;具有输导水分、养分和支持叶片作用的是[ ]  。
显微镜
使光能够透过被观察的物体,以便看清楚叶片的结构
①⑥
蒸腾失水、气体交换
进行光合作用

叶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