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0 12:0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学校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综合学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o) 娉婷(pīng) 嘶哑 沉醉
B.折腰(zhé) 摇曳(yè) 汹踊 呢喃
C.冠冕(miǎn) 忧戚(qì) 风骚 喉咙
D.鲜妍(yán) 枉然 (wǎng) 凝望 风润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迁徒  涟漪  恪尽职守  红装素裹
B.酷肖  狡黠  无可置疑  人迹罕至
C.污秽  撺掇  繁花嫩叶  迥乎不同
D.家醅  告罄  眼花缭乱  鸦雀无声
3.根据具体的情境默写。(6分)
雪对雨说:“雨儿啊,你是一首婉约的词,在淅淅沥沥中撩逗起无数的惆怅的情怀,而我则是一曲豪放之歌,在飘飘洒洒之中,激发了无数诗人雄浑豪迈的诗情。如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我的美大加赞美:‘ ’一句化静为动充满了浪漫的想象,跃动的情感;‘ ’则更是在想象中描绘了一幅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难怪伟人在结尾处唱出了词的最强音:‘ ’这可是我的功劳哟!”
4. 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5.综合性学习。
雨是快乐的精灵,是诗意的代表,是烘托气氛、抒发感情的得力助手,请你进入“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的现场。
(1)“图片组”的同学搜集了一幅唐代诗歌的诗意画(如右图),请你将该诗歌完整地默写下来,包括诗的题目和作者。
(2)“联想接龙组”的同学正在对“雨·琴声·小河”这三个词进行接龙,你也来用这三个词语描绘一段富有诗意的画面吧!
(3)“名著组”的同学搜集了两个含“雨”的文段,请你按要求回答。
【甲】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乙】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A.【甲】段选自名著《》,作者是 。
B.【乙】段说的人物是,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有
。(两个以上。)
二、自主阅读(29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12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沁园春”是这首词的   ,“雪”是    。(4分)
7.“风骚”原指《》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下阕则主要是。(4分)
8.《沁园春·雪》是一首     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     ,抒发了诗人            ,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       。(4分)
9.“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4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0.“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4分)
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D.欲与天公试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
11.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4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你怎样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5分)
三、拓展迁移。(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3.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写出了她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写出了她的性格特征。
14.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1)
(2)
(3)
15.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16.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937年12月28日,夜间。
17诗歌选取了哪几类人作描写对象,来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土地上的人民蒙受的苦难呢?(4分)
18.诗中多次出现“风”“雪”“雪夜”等,请分析其作用。(2分)
19.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3分)
21.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提示: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分析)(5分)
四、写作(如时间允许,可附加作文)(50分)
22.春雨总是那么的温馨;夏天的雨,总是那么的疯狂;秋天的雨,总是那么可爱;冬天的雨,总是那么的阴冷。不同的季节,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雨又带给我们不同的记忆。雨是一个个故事的见证者,我们可能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一个被感动的旁观者。雨,总会牵动你我的情思!
以“雨,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一、综合学习(28分)
1.A 2.A 3.(6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4分)D 5.(共12分)(1)(4分)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3分)开放性试题。要求画面描绘富有诗意,三个词语运用到句子中。(3)(5分)A.《骆驼祥子》老舍B.宋江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
二、自主阅读(29分)
6.(4分)D
7.(4分)词牌名题目《诗经》《离骚》描写议论。
8.(4分)写景书怀;北国雪景;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9.(4分)A
10.(4分)D
11.(4分)D
12.(5分)略
三、拓展迁移(43分)
13.(4分)大嫂、母亲,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老妇人,阅尽沧桑、宽容、豁达
14.(6分)(1)梨花一枝春带雨(2)杏花春雨江南(3)小楼一夜听风
15.(8分)(1)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息的母性特征。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了感情基调。(意近即可)(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意近即可,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
16.(6分)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2分)表达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2分)(意近即可)
17.有北方赶着马车的农夫(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
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18.以风、雪、雪夜等自然意象渲染氛围,苍茫而悲凉。
19.“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
20.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1.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使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另外,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意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诗展开的,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
22.作文。略。(50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