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特训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一、选择题
1.如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 )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中国派遣的第一批小留学生 轮船招商局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2.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
A.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的统治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列属于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创办民用工业 B.打造近代海军 C.谋划维新变法 D.建立新式学堂
5.观察下表,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建厂时问 厂名 建厂官员 主要产品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小火炮、炸弹
1865年 江南制造局 李鸿章、曾国藩 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
1890年 汉阳枪炮厂 张之洞 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
A.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
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6.恭亲王奕沂等在1862年给同治帝的奏折中写道:“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来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该奏折最有可能是( )
A.《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B.《奏设同文馆折》
C.《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D.《重订学堂章程折》
7.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除此,政府还尝试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
A.提高教育水平 B.开启西化浪潮 C.引领文明开化 D.为了洋务需要
8.1872年创立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它的创办使外商旗昌轮船公司的赢利情况发生图4所示的变化。这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图4 旗昌轮船公司利润(万元)
A.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B.变革了封建政治体制
C.粉碎了列强瓜分图谋 D.推动了学生反帝斗争
9.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控制白银外流 B.筹划制度改革 C.注重经济发展 D.重视海防建设
10.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他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11.1883—1885年,爆发了中法战争,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刘铭传率领台湾军民打退法军,法军败退。此后,清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埠通商 B.减轻赋税 C.设置行省 D.土地改革
12.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材料说明( )
A.洋务派重视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积极组建新式陆军
C.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 D.中国轮船制过比西方先进
13.电报线路的架设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成就。下面是八年级(1)班小明同学阅读书籍后根据摘录的内容制作而成的表格,据此推断( )
年份 电线名称 经过主要城市 长度 主办人
1879年 天津大沽线 天津北塘—大沽 40 李鸿章
1880年 天津上海线 天津—镇江—上海 1500 盛宣怀
1886年 台湾陆线 基隆—淡水—台北—安平 400 刘铭传
1894年 新疆北路 乌鲁木齐—伊犁 650 陶模、李鸿章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B.为社会发展培养了近代化的人才
C.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更封建制度 D.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14.“洋务派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在这个国家里,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旧式制度。”这反映出( )
A.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B.洋务运动受到外国势力的挤压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近代化探索
15.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 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材料二 闻滦州所属之开平镇煤铁矿产颇旺……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致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他们的口号是什么?
(2)为实现上述口号,他们创办了哪些企业,请军工和民用方面个各举一例。
(3)结合材料一,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从材料三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7.综合探究题,根据要求,完成探究。
材料一 187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见图)由上海乘轮赴美,1875年最后一批送毕。按规定,学生出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等
材料二 1889年,张之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准备选址建铁厂。
材料三 张之洞认为“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历经波折,最终选址汉阳(见图)。铁厂采取官办,动用官款5829629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3700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庆,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
——摘编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留美回国学员,利用图并考虑近代工业发展条件(如:资源、交通等),在甲、乙、丙三处中推荐最合理的一处厂址,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之洞最终选址汉阳建铁厂的原因。
(4)结合汉阳铁厂的命运,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及精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精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都是洋务运动时期以“自强”为目的创办的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民用企业,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自强求富,故选A项;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追求的目标,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追求的目标,实业救国是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民族资本家的追求,均与图片反映的历史不符,排除BCD项。
2.【答案】D
【精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故选D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洋务运动最终为了服务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选项;实现自强求富不是洋务运动的实质问题,排除BC项。
3.【答案】B
【精析】根据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故选B项;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排除A项;汉阳铁厂是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C项;湖北织布局是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D项。
4.【答案】A
【精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自强运动的领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必须再进一步”,结合所学可知,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国防近代化指的是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所以再进一步指的是以“求富”为目标创办民用工业,故选A项;打造近代海军属于国防近代化的一部分,没有再进一步,排除B项;谋划维新变法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是自强运动的领袖们,排除C项;建立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的辅助,不能称之为再进一步,排除D项。
5.【答案】A
【精析】据“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等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局、汉阳枪炮厂的建厂时间和建厂官员及主要产品,主要产品均为各种武器,说明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各厂制造近代武器的内容,且建厂官员为洋务派,而非维新派,也没有涉及维新派和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的信息,排除BC项;材料仅反映了洋务派制造近代化武器,没有体现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且洋务运动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的,排除D项。
6.【答案】B
【精析】根据奏折的内容,提到中国没有人熟悉外国语言文字,需要设立同文馆来解决这个问题,《奏设同文馆折》符合题意,故选B项;《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提到了在铁路建设中使用外国机器的问题,但没有提到语言翻译的问题,排除A项;《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和《重订学堂章程折》都是关于教育的问题,但也没有提到语言翻译的问题,排除CD项。
7.【答案】D
【精析】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起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并尝试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运动是指清政府在19世纪晚期以来积极引进西方科技和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政府意识到西方科技的进步对于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性,因此推动了洋务运动。为了支持洋务运动,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并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故选D项;虽然清政府的举措有助于提高教育水平,但这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清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科技,而不仅仅是提高教育水平,排除A项;清政府的举措确实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西方影响,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清政府的目的是开启西化浪潮。洋务运动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引进和吸收西方科技,而不是全面西化,排除B项;虽然清政府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与引领文明开化的理念有关,但这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清政府的推动洋务运动是出于实际需要和国家利益考虑,以提升国家实力和保卫国家安全为主要目标,排除C项。
8.【答案】A
【精析】根据题干图片材料“旗昌轮船 的利润从1871至1874年逐年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立的轮船招商局,起到了打击外国轮船公司垄断中国航运的积极作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选A项;洋务运动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因此也没有变革封建政治体制,排除B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抗议,反对帝国主义,时间为1919年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9.【答案】D
【精析】根据题干材料内容“1875年......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可知为加强海防,清政府每年都从财政收入中提取巨额经费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说明清政府重视海防建设,故选D项;材料主旨强调重视海防建设,材料中没有体现控制白银外流,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重视海防建设,材料未涉及筹划制度改革,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重视海防建设,材料中没有体现注重经济发展,排除C项。
10.【答案】B
【精析】据“成功收复新疆”可知,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故选B项;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但不是收复新疆的人物,排除A项;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但不是收复新疆的人物,排除C项;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等,但不是收复新疆的人物,排除D项。
11.【答案】C
【精析】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海军。材料中“船政局”“船政学堂”“轮船下水”“海军衙门设立”等体现出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故选C项;福州船政局属于军事工业,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海军建设,不是陆军,排除B项;材料主要提及近代海防的发展,没有提及西方轮船的制造水平,无法进行比较,排除D项。
12.【答案】C
【精析】据材料“清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可知,中法战争后,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故选C项;中法战争后台湾并未开埠通商,排除A项;减轻赋税并不能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排除B项;土地改革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排除D项。
13.【答案】A
【精析】根据题干表格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国内主要电线架设经过天津、上海、台北、乌鲁木齐等城市,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A项;这些成就推动的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与培养人才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这些成就推动的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没有体现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更封建制度,排除C项;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的是一定的抵制作用,排除D项。
14.【答案】A
【精析】据“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旧式制度”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兴办了一些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统治制度,故而,最终以失败告终,故选A项;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企业的确受到外国势力的挤压,但这与题干主旨无关,旧式制度指的是封建制度,排除B项;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启了第一次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题干意在强调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排除CD项。
15.【答案】D
【精析】根据题干“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评价的是洋务运动的结果,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故选D项;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排除A选项;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排除B选项;洋务运动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C选项。
二、综合题
16.【答案】
(1)派别:洋务派。口号:自强,求富。
(2)军工: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目的: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
(4)积极作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原因: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
【精析】
(1)派别:结合所学可知,曾国藩、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军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
(3)目的:由材料“可以剿发捻 (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
(4)作用:由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为触动封建制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17.【答案】
(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推荐厂址乙;理由:靠近原料产地,铁资源和煤资源丰富;临近水路和陆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原因:汉阳是总督府所在地,便于政府的控制。
(4)认识:中国近代化起步艰难,且受到封建官僚主义的控制,管理缺乏科学的方法。
【精析】
(1)目的:根据材料一“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理由:根据材料图示,考虑资源、交通以及市场等因素可知,最合适的厂址是乙。因为乙处交通便利,临近河流和乡村,而且离甲的铁矿和丙的煤矿都比较近,资源丰富,市场比较广阔。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示,汉阳是总督府所在地,根据材料“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可知,建在汉阳的原因是大冶离总督府太远,不利于政府的控制,汉阳是总督府所在地,便于政府的控制。
(4)认识: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3700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庆,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可知,汉阳铁厂受到封建官僚主义的控制,结合材料三中汉阳铁厂的选址可知汉阳铁厂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中国近代化起步艰难。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