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在美、俄两国的帮助下阴谋发动第二鸦片战争,通过战争和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同时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本课所以在整个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掌握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的焚毁、《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俄国侵吞我国大片领土等基本史实。
2.理解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3.通过英法在华暴行认识到侵略者的贪婪和凶残,以及列强的侵略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
4.通过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分析,理解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战争的国家、战争过程、战争的结果及影响);列强的侵华罪行(洗劫空前、割地最多)。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视频,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又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一)原因
1.展示史料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
教师: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了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市场。
2.图片史料展示中英“亚罗号事件”、中法“马神甫事件”,了解英法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的借口。
通过师生合作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二)概况
1.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结合课本完成表格。
2.史料图片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抵抗史实,感受家国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英勇抵抗史实的讲解,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中国军民在抗争列强斗争中的英勇气概,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
(三)条约
1.通过表格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了解通过二次鸦片战争列强获得的特权。
2. 展示两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对比图,通过两张地图的比较,请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中开放口岸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一)火烧圆明园
1.展示材料: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教师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滔天罪行,接下来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
2.展示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列强侵略侵华暴行。
3.拓展延伸:圆明园由“万园之园”变成残垣断壁,面对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你有何感受?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教师总结:侵略者的残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振兴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让学生了解到列强侵略侵华暴行,培养学生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唯物史观。
3.展示被掠夺文物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图片史料介绍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2.展示地图,结合课本分析梳理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设计意图)托尔斯泰说:“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本目在讲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过程中运用图片、史料等知识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表格、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英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产生的影响。
教师总结:(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列强的侵略变本加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合作探究: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时至今日,复建圆明园依旧是很多中国民众的心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家国情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