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分层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分层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0 15: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这场运动是
A.戊戌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阻止列强瓜分中国,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最终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B符合题意;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2.义和团运动抗击的对象是( )
A.英法联军 B.日本侵略者
C.沙俄侵略者 D.八国联军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一带抗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招抚”代替“剿灭”的原因
A.义和团已经发展壮大 B.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
C.列强要求清政府转变政策 D.清政府对义和团抱有幻想
【答案】B
【解析】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B项正确;AC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4.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左宝贵 D.聂士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因此,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将领是聂士成,故D项正确;关天培和陈化成是鸦片战争时期抗英将领,左宝贵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抗日将领,与题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王平 B.李辛 C.张义 D.赵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1902年王平的说法不符合现实,A项符合题意;公车上书的时间是1895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所以BCD选项中的人物说法均符合现实,不符合题意,故选A。
6.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史,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和《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天津条约》的签订只意味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程度被进一步加深,而不是完全沦为,排除A;《马关条约》意味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被大大加深,而不是开始沦为,排除C;《瑷珲条约》签订时,中国早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
7.1851年1月,_______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提出“________”的口号。
【答案】 洪秀全 扶清灭洋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农民领导的农民运动;1900年,义和团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第二次农民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打击了列强的侵略势力。
8.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答案】 1840 1900
【解析】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9.甲午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________。
【答案】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能力提升】
1.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民团手持大刀长矛发起冲锋,虽然伤亡惨重,但成功震慑了敌人,打响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仗。这描述的是( )
A.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B.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
C.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D.义和国抗击八国联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00年6月11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2000多人强占火车由天津驶往北京,民团手持大刀长矛发起冲锋,虽然伤亡惨重,但成功震慑了敌人,打响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义和国抗击八国联军。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等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清军配合下,沿途狙击敌人。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的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6月下旬,清政府被迫宣战。D项正确;“天津人民”与“民团”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失败,排除B项;“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如图为漫画《经过盟军的努力,龙被征服了》。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彰显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C.体现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宣告清王朝统治的最终结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漫画反映的时间是1900年,根据所学知识,中国龙象征清政府,盟军指的是八国联军,此漫画是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描述,反映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此漫画与彰显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无关,排除B项;辛亥革命宣告清王朝统治的最终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3.一位同学在实践性作业《发现身边的历史》中写道,“它忍受着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无奈;它也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耻辱。”材料中的“它”应是( )
A.圆明园 B.东交民巷 C.威海卫 D.大沽炮台
【答案】B
【解析】依据“它忍受着被迫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无奈;它也背负着被划定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的耻辱。”可知“它”应是东交民巷,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B项正确;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并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895年威海卫战役宣告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全军覆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清廷称其“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尤其称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谭嗣同称其“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此人应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李鸿章 D.康有为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称赞的是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庚子事变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李鸿章是签订《辛丑条约》的清政府代表之一,因此说“晚节不终”。“办洋务至精至当”称赞的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故C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排除A;严复与办洋务无关,排除B;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排除D。故选C。
5.“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这是一位日本记者在目睹发生在光绪26年的一场战争惨象后记下来的,这场战争之后
A.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的近代化开始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光绪26年”等信息可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进行疯狂烧杀抢劫的史实,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马关条约》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B项;洋务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化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6.某学者评价《辛丑条约》:“四点五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根本就没有经过核算,纯粹就是对国人的有意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这段话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 )
A.使列强获得了大量政治特权 B.标志着中国完全丧失了经济主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答案】D
【解析】根据“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可知,材料说明《辛丑条约》赔款四点五亿两白银,加重了清王朝全国人民的经济负担,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列强获得的政治特权,排除A;B项“完全丧失了”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排除C。
7.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邓世昌黄海大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人民的抗争 D.清王朝的崩溃
【答案】C
【解析】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抗英国的侵略,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反抗外来侵略,邓世昌黄海大战抗日日本侵略者,义和团廊坊大捷抗击八国联军侵华者。所以题干反映的是中国人民的抗争,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西方列强的侵略,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近代化探索,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清王朝的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
8.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陈化成血染吴淞口,力竭战死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④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析】陈化成血染吴淞口,力竭战死发生在184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发生在1894年,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时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按照时间排序,A项正确。BCD项与时间排序不符,排除。故选A项。
9.从1840年到1900年,外国侵略者曾两次攻占北京,导致两个清朝皇帝逃离京城。他们分别是( )
A.道光帝,同治帝 B.咸丰帝,光绪帝
C.道光帝,光绪帝 D.同治帝,宣统帝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逃离京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光绪帝逃离京城。B项正确;道光帝没有逃离京城,排除AC项;同治帝和宣统帝没有逃离京城,排除D项。故选B项。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教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维克多 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四 丘逢甲曾作《离台诗》二首,其一为:“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材料五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材料六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指的是哪次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维克多 雨果描述的是哪次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洋务派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的“宰相”是指谁?诗中描写的地区与祖国大陆第一次分离和哪次战争有关?
(5)材料五中,梁启超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
(6)材料六说明了请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用条约的一条内容加以说明。
(7)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给材料一、二、四、六和材料三、五确定历史主题,并指出这两个历史主题之间的关系。
【答案】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李鸿章。甲午中日战争。
(5)戊戌变法。
(6)《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主题二:近代化探索; 关系: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引发中国近代化探索。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说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影响: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目的:材料三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措施:根据“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得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作用:根据“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丘逢甲的《离台诗》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的史实,材料四中的“宰相”是指李鸿章。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
(5)根据所学可知,鉴于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梁启超领导开展了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6)根据“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7)材料一、二、四、六分别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及之后签订的条约,可确定历史主题:列强的侵略;材料三、五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可确定历史主题:近代化探索。 关系:可从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引发中国近代化探索进行总结。
11.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更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抗争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1)请你把上面年代尺中事件按下面的分类表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分类表
主题 事件(序号)
列强侵略 ②、④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____、____
探索近代化 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从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3)材料中的年代尺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案】
(1)列强侵略⑥⑨⑩;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⑧ ;探索近代化⑤⑦。
(2)④和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⑥和⑦: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⑧和⑨: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口号,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⑥甲午战争、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⑩《辛丑条约》都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③太平天国运动、⑧义和团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抗 ;⑤洋务运动、⑦戊戌变法是中国人探索近代化。
(2)④和⑤: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⑥和⑦: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⑧和⑨: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口号,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年代尺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核心素养】
1. 1900年农历庚子年,义和团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烧教堂、毁铁路、烧车站和拔电线杆。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义和团的“爱国”行为深得民心
B.兴建的铁路等先进事物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C.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
D.义和团代表着广大穷人的根本利益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由于铁路运输方式传入中国而失业的脚夫积极响应运动,这正是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C符合题意;材料“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是在说因“失车船店脚之利”而“蜂起应之”,并非“爱国”行为深得民心,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下层人民的抵制,兴建的铁路等先进事物并非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B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反映某地失业脚夫对西方人的憎恨,不能看出义和团代表着广大穷人的根本利益,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2.(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B
【解析】根据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看到象征觉醒的刀在他们头上悬着,说明西方列强对自己入侵中国的担忧,即西方人担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会被赶出中国,不能在掠夺中国,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开始于1900年,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史实,列强没有放弃侵略中国,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在1901年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由“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保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割让土地,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列强对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山西·模拟预测)“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下列内容推断,该内容出自( )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以自行防守。 第十款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答案】D
【解析】依据“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以自行防守”"第十款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可知因出自《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题干中的第七款反映的正是《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第十款反映的正是《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等,至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D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都没有题干中所述的规定,排除ABC项。故选D项。
5.为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某班同学设计了一期题为《列强凌辱下的近代中国》的黑板报,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瑗珲条约》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D.1902年中国人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1858年,通过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把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新疆·中考真题)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青少年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列宁在1916年指出:“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国家和一切殖民地,总共达十亿人口。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一部分刚刚开始,一部分远未结束。……中国正在变成殖民地。”列宁意在说明
A.当时中国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
B.当时中国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当时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D.当时中国是一个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正在变成殖民地”可知,列宁意在说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故C正确;“正在变成”说明还没有结果,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角度,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主阶级,故排除D项。故选C。
8.(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对下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表格中即有列强侵略的内容,如鸦片战争,也有中国人民抗争的内容如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A项正确;BCD都不全面,排除BCD项。故选A项。
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以华制华”策略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华制华”指的是列强在中国扶植代理人。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正确;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A错误;使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B错误;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D错误。综上故选C。
10.(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某历史教师复习教学时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先后做了如下设计:
此教学内容设计的调整旨在
A.更凸显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更突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
C.更揭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
D.更关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设计调整前将民族危机和近代化探索分别归类阐述,调整后突出了在每次民族危机后,中国人都有新的近代化探索,这更凸显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更突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是表象,不是其主旨,排除B项;调整后,并不会更有利于揭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两者都关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并不能体现比较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1.关于义和团的所作所为,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不同人等有不同的记载。这反映出( )
作者 记载
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 (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县令劳乃宣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西什库教堂的主教樊国梁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A.立场不同对同一史实有着不同的记载
B.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可信
C.综合多个历史记载即可得出历史事实
D.所有历史记载都是客观真实的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A
【解析】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不同人等有不同的记载,这是由作者的立场不同导致的,A项正确;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不同人等的记载,都属于第一手史料,无法体现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可信,排除B项;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不同人等有着不同的记载,不能说明综合多个历史记载即可得出历史事实,排除C项;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不同人等有着不同的记载,不能说明所有历史记载都是客观真实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武夷岩茶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达崇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三个条约在内容上的相同点?简要概括分别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最初只同意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通商口岸,但是英国坚持要列入福州,遂成五口通商,通过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力争福州开埠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条约签订后,对中国人民的压榨空前加大,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话说:“此次创巨痛深,实与亡国无异。”请问材料三是哪个条约的内容?在材料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与亡国无异”的一条,并说明理由。
(4)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
(1)巨额的赔款和中国主权的破坏;材料一的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的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方便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市场;
(3)《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弱国无外交等;
【解析】
(1)根据材料“赔款2100万元”“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可知,三个条约都有巨额赔款。根据材料“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可知,三个条约都使中国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材料一的条约是《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的条约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材料三的条约是《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力争福州开埠的原因是方便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市场。
(3)根据材料“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英、美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其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与亡国无异”。因为这一规定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清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战败投降,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这说明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