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0 15: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2023年课程标准:
1.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
2.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
背景
义和团——19世纪末,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起来的反帝斗争组织。
义和团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然传教之士贤否不齐,习教之民善良绝少。入其教者往往借势欺凌乡里,鱼肉平民,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所不至。……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
——《山东泰安县知县秦应逵禀》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传教士活动猖獗
一.义和团运动
斗争方式、口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
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原因
缺陷
斗争对象
扶清灭洋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扶清灭洋”?
材料一: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歌谣
材料二:(义和团)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如果发现里边有一张洋纸,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经清政府考察后,义和团)团民就更加疯狂……公开表演这种所谓的刀枪不入法术……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刀枪不入,真的就拿火枪往身上打……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灭洋”
盲目排外,具有落后性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具有迷信色彩
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识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一.义和团运动
发展
面对这样一个反帝组织,清政府是怎样的态度呢?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清政府以“招抚”代替“剿灭”,利用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1900年,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史料实证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
列宁:列强“想使人相信,它只是在平定暴乱,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
赵立行:从世界背景来看,作为瓜分中国狂潮的延续,八国联军侵华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扩张需要的,是其瓜分世界的一个过程。
真的是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吗?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历史解释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根据京津地区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并对以下事件进行排序。
天津保卫战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进犯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大沽炮台战役
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
2
1
4
3
6
5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
时空观念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
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绘画)
廊坊大捷历时9天,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聂士成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仍沉着指挥,后壮烈殉国。
民族英雄
家国情怀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出逃西安
她(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刬除不可。”后来又一再声称:“此事变实由拳匪藉端肇衅,以致激成巨祸。”
——《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
并请八国联军“助剿”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根本原因)
瓦德西:“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所谓“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日]佐原笃介《八国联军志》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
1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条约签订
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辛丑条约 危害
拆炮驻兵
赔款
划使馆界
严禁反帝
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及危害
“洋人的朝廷”
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影响
1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日本对外扩张,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维护在华利益;瓜分中国
国家 英国 英国、法国 日本 英法美俄德意日奥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时空观念
【拓展延伸】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抗击八国联军
(1900.6--1901)
1.内容(赔、禁、拆、划、改)
2.影响(最庞大、最严重、两完全)
《辛丑条约》
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签订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2.义和团和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4.八国联军的暴行
义和团
运动
扶清灭洋
课堂小结
当堂测评
C
(2021·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人民的抗争 D.清王朝的崩溃
当堂测评
D
D
(1)“联军”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实际上,抢劫持续了八天。而后,联军以搜查义和团为名,进行多种多样的抢劫活动。”这些“抢劫活动”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当堂测评
D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 )
A.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