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被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
【答案】B
【解析】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被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B正确;ACD项与题干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不符,排除。故选B。
2.1894年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的革命组织是
A.拜上帝会 B.兴中会 C.强学会 D.义和团
【答案】B
【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宗旨是“振兴中华”,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B项正确;太平天国建立拜上帝会,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建立强学会,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排除ACD项。故选B项。
3.1905年,一位年青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强学会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1905年创建的革命政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C项符合题意;兴中会1894年成立的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A项排除;华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课本没有提及革命纲领,B项排除;强学会是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组织,不属于革命组织,D项排除。故选C。
4.下列资产阶级革命著作,属于章炳麟的是( )
A.《猛回头》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革命军》 D.《警世钟》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B项正确;《猛回头》《警世钟》是陈天华的著作,排除AD项;《革命军》是邹容的著作,排除C项。故选B项。
5.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战斗报》 B.《红星报》 C.《民报》 D.《民权报》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答案】B
【解析】A项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C项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是民族主义的政治目标;B项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故B符合题意;D项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不是旧“三民主义”的政治目标,后来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的内容;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第一步在熟悉“三民主义”的内容的基础上,判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如,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得出答案。
7.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地点在___________。
【答案】东京
【解析】在兴中会、华兴会的基础上,1905年8月,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8.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案】 民族 民权 民生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能力提升】
1.1894年11月,孙中山联合华侨,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上材料说明( )
A.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B.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统治
C.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孙中山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体现是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说明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项正确;材料没涉及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此书一问世,便迅速传播,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这说明( )
A.同盟会建立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 B.改革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
C.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思想来源于邹容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逐渐被国人接受
【答案】D
【解析】邹容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材料中“此书一问世,便迅速传播,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说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逐渐被国人接受,D项正确;同盟会是1905年建立,排除A项;戊戌变法失败说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排除B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并不是来源于邹容,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面的书籍或报刊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A.《猛回头》《革命军》 B.《国闻报》《时务报》
C.《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D.《劳动音》《劳动界》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是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A项正确;《国闻报》《时务报》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宣传的是资产阶级变法图强的思想,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是洪秀全根据《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中阐述的平等思想而提出来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排除C项;《劳动音》《劳动界》都国内创刊工人刊物,排除D项;故选A项。
4.《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这些著作呼吁( )
A.推翻清朝统治,确立民主共和制
B.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C.国民树立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D.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可知,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A项正确;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这些著作呼吁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而不是让国民树立新的伦理道德意识,排除C项;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5.孙中山认为:“《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可见该刊( )
A.与维新派实现了政治联合 B.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C.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民报》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加快了革命进程,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与维新派实现了政治联合”,排除A项;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B项。
6.“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上述材料表明孙中山所主张的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和平 D.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的内容。民族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民族革命;民权为“创立民国”,对应政治革命;民生为“平均地权”,对应社会革命,B项正确;变法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A项;民主和平论,简称民主和平,是一种国际关系、政治学、和哲学的理论,排除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B项。
7.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 联系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评价“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一观点
(2)材料二中“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代表着哪一阶级 材料中陈述的观点标志着什么(事件)失败 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该思想对革命有什么作用
(4)通过以上材料探究,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1)洋务运动;不同意;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比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要先进,西方的科技发展要先进于清朝。
(2)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改革要符合国情;应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根据材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西方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比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要先进,西方的科技发展要先进于清朝。
(2)根据材料“2007年”“109年前……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六君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的失败,“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对应的是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国情;应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
——《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四: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胡锦涛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对应该组织指导思想的哪一项?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或三大革命有什么局限性?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名称:中国同盟会;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民族革命:民族主义;政治革命: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民生主义;“至完美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措施: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革命)
(3)局限性:没有彻底的反帝斗争,对帝国主义妥协。
(4)品质: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解析】
(1)根据材料“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学说是其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是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因而,决非"平等的国民所堪受";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 的严重状态。与这种"国体"的"变革"相适应,是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是社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至完美国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准备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反帝斗争,对帝国主义妥协。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有: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
【核心素养】
1.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义和团运动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地主阶级洋务派,是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戊戌变法时期;选项 C地主阶级顽固派,不属于“有识之士”;选项D资产阶级革命派,是辛亥革命时期,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图反映了晚清时期翻译各类西方书籍的比例状况,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晚晴所翻译的书籍在1860年到1899年翻译的最多的是应用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在20世纪初其变成了社会科学为主,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到1899年主要处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是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华民族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促使国人学习西方的重点由技术层面转移到制度等层面,进一步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B项正确;晚清时期中国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题干中所列举的社会科学书籍也并不一定都是宣传民主共和观念,排除C项;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理念的破产,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下列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的是()
A.成立强学会 B.成立兴中会 C.创办《青年杂志》 D.创办黄埔军校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兴中会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前身,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B项正确;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强学会,创办《时务报》等报刊,宣传变法,排除A项;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排除C项;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不属于他早期革命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
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B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D项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排除。故选C项。
5.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下列最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实现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因此,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最能佐证孙中山的平民立场,孙中山被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D项正确;民族主义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排除AB项;民权主义为“创立民国”,排除C项。故选D项。
6. “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文中“民主革命的涛声”可能是( )
A.《资政新篇》的编写 B.《民报》的宣传
C.《国闻报》的发行 D.《时局图》的发表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反映了“民主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出现了很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B正确;《资政新篇》的编写是在太平运动后期,19世纪中期,A排除;《国闻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C排除;《时局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发生在19世纪末。D排除;故选B。
7.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儿颗炸弹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A.师夷长技
B.要反对外国侵略
C.要自强、求富
D.要建立共和国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以来,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方向。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没有实施《资政新篇》,最后失败。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故D符合题意。师夷长技、要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主张,要反对外国侵略是洪秀全和孙中山的共同点,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8. 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如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反清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口号,画像中写的是世界上第一民族主义者——黄帝。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清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族创立的,因此宣扬皇帝实际上是在宣传驱除鞑虏,反清革命。因此B正确。黄帝不能反映出自由民主,因此A错误。辛亥革命是中国向西方学习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而西方民主革命的突出特点是反对个人专制独裁,反对个人崇拜,因此C错误。反对帝国主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B。
9.
1894年11月,通过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会员发展到一百多人
1899年,孙中山为自己亲手编写的《支那现势地图》作序
1902年,孙中山在东京嘱留学生刘成禹撰《太平天国战史》(该书1904年在东京发行)
1905年春,与严复辩论,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中国政治的良方
1905年11月29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
以上活动,表明孙中山( )
A.完成了推翻清朝的准备工作 B.注重革命宣传与舆论斗争
C.实现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 D.追求民权为本的大同理念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依据图表所给信息 “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亲手编写的《支那现势地图》作序”、“在东京嘱留学生刘成禹撰《太平天国战史》”、“与严复辩论,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中国政治的良方,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这些都是对革命的宣传与舆论的斗争,B项符合题意;A项“完成了推翻清朝的准备工作”是不完整的,因为辛亥革命的准备工作包括很多方面,题干中内容只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C项“实现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实现的,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无关。由此分析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①________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_________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③英国强租“______”
(2)材料二中台湾岛是通过哪一条约割占的? 该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3)材料三出自哪一纲领?
材料四 三民主义也存在严重弱点,……平均地权虽然接触到农民的土地问题,但却不赞成“夺富人之田为己有”。因此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4)材料四中的“平均地权”出自哪一组织的政治纲领?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写出一点你学习中国近代史最真切的感悟。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答案】
(1) 香港岛 北京条约 新界
(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3)《天朝田亩制度》
(4)中国同盟会
(5)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占香港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台湾岛是通过《马关条约》被割占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根据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出自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4)根据材料四“三民主义也存在严重弱点,……平均地权虽然接触到农民的土地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成立同盟会。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所以答案为中国同盟会。
(5)近代史是屈辱的被侵略史,因此可从中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