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下图是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民国四年的封面。该期发行于( )
A.1911年 B.1915年 C.1924年 D.1931年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四年为1912+4-1=1915年。因为1912年为民国1年,需要减去这个1。题干图片是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民国四年的封面,该期发行于1915年。B项正确;A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
A.自由科学 B.自强求富 C.自由自强 D.民主科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陈独秀的这“两位先生”是“德先生”与“赛先生”,也就是民主与科学,D项正确;自由科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目标,排除B项;自由自强 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3.新文化运动时期,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思想的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胡适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新文化运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结合所学可知,提出这一办学思想的是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B项正确;陈独秀、鲁迅、胡适与题干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4.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是( )
A.《民报》和清华大学 B.《新青年》和清华大学
C.《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D.《新民丛报》和南开大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C项正确;《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A项;清华大学不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排除B项;《新民丛报》是20世纪初在日本发行的半月刊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市。排除D项。故选C项。
5.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主张开展文学革命④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①②③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积极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不符,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C.反政府群众运动 D.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答案】A
【解析】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因此A正确,排除BCD三项。
7.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答案】 鲁迅 《文学改良刍议》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故本题填写“鲁迅”、“《文学改良刍议》”。
8.新文化运动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___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_运动。
【答案】 封建道德礼教 五四运动 思想解放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能力提升】
1.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以上说法,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答案】A
【解析】依据“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可知作者认为近代化的顺序应该是思想—制度—器物(技术),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制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因此按照以上说法,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应该走的道路是开展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材料中所提到的每一步的代表人物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魏源、曾国藩、孙中山、陈独秀 B.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C.魏源、李鸿章、康有为、陈独秀 D.魏源、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
【答案】A
【解析】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保留中国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出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A项正确;李鸿章也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主张“中体西用”。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物,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CD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
3.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青年”由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转变为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开展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批判传统的封建道德礼教,鼓励个性解放,因此“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而五四运动中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因此“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不是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前,因此十月革命的影响也不是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来,中外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显然也不是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通过这段文字抨击了( )
A.迷信盲从 B.资本主义制度 C.旧文学、旧道德 D.封建专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可得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文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对民众的压迫,D项正确;ABC项不是其抨击的对象,排除ABC项。故选D项。
5.“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胡适写下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中的诗句。它直接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抨击旧道德 B.提倡民主 C.提倡科学 D.文学革命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出自胡适写下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蝴蝶》中的诗句,结合所学知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提倡文学革命,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的是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提倡民主、科学,也没有体现出抨击儒家文化代表的旧道德礼教,排除ABC项。故选D项。
6.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这些史事反映了( )
A.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取得实质性成果 D.五四运动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北洋政府时期在全国学习推广白话文。说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取得实质性成果,C项正确;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7.《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作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追求文学平易新鲜
C.反对愚昧迷信 D.希望青年自主进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必须使自己充分发展,这反映了作者希望青年自主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倡导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追求文学平易新鲜,排除B项;“反对愚昧迷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与辛亥革命相比,在反封建方面,新文化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号召民众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C.积极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猛烈抨击了封建道德礼教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科学、民主,猛烈抨击了封建道德礼教,是新文化运动在在反封建方面,与比辛亥革命相比的进步之处,D项正确;辛亥革命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ABC项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排除。故选D项。
9.一位读者写道:“我自从读它,不到一年,觉得完全改变了旧日的态度,可见它是今日国中一线的曙光,要拯拔中国的青年,跳出旧家庭旧社会束缚的势力,重新做他们的‘人’。”材料中的“它”
A.广泛传播了维新变法思想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D.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觉得完全改变了旧日的态度,可见它是今日国中一线的曙光,要拯拔中国的青年,跳出旧家庭旧社会束缚的势力,重新做他们的‘人’”可知,该书要拯救中国的青年,要破除旧思想,提倡新思想,故该书应是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它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故C项正确;维新变法思想是维新派提出的,想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思想,《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广泛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申报》,故D项错误。
10.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是一部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是一部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近代以来无数先人未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努力,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花卷,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阅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强”…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50万匹.
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是孙中山还是感叹有“未竟之功”
材料三: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他首先提出,他还将他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在运动当中,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先进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自己的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自己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1)材料一中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家“必先富而后强”而创办的企业两个?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50万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材料中“未竟之功”指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中梁启超说的话归纳我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以及特点?
【答案】
(1)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意两个即可
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洋务派内部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任意回答一点即可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历史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未竟之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4)陈独秀民主和科学
(5)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特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特点
【解析】
(1)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有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洋务派内部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等;
(2)根据“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50万匹”可得出这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历史功绩:根据“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可得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未竟之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根据“915年,他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可和出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可得出人物是陈独秀;根据所学可得出是指民主和科学。
(5)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特点:根据以上问题和所学可得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特点。
11.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在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孔子和儒家文化也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反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意思指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尊崇之意。
——《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材料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抨击封建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思想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于儒学的态度,并分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今天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交流机构。2004 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学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儒家文化?
【答案】
(1)思想核心“仁”。
(2)维新思想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3)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或认为传统儒学是实现共和的障碍。)虽然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但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言之有理即可)认识:批判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反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2)根据材料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维新思想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3)根据材料三“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可知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是全盘否定传统儒学。新文化运动虽然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但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包括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等。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批判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核心素养】
1.(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代表人物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赛先生即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运动是( )
A.启蒙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德先生即democracy和赛先生即science即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C项正确;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启蒙,中国移植了民主宪政,却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和社会共识。”材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地位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所以材料指出的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A项正确;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但并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B项;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的表现,但并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CD项。故选A项。
4.(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陈独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鲁迅﹣《文学革命论》
C.李大钊﹣《敬告青年》 D.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著名学者胡适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他1917年1月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D项正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是李大钊,排除A项;《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的作品,排除B项;《敬告青年》的作者是陈独秀,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这场“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开始出现 B.诗词逐渐被杂文和小说所代替
C.使用白话文写作逐渐普及开来 D.建立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材料“文学革命之气运, 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可知材料中的“文学革命”促进了白话文的逐渐普及,C项正确;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早已有之,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期间和之后,传统诗词依然存在,排除B项;“文学革命” 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1919~1922年,国内外出版了89种马克思主义中文书籍。在确知出版地点的78种书籍中,有59种出版于上海。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 B.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以求自强
C.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被严重动摇 D.上海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心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经过1919年的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根据“1919~1922年,国内外出版了89种马克思主义中文书籍。在确知出版地点的78种书籍中,有59种出版于上海”可知,这反映了上海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心,D项正确;1919~1922年的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洋务派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排除B项;1911年的辛亥革命就已经推翻清朝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A.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主张科学、合作精神,深受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戊戌变法当时已经失败,排除A项;当时是民国初期,封建王朝已经覆灭了,排除B项;材料没有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2·山西·中考真题)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结合所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蔡元培此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利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A项正确;男尊女卑现象“根除”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B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通常是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排除C项;男女平等“完全实现”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三民主义
B.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C.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三民主义
D.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成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思维导图梳理的是近代化的探索,所以①处为近代化的探索;根据材料“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变法图强”、“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可以判断,②处为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③处为地主阶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解放国民思想,④处为民主与科学,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①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③变法图强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的口号,②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05年《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民主与科学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按顺序排序,应是①③②④,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特别是1915年帝制运动期间,当局大量查封反对派报刊,北京的日报减少到20家左右,上海的减少到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了。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后,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要做到这一点,就办杂志宣传新思想。
——摘编自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即后人所称的“中共上海发起组”。其后,《新青年》成为党的刊物,陈独秀邀请早期党员陈望道、李汉俊、李达等先后加入编辑部。9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出版,内容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剖中国社会、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摘编自田子渝、徐方平、马建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演进历程和著作回顾》
(1)据材料一概括《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李大钊、鲁迅批判的矛头指向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
(1)原因: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封建道德(或旧道德、或封建礼教)
(3)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袁世凯推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到1914年公布了一系列法律和命令,规定总统或地方督军可以宣布“戒严”警察有权监控社会团体和出版物”可知,《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是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辛亥革命失败;“陈独秀受到很大刺激。他认为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意义不大,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中国必须“从思想革命开始””可知,《青年杂志》创办的原因以陈独秀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努力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根据材料二“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李大钊《民彝与政治》”可知,李大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根据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鲁迅《狂人日记》”可知,鲁迅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道德或旧道德、或封建礼教。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并作了骨干力量准备。
12.(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近代中国在中西新旧折冲的多重困境里,开始了步履蹒册的近代化历程,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最随人转迭相递进。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该局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模昌轮都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摘编自《中国历史)入年级
材料二 洋务派创张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重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治局为利,局内人员的“薪水工会”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分析材料一,谈谈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材料三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光绪帝)何敢任意要为!诸臣者,皆我(慈禧太后)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竞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
——摘編自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3)材料三中“康有为之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顽固派的主张。
材料四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材料四中的“革命”和“全人格的觉醒”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事件?
(5)结合近代化历程中遭遇的种种控折,指出材料四中梁启超倡导的“全人格的觉醒”的原因。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
(1)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2)内部腐败,封建式的管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只学习技术,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
(3)戊戌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
(4)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5)必须促进人民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该局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模昌轮都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为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2)根据材料一“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根据材料二“而且在重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治局为利,局内人员的“薪水工会”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可以从内部腐败,封建式的管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只学习技术,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总结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中“康有为之法”指的是戊戌变法。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顽固派的主张是祖宗之法不可变。
(4)根据材料四“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1923年”梁启超说的“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是指辛亥革命;“全人格的觉醒”是指新文化运动,是指“民主”“科学”两面旗帜使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认为必须从社会思想方面进行改革,促进人民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即通过知识分子发动的新文化运动来达到“全人格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