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分层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分层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0 16: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中国近代史上曾经爆发过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场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巴黎和会谈判失败,1919年五月四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革命运动,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清朝晚期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的变法运动,排除B项;秋收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A.二十一条的签订
B.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被转让给日本
C.新文化运动
D.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爱国学生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B项正确;袁世凯二十一条的签订后续影响了日本在山东的特权,并非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排除C项;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爱国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3.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于( )
A.1840年 B.1898年 C.1900年 D.1919年
【答案】D
【解析】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D项正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排除A项;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时间,排除B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排除C项。故选D项。
4.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操纵会议,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操纵会议,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B项正确;没有规定转让给美国、法国和英国,排除ACD项。故选B项。
5.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权,内除国贼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废除“二十一条”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国家,体现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内除国贼”把矛头指向北洋政府,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一面。所以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项正确;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只体现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排除BD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A项。
6.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体现在领导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体现在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D项正确;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领导了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但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7.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
8.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工人 C.商人 D.农民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参与者主要学生、工人和商人,学生是先锋,A项排除;在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B项符合题意;商人参加的罢市以支持学生斗争,但相对力量对比,工人阶级的力量强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项排除;五四运动中没有提到农民阶级,D项排除。故选B。
9.2020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举办“学习抗疫事迹,弘扬五四精神”主题座谈会。其中“五四精神”指的是( )
A.爱国主义精神 B.追求真理的精神 C.勇于解放的精神 D.民族主义精神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⑩“______”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 ______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答案】 巴黎和约 反帝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故第一个空填巴黎和约。第二个空填反帝。
11.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 _______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 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_______,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______。
【答案】先进青年知识分子 反帝反封建 社会革命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故①填先进青年知识分子②填反帝反封建③填社会革命运动④思想启蒙运动。 
12.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 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 ______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______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 马克思主义 思想上干部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故①填马克思主义②思想上、干部上③填新民主义革命。
【能力提升】
1.学校征文中有一片段这样描写:“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是对民族的热忱;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是对祖国的惜叹;取消二十一条——这是对列强的憎恨。是他们,用无畏的胆识证明了自己是中华儿女。”由此可知这次征文的主题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五四运动——青年爱国运动
C.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D.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B
【解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著名口号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B项正确;中共建立于1921年,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主要任务是宣传民主科学,与材料表述无关,排除C项;维新变法爆发于1898年,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均与材料表述口号无关,排除D。故选B项。
2.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原拟全约签字”;5月20日,北洋政府接受代表团“保留签字”的建议;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 B.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
C.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 D.民众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力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参加巴黎和会之初,北洋政府……6月26日,北洋政府被迫电令代表团‘如不能保留,即拒绝签字’”及所学可知,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更多的国民参与到反帝爱国运动中。在这种情形下,北洋政府不得不考虑民意最终拒绝签字,这说明民众的广泛参与发挥了巨大的力量,D项正确;拒绝签字并未改变日本对山东的侵占,排除A项;北洋政府外交取得了巨大胜利夸大了拒绝签字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军阀割据纷争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3.《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务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可见,该运动的性质是( )
A.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 B.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答案】D
【解析】依据“《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可知该运动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人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掀起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外争国权”表明具有反帝性质,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内除国贼”则体现了反封建性质,反对北洋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因此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项正确;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而五四运动是北京学生发起的、工人为主力军、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AB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并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并非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4.1919年5月9日,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首先在益都县城点燃……5月24日,以益都县为中心的潍坊反帝爱国运动达到高潮……6月以后,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王统照回到诸城老家,指导学生运动,给潍坊地区的五四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是指( )
A.号召“提倡国货,保全领土” B.宣传马克思主义
C.成立“抗日救国会” D.宣传三民主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保全领土是五四运动最初的目标之一,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没有领导五四运动,没有宣传三民主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 D.广泛深入地动员了人民群众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五四运动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广泛深入地动员了人民群众。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追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中国无产积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D项正确;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排除A项;材料没涉及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排除B项;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排除C项。故选D项。
6.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与抵制日货是相伴而生的。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用国货。这些做法( )
A.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 B.彰显了实业家义利并举的精神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获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支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用国货。”可知,民族企业主张实业救国,B项正确;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从题干无法得出,排除A项;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排除C项;获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支持,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蛋糕》(刊发于1898年法国《小巴黎人》杂志)
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它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剩饭。——强学会序(1895年8月)
(3)材料二反映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状况?
(4)综合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
(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2)1900年的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年的历史事件:五四爱国运动。
(3)中国遭到列强瓜分。
(4)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解析】
(1)根据“(1840~1949年)”可得出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根据所学,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结合材料的时间和所学可得出,1900年的历史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1919年的历史事件是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3)从图片中的场景可得出当时中国遭到列强瓜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8.在西方的冲击下,近代中国人不断探索着救国救民之路,也掀起了一次次思想解放潮流。
(1)根据图中提示,你认为方框①②处应填写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时期,均有对教育进行改革的举措,如创办了新式学堂。请列举出其中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的名称,并以该学堂为例谈谈教育改革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3)在西方的冲击下,近代中国人不断地进行着探索,掀起了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潮流。你认为在1911年到1919年间还有哪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应该补充在上图中?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2)京师同文馆或京师大学堂。理由:
例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一批外交和翻译人才,为新式教育发展树立了样板,提供了借鉴,打下了思想的和制度的基础,随之洋务派还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
例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解析】
(1)根据方框①的提示:1911年,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可知,①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根据②的提示:1919年,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可知,②是五四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一批外交和翻译人才,为新式教育发展树立了样板,提供了借鉴,打下了思想的和制度的基础,随之洋务派还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核心素养】
1.(2022·四川雅安·中考真题)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产生差异。下面是三位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以上认识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救亡运动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它不仅是一场爱国运动而且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这场运动是由知识分子领导,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所策动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它被视为分水岭,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抗日救亡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并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五四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排除B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图漫画中的学生们高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标语举行示威游行。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标语出现在五四运动之中,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的是辛亥革命,排除B项;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是新中国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观察漫画《贪食小犬,死不足惜》。中国人民为抵制“贪食小犬”奋起抗争,喊出的响亮口号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据图片“还我青岛……”可知,这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口号,B项正确;A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号,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符题意,排除C项;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越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下面示意图中★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A.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的革命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项正确;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
6.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此则新闻表明( )
A.学生是运动的主力 B.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C.运动扩展到了青岛 D.运动是反帝反封建性质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可知,题干讲述了受学生罢课的爱国行为影响,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正在酝酿,五四运动的目的也由争取青岛主权变为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北京学生、罢免卖国贼。这说明了五四运动已经扩展到上海,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项正确;“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只体现学生是运动的先锋,排除A项;“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可知此时工人还未举行浩大罢工,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学生运动发展到了青岛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 D项。
7.观察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该漫画主要揭示出五四运动时期( )
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右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
A.革命力量逐步走向联合 B.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C.实业救国思潮渐趋兴起 D.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改变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A
【解析】根据“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右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结合所学可知,该漫画说明“商界”“学界”和“工界”一起讨伐“卖国贼”,说明五四运动时期革命力量逐步走向联合,A项正确;BD项漫画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漫画信息与实业救国思潮无关,且在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已经兴起,排除C项。故选A项。
8.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这说明五四运动的胜利是由于( )
A.爱国学生发挥先锋作用 B.取得了斗争的彻底胜利
C.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参与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可见说明五四运动的胜利是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参与,C项正确;题干不仅体现了爱国学生的作用,也体现了工人、商人、教师、市民等各阶层的作用,排除A项;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而非彻底胜利,排除B项;题干没有凸显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而是体现了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9.吴玉章曾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运动对比之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吴玉章旨在强调
A.发展民主革命 B.关注民众力量 C.重视学习西方 D.降低政客地位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如今在五四运动对比之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说明民众力量的强大,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革命依靠的力量,不是革命目标,排除A项;题干与学习西方无关,排除C项;题干不仅仅针对政客,而是包括政客在内的上层社会力量与民众力量的孰轻孰重,并无降低政客地位之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2022年5月10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
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1)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举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史实。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3)19世纪中后期,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4)先进青年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哪两大口号?
“伟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5)“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学生运动是什么?
【感悟篇】
(6)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使命和担当?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答案】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火烧圆明园。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民主、科学。
(5)五四运动。
(7)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解析】
(1)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华民族蒙此奇耻大辱。
(3)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维护清王朝的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
(4)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所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民主和科学。
(5)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如: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