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0 22: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日本侵华的史实:七七事变、攻陷平津和上海、南京大屠杀(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认识中国抗日的史实:北平保卫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培养历史时空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3.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教学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知识结构】
【新课探知】
2023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
一、七七事变
爆发: 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
意义:标志着中国 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 、 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 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 ,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 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为主导的 正式建立。
三、淞沪会战
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 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打破了日本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背景: 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 ,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万人以上。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一、“国共关系”
(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24—1949年)合作(1924—1927年),-----分裂-------合作(1937—1945年),-----分裂
(2)概括制约国共关系变化的因素。
A 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 国际的影响。
(3)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各取得什么重大成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人:国—孙中山;共—陈独秀),取得北伐胜利
第二次国共合作(领导人:国—蒋介石;共—毛泽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分裂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中国内战大举侵华。
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双方三年多内战,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5)探究国共关系对于今天来说,有何现实意义?
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两党可以通过谈判,进行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7)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8)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第二次国共合作(1924—1949年)
不 同 点 领导人 国—孙中山;共—陈独秀 国—蒋介石;共—毛泽东
革命任务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外合作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合作结果 取得北伐战争胜利 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中共成熟状况和采取方针 幼年,缺乏斗争经验,妥协退让,放弃领导权。 成熟,坚持以斗争求团结方针。
相同点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都面对强大敌人。都是在中共推动下实现。都大大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认识 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南京大屠杀启示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性。
应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战争的悲剧不能重演。
(3)日本应该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其他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日本应警惕和防止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复活,走和平发展之路。
三、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你认为设立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①悼念先烈和逝去的同胞,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②激励人民爱国主义热情,鼓舞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③坚定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
【自我测评】
1.2016年10月,中央要求全国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最终取得抗战全面胜利的历程。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起点分别是( )
A.九一八事变一 二九运动 B.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
C.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D.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2.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完成了土地革命任务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 D.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3.下图是八路军使用过的臂章,“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佩用”。该年是
A.1926年 B.1927年 C.1937年 D.1938年
4.蒋介石曾称:“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因此他判断,“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错牺牲,尽力固守上海”。后米,淞沪会战中,这一策略的实施( )
A.打破了日军速决战侵华计划 B.说明蒋介石固守不抵抗政策
C.完全阻挡了日本侵华的步伐 D.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是( )
A.广州 B.上海 C.北平 D.重庆
6.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年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7.据新华社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评审决定,(南京大屠杀档案)应当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启示着我们( )
A.保护文化遗产,研究人类演进 B.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民族个性
C.弘扬民族精神,平添爱国情怀 D.铭记悲惨记忆,牢记和平信仰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材料一这份电令是谁下达的?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2)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在周恩来的斡旋下这件历史事件最终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4)材料三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挑战突破】
1.“一年半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国内形势是
A.辛亥革命后 B.七七事变后 C.抗战胜利后 D.重庆谈判后
2.1937年7月9日,红军全体将士致电蒋介石等,表示愿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开赴华北抗日。在种种压力下,9月,国民党发表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材料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得益于( )
A.国共两党的积极配合 B.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
3.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描述的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C.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 D.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4.桐城某校2021年12月13日,各班举行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哀悼活动。从图中,你能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A.大屠杀结束于12月13日 B.中国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
C.国共合作实行全面抗战 D.南京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
5.综合探究: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五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19世纪中期】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指出并说明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是什么?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20世纪初】
材料三 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为什么“庚子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产生变化?“武力推倒清朝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20世纪30、40年代】
材料四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标志着我国的抗战进入了什么阶段?此后日本制造了哪一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罪行?
材料五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民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与7月15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共产党获得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5)材料中所说的“共赴国难”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美化侵华战争,拒绝对当年侵华事实赔礼道歉。对此,你想对日本政府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自我测评】
1.D
2.C
3.D
4.A
5.D
6.D
7.D
8.(1)蒋介石;不抵抗政策;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果:日军占领东北三省(或东北三省沦陷)。
(2)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实行全民族抗战;作用: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或奠定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或坚定了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胜信心等,言之有理即可)
【挑战突破】
1.B
2.D
3.D
4.B
5.(1)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创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建立了海军衙门。观点1: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史实: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抗击日军侵略等。观点2:不能抵御外来侵略。史实: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任选一个观点作答即可)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实行戊戌变法。
(3)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
(4)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局面;南京大屠杀
(5)政治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军事上:中共领导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6)言之有理即可